专栏名称: 第一电动汽车网
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官方微信,第一电动网专注建设中国最权威、最专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第一电动网的宗旨是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而竭尽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政府办公厅  ·  王莉霞在自治区国资委调研助企行动开展情况时强 ... ·  昨天  
中国电信  ·  距2026年春节还有376天,开工大吉! ·  昨天  
国资小新  ·  新春走基层 见证新动能 | ... ·  2 天前  
国资小新  ·  新春走基层 见证新动能 | ... ·  2 天前  
中国能建  ·  家乡的腔调,安排!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电动汽车网

理想 MEGA 要挑战月销 8000 台,但股价下跌超 5%

第一电动汽车网  · 公众号  ·  · 2024-03-02 20:01

正文



作者 薛星星
3 月 1 日,理想汽车在春季发布会上推出了旗下首款纯电 MPV 理想 MEGA。仅有一款配置,售价 55.98 万元。这也是理想有史以来推出的最贵车型。
理想汽车试图用这样一款纯电 MPV 来打破 50 万元以上新能源车渗透率的问题。理想汽车产品高级副总裁范皓宇说,50 万以上市场是一个非常分散的市场,这样昂贵的价格段家庭购车比例更高。也就是说,主打大家庭的理想 MEGA 更容易获得青睐。
发布会上,李想提出的目标是理想 MEGA 成为 50 万元以上的销量第一,不分能源、不分车身形式。 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给出的内部预期目标是月销 8000 台,相当于年销量近 10 万台。去年卖的最好的 MPV 车型腾势 D9 一年销量约 12 万台,但其中超过 95%都是插混车型。纯电 MPV 从未得到验证。
过去,理想汽车用增程式解决新能源车续航里程问题。他们对纯电车型的解法是 5C 超快充。这项技术可以实现 12 分钟补能 500km,补能效率媲美燃油车。
未来理想所有的纯电产品都将采用 800v 架构,支持 5C 快充。理想目前已建成 5C 超充站 349 座,理想计划未来几年投入 60 亿元建设 5000 座超充站。
但纯电产品不会是今年理想汽车的销量主力。 3 款纯电车型最快也要到下半年才能上市,刘杰说,剩下的三款高压纯电产品销量周期不长,“今年主要销量贡献是 L 系列的车。”
去年 3 款 L 系列产品卖出了 37.6 万台的销量,今年理想将推出定位更低的 L6,价格下探至 20-30 万元,他们的目标是年底在 20-30 万价位段单月市占率达到 10%。
这个价位段新车月销量大约在 35 万辆左右,竞争更加激烈,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此前接受采访时称,“明后年 20 万到 30 万元的汽车市场竞争确实会更加惨烈。”
理想汽车高级副总裁邹良军说,随着 MEGA 以及 2024 款 L7/8/9 上市的上市,理想 3 月销量将达到 5 万台,6 月超过 7 万台,年底实现单月超 10 万台。
刚刚过去的两个月,理想汽车连续被问界反超。刘杰解释说,1、2 月是理想 L 系列年款的切换期,部分配置的车型现在已经是售謦的状态,他们这一次切换比预想的还要做得更好一些。
此前,李想对外表示,年底 20 万元以上市场头部三强将会抢占 70%份额。刘杰认为,理想和问界将会是其中之二。
市场对理想这次的纯电试探反应不佳。昨日理想 MEGA 发布之后,理想汽车美股股价下跌超 5%。
以下是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理想汽车产品高级副总裁范皓宇、理想汽车 MEGA 产品负责人李昕旸在发布会后接受部分媒体群访的重点纪要:
#01
理想 MEGA 要挑战月销 8000 台
媒体:理想判断 MEGA 用户群体的规模大概有多大?销量目标要做到 50 万以上全品类的销量第一,我们是怎么样来得出的销量目标?
李昕旸: 我们做产品规划逻辑很简单,就是价位段和家庭规模两个要素。今天,50 万元以上的市场规模(不分车身形式)大概是 60 万出头,但新能源渗透率是非常低的,我们想到的 50 万以上的产品基本都是燃油车,新能源只有 11%多一点。
有意思的是,2021 年 L9 上市之前,40-50 万元的市场规模也是这个数(60 万出头),渗透率也是 11%多一点,跟这个惊人的相似;在 L9 上市一年之后(2023 年),这个市场不仅规模增长了很多,集中度也高了很多,而且新能源渗透率将近 40%,翻了 3 倍。
用户的需求是很简单直接的,只是没有好的供给。这对于 50 万以上的市场是一样的,在这个价位段,大部分用户都是希望买一款所有人都能乘坐舒服的大车。我们把产品做好,是有信心能够获得一个原来想象不到的市场份额的。
范皓宇: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50 万以上的市场目前是一个非常分散的市场。大家会认为有很多豪华车、跑车等。其实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在中国售卖的车型中,特别是 MPV,家庭购车是 80%以上。而且,越贵的车,家庭购车比例越高,这也是我们对于 MEGA 在 50 万以上市场能够成为市占率第一的信心来源。
同时,我们之前不仅仅是有媒体测试、用户测试,我们也做了很多用户深访,这些深访并不是说很泛泛去做一个调研,而是真正进入到东南沿海地区,进入到长三角地区,也进入到北方一些地区,我们跟这些实际上有大家庭的用户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只是从一些很实际的沟通里面,切实知道了用户核心刚需到底是什么。
媒体:55.98 万的价格是如何定出来的?产能如何保证?
范皓宇: 定价逻辑特别简单,根据成本,然后我们取一个非常合理的、能够让公司持续发展的毛利,这价格基本就出来了。
对于我们做产品的同学来说,肯定希望这个车卖得更贵。但是对于销售端的同学来说,如果价格能够更合理一些,肯定会更好。这里面肯定是有一定的争论。
第一性的原理就是指导方针。如果你用了非常非常高的溢价(很多传统品牌都用这种方式),成本很低,溢价非常高,我觉得这种事情在中国现在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竞争非常激烈。另外,如果说我们利润压的非常薄,比如说像某些品牌,基本上已经不怎么赚钱了,再加上管理费用,完全不可持续。我们还认为,所有用户也希望我们能够持续给大家提供 OTA,以及 5 年的长周期的服务。那么,当所有伙伴站在一起去看第一性的时候,大家就很清楚我们该定怎样的价格。
而且在 MEGA 上,我们只有一个配置。我们也想过要不要再多几个配置组合。但到这个级别之后,其实用户对于一两万不太敏感,他敏感的是能否一次性拿到一个最好的产品。因为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让这段时光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决定只提供一个配置,用户也不用再多思考,因为这就是 50 万以上大家庭的首选。
李昕旸: 关于产能,我们为纯电产品线新建了北京工厂。总体产能是非常充足的,因为这个工厂不仅会生产 MEGA,也包括后续的纯电动车。所以,基于对 MEGA 销量的信心以及我们产能的准备,我们认为产能对 MEGA 来讲不是一个限制因素。
我们希望做到 50 万以上的不分能源形态的市场第一,这个数量级大家心里应该能有感觉。而且我们供应链和工厂还是存在一定弹性的,我们希望能打破“纯电动车在高端价位没有办法成为爆品”的普遍认知。
媒体:如何看待小鹏 X9 上市对理想 MEGA 的影响?现在 X9 先行一步,如何预估 MEGA 上市之后具体的市场表现?
刘杰: 我认为小鹏 X9 和理想 MEGA 的用户本质上还是不一样的,大家看到今天我们有史以来讲得最长的一场发布会,MEGA 还是聚焦于大家庭用户的科技旗舰 MPV,定价也是在 50 万以上的市场。
级别方面, 其实 MEGA 和现在市场上大家比较常见的豪华高端中大型 MPV 相比,比如丰田阿尔法这些车本质上都是中大型而不是真正的大型 MPV,MEGA 要比他们高出 2-3 个乘用车级别。所以我认为理想 MEGA 跟小鹏 X9 并不处在一个用户群体内,也不处在一个空间级别内,这是在我看来理想 MEGA 和小鹏 X9 之间的关系。当然我觉得大家会关注这两款车的对比也很正常,因为几家企业都是新势力品牌,但从消费群来看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家也会看到,MEGA 的产品力确实是旗舰中的旗舰。 今年 MEGA 的目标是挑战单月 8 千台的销量, 因为我们也看了 50 万以上的乘用车,不分 MPV、SUV,单月的峰值销量就是在 8 千台左右。我们认为 MEGA 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产品力,可以做到 50 万以上的乘用车销量第一名。
媒体:MEGA 现在到底订了多少?有退订也有增订的,现在有多少订单?
刘杰: 相比于预定,其实大家可以耐心再等一个月的时间,看看 3 月的交付量是多少。我不知道大家对于 MEGA 的销量预期是多少?很多媒体朋友在海南试驾完后,大部分预期是 5000-6000 辆/月。我们内部的预期会高一些,我们也会向这个目标努力。
#02
理想今年销量主力仍然是 L 系列
媒体:从增程路线到增程+纯电路线各个中遇到过哪些挑战,内部怎么克服的?
范皓宇: 造车本来就是很苦的事,不管是增程还是纯电,每天都很挑战。
我个人其实并不觉得纯电和增程在我们开发过程中有什么本质不同。不管纯电还是增程,只是一个技术,运用到不同的用户场景和需求。我们的开发过程,从产品经理、工程师、采购,以及我们的供应商,到我们的商业和销售服务人员,都是完全面向用户思考问题。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堆了哪些黑科技,或者做了哪些挑战,因为用户并不关心这些,用户关心的是能否把技术很好地转化到产品上。
如果真的说挑战,我觉得有两点。第一,我们是否掌握这个技术,比如发布会讲到的大模型,我们自己如果不能掌握它,不能理解它,可能真的就没有什么未来。第二,我们如何去理解用户,这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做产品,包括今天做很多东西,你的过去和历史或许会给你的思维带来一些约束。我们要不断反思,回归第一性,也就是用户要什么。
媒体:下半年理想有 3 款纯电产品,定位不会跟理想 MEGA 一样,你们认为后续的纯电产品,相比目前的纯电市场,优势在哪里,怎么去打动用户?
范皓宇: 如果说简单一点,就是“做好产品”。首先,我没有办法说任何和后续纯电产品相关的具体功能和内容。
能聊的事情,第一是 5C 充电网络,这是非常确定的事情,我们要构建自己的网络。打个比方,在 2G 时代做抖音,必死无疑,但是在 4G、5G 时代做抖音,一定成功。当技术已经进入到大规模时期,我们就要拥抱这个技术方案。
要有好的充电体验,绝对不只是车的问题,是车、桩,以及各个地方的基础设施,是一系列综合系统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纯电系列的第一个底气,我们非常有底气。因为像这样去铺充电网络,不管在城市里面的 4C,还是国道和高速上的 5C,我们真的是把成本投出去了。这是一笔投资,可能一开始,我们好多人会说有些建站的地方其实车不多。我们精算过一笔,不管是 MEGA 还是 M 系列的车型,多少公里需要有一个桩。按照这个要求全部铺下去,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我们的平台能力的全面提升。你可以看到,今天我们发布会里面 MEGA 很多配置比如 AD 和 SS 跟我们在 L 系列上是类似的。这依赖于平台。我连续关注了 5 年的苹果发布会和 4 年的谷歌 IO,每次我都会做详细的记录。在平台这一部分,技术是有延长线的。你如果连续把过去几年的内容拿出来看,做一个对比,发现原来是这样的。如果单独看某个产品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关注他的技术平台才知道,以后一定会是这样。
今年、明年和后年,我们对于整个智能驾驶平台、智能空间平台、智能电动平台,这三个投入,我用 4 个字形容,“令人发指”。这种投入下去以后, 我们在这么一个 5G 的时代,一个智能化推进和超越的时代,我们会乘上这股浪,推出非常棒的产品和体验。
媒体:理想 M 系列的纯电产品后面的节奏大概什么样?今年 80 万的目标里面,纯电预估会有多少的销量?理想会在什么节点全面推进纯电?
刘杰: 下半年还会有三款高压纯电,在 MEGA 之后,确实要到三四季度了。今年 80 万辆的销量组成里面大头还是增程,因为今年纯电产品里面 MEGA 可以卖 10 个月左右,剩下的三款高压纯电产品销量周期不长。 所以今年主要销量贡献是 L 系列的车。
纯电的推进上,刚才我也说了,燃油车更换新能源车还是会有清晰的两种选择,现在无论是从消费端还是实际用户使用端都非常明显。我们拿今年和明年来讲,在 20 万以上的新能源市场,增程是弱势地位,增程所在比例是跟纯电形成五五开的局面。只不过理想原来只在增程的能源领域,没有进入到纯电。长期还是并行发力。
媒体:后续纯电产品定价是否会根据“成本+合理毛利率”的原则去定价。
范皓宇: 我个人感觉,每个市场里面还要牵扯到一些竞争因素,牵扯到一些我们该如何平衡选装的因素,还牵扯到今天产品区间怎么不断的去达成今天我们的产供销互锁的结果。其实它是一个动态不断在推进的过程,但是第一性不会动,说白了主干先定下来,它跑不掉,这个产品定位就定在这么一个区间,以区间去锁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