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先承认,今天这篇略有点标题党了。
可能有人知道,三节课现在有一个无可取代的旗舰课程,也是唯一的线下课程——
3.3计划
。
按照我们公开的说法,作为三节课最牛逼的课程,3.3计划希望做的是“
找到那些最有潜力、也最有能量的家伙,用3年时间,每年为互联网行业培养300位最顶尖的互联网人
”。
所以,每逢3.3计划的招募开启,我们总是会收到N多简历和申请资料。然后,我们需要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中把那些潜力巨大,将来最有可能牛逼的家伙筛选出来。而2月9日,三节课也开启了总第4期,也是第一次上海场3.3计划的招募,截止目前,本期3.3计划第一批入围成员名单已经出炉。
今天我们就来聊下两个事。首先,我会展示和分享一些我们收到的申请资料,借由这些展示,你应该大体对于我们会
如何判断一个产品经理或一个运营是不是靠谱、是不是优秀
能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这个部分,目测放到当下这个求职季的大背景下,对于一部分求职找工作的同学也会有些启发作用。
二则是,我们会
同步一个关于3.3计划第4期
(上海场)
的通知,并公布首批入围成员名单。
先说一。我们可以先来看下我们要求大家提交的3.3计划申请资料——
好了,接下来,我来部分展示一些我们收到的申请资料截图,先来看其中3份。
这是申请资料A:
申请资料B:
还有申请资料C:
不知道你看完以上几份申请资料后有何感觉,就个人来说,这几份申请资料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平
”,有点
欠缺说服力,无亮点
。
这里请注意:你提交用来展示自己的所有信息,无论是用于求职,还是用于申请参加3.3计划,还是用于别的什么场景,最大的目的就是要“
展现自己的亮点,说服对方你是合适的、值得被关注的人
”。但,客观讲,如上这些申请资料,我认为没有给我任何能够吸引我去关注或是能够说服我“ta是对的人”的理由。
注意,这只是纯粹从申请资料的角度来看,未必意味着这几些人就不靠谱。那么,稍好一些的申请资料长什么样?不妨再来看一下下面这两份
(均为部分摘录)
——
申请资料D:
申请资料E:
有没有感觉到有些不同?某种程度上,相比上面的几份例子,这两份申请资料最大的不同是在于
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判断依据”
。简单讲,你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喜好、性格等通常都需要从一些具体事件或数据结果当中来得出,而他们的申请资料,就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你能从中看到一个人的思考、行动和落地,并对于ta的关注点、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都能够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断。
那么,什么样的人我们会认为是“有巨大潜力和能量”,将来“很可能会很牛逼”的?
我们自己总结了如下一些点——
1.对新鲜事物敏感,学习能力强大;
2.有一股与生俱来的“不甘平庸”和“老子就是要做出来点儿有意思的事儿”的感觉;
3.逻辑思考和执行落地能力都很坚实强大,会吹牛逼,也能用行动把牛逼圆回来;
4.至少已经有一项已经可以让自己自信能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能可保自己安身立命;
5.很容易在人群中成为最闪耀最引人注目的那个家伙。
大概如上,我们的感觉和判断是,符合如上条件的这些家伙,应该天生就很容易在互联网圈内脱颖而出,且只要帮助他们夯实了基础找对了方向,他们的成长应该会非常非常快。考虑到这几个标准都与3.3计划的成员筛选和招募有关,我们也很不希望把3.3计划的申请变成一个模板套路化的过程,所以请恕我不能讲得太细。
最后,我再给你分享一份曾经第一眼看到就让我们惊艳不已,我们一致认为,这份申请资料,已经达到了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HR或老板看到后都会想要约见聊聊的程度。考虑到个人隐私问题,个人信息部分我们已全部隐去,供你参考。
看完上面这份申请资料,是不是觉得很奇葩?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一群3.3计划的同学们的申请资料,也常常会觉得:我这特么的就是把一群互联网圈内的奇葩
(包括我们自己也是)
攒在一起搞成了个组织啊!!
好了,接下来可以说正事了。首先是一个通知——
1.因为课程内容有所调整,我们第4期3.3计划的申请资料提交截止日期有所改变,将会从原本的3月2日提前到
2月26日晚24:00
,目前所有42个名额中
尚有30个还未确定,申请请快
;
2.本期3.3计划的时间已正式确定为
2月27日-3月25日
,为期一个月,期间会通过类“翻转课堂”的方式以线上+线下方式穿插学习,所有入围学员在课程周期内会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产出
(从产品设计到运营)
,线下实战部分的学习会集中在
3月4日、3月5日,3月25日3天
,压力一如既往的大。
3.
第5期3.3计划目前也已确定会4月份在上海或杭州举办
,所以沪杭一带的朋友,不用担心名额有限的问题了,只要你靠谱,可以放胆过来;
↓
↓
↓
对3.3计划还不熟悉,
想进一步了解申请方式的同学,
请戳这里。
↑
↑↑
最后,为你揭晓3.3计划第4期
(上海场)
的首批12名入围成员名单,其中几乎每一个人都经过了包括3.3计划校友会审核、三节课官方电话沟通等在内的层层筛选。
1、肖汀-虎扑-用户总监
自称不折腾不过瘾症患者,前经济学硕士,后放弃高大上银行工作转型做体育记者,冒充过区域网红,当过频道主编。
从虎扑体育 BBS 原住民一路成为至超级版主,后担任虎扑跑步 APP运营总监和联合创始人,带领团队在一年半内做到 App千万级下载量。
曾通宵跑步怒刷上海内环47公里。
2、张易-沪江-产品助理
曾放弃英特尔技术实习,去阿里做产品助理实习生。
校招时放弃华为产品行销经理的Special Offer
(长沙仅有两个)
,接受沪江产品岗的Special Offer。
大学时针对盲聋哑人做出一款产品,获得英特尔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特等奖。
3、李硕-泰然集团-培训总监
“雌雄同体”的优质女汉子,喜欢旅行,足迹已遍布全国29个省市,曾休假一个月自己玩了7个省市。
擅折腾勾搭,BM上海营、简运营、三次元上海分舵三个社群负责人。
2016年做线上线下活动10+次,百人以上线下活动2次,65天内完成上海分舵的三级拆书过级共19场。
4、张兆辉-正和岛-运营
麦吉尔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在加拿大创业做华人生活服务平台,首年 3 万用户,次年达 10 万用户,覆盖蒙特利尔 80%的华人。
想建一所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私立大学,帮助中国最贫困的学生。
5、刘鹏-百世集团-产品经理
两岁PM,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发表20篇文章。
三年修完大学所有学分和毕设,提前毕业,毕业后半年从助理升为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