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由腾讯网新闻中心出品的纪实图片故事栏目。用影像冲击心灵,感受事实的力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科创汇  ·  申报|青浦区2025年第一批知识产权资助申请 ·  昨天  
创乎  ·  创业成本:时间与知识的核心作用 ·  2 天前  
NXTV都市阳光  ·  【阳光•警示】AI换脸!银川一男子被骗20万元! ·  3 天前  
NXTV都市阳光  ·  【阳光•警示】AI换脸!银川一男子被骗20万元! ·  3 天前  
腾讯安全威胁情报中心  ·  恶意代码对抗之战|TAV引擎多维度技术抵御恶意攻击 ·  3 天前  
都市现场  ·  首批苏-57战机将抵达阿尔及利亚 ·  3 天前  
都市现场  ·  首批苏-57战机将抵达阿尔及利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我是保安,从小乡镇到大城市,顺流求生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 2018-09-27 17:59

正文


保安,这个时代里努力改变命运的“小透明”。


摄影 | 周强

撰文 | 朱一南

编辑 | 迦沐梓


“在家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故事总是这样开始的。


初中毕业的杜子对着老家的破墙,思考了好几日。如果今年再不下定决心去北京,可能这辈子也就这么回事了。无学历、无技能特长,手里的牌似乎只有长得一米八几的壮实身材。犹豫着,他拉上了行李箱拉链。


“去北京。”


很多怀揣梦想的人 从全国各地涌入北京,一部分人选择了保安工作。


对于这一代的乡镇年轻人来说,迁徙到大城市是一条追求更好生活的路。相较农村的贫困与匮乏,繁华都市有着更多的机会。信息时代下成长的他们有着更多“打拼成功”的样本可以参考。自尊心驱动他们走出家乡,而成功的故事里“早到”似乎就是优势,不少人学业未成,就两手空空地坐上了前往大城市的火车。


杜子(化名),90后,北京国贸大酒店保安,每月工资三千元左右,包吃住。


当摄影师周强遇到杜子时,他已经站在北京最贵的酒店之一——国贸大酒店的楼前。这座可以俯瞰整个CBD霓虹夜景的酒店,优惠的情况下一晚住宿也要花上至少两千元。杜子穿着呢子大衣,戴着仿制的貂皮帽子,还围了统一发的橘色围巾,在不同肤色的人来人往中,成了一名保安。


“来,兄弟抽根烟。”


“不行,被发现会扣钱。”



谢谢你,和我唠了10块钱


可以说,“保安”是最快速融入一座城市的职业之一。2009国家颁布的《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中写到:“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品行良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中国公民可以申领保安员证,从事保安服务工作。”


这个行业,基本上没有任何职业门槛。可以找中介,或者签约像代理平台一样的保安公司,还有不少招工都是用人单位自己直招。


于兴,山东人,国家大剧院保安。来北京之前,于兴在家里搞大棚种植。有些蔬菜一年只能种一季,所以空闲时间他来到北京做保安,可以种菜的季节再回去。


打开“保安”贴吧,一上午的招工信息就能超过一二十条。招工的关键词则大同小异,都是“年轻”“不怕吃苦”“不犯法”,通常都会列出对身高的要求,工资多在“3000上下”。


这种招工极尽简略,老板按兴趣点对人高度浓缩,甚至把工作描述都省掉了,让人一头雾水,它到底是招人做什么的呢?


刘碗婷,重庆一商厦保安。刘碗婷目前还是一名未毕业的大学生,保安是她的一份兼职。


甘宗露,成都高新区一企业门卫。甘宗露今年2月来到成都,面试了几家公司,最后均未得到回复,迫于生计只能先从保安做起。


如果你打开一家正规保安公司的网站,仔细阅读保安的工种介绍,真的要比想象得更复杂。比如北京的一家公司就将业务分为“门卫执勤”“守护防范”“巡逻保安”“技术监控”“大型活动”“随身防卫”“安检服务”“女子礼宾”“犬防安保”“国际合作”“公安辅警”“联网报警”等。


“专业化的保安服务担负了大量保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网站介绍里写到。


换个更让人熟悉的说法,他们每天都在生活里定点、定时出现:在车库前帮你指路,在商场大厅巡逻,在演唱会现场维持秩序,但没人记得他们姓张还是姓李。而在2010年,全国从事保安工作的——这个熟悉却又不那么了解的群体——就达200余万人。


△ 《 保安肖像》


△ 《 保安肖像》


“像杜子在涉外酒店收入还好一点。”摄影师周强说,“涉外酒店给的工资会高一些,但基本也不超过4000。”这个数字的确不能让想来北京做点事业的杜子满意。2018年北京最低工资标准是2120元,而链家上显示在六环合租一个朝北的单间要将近两千。当然运气好的单位可以包吃包住,但杜子还是觉得压抑。在周强想要跟他聊天的时候,他特别紧张。


“聊天如果要被领班发现,是要扣钱的?”


“扣多少?”


“这种情况一二十块吧。”


最后,杜子冒着“危险“,跟周强唠了10块钱的嗑。如果提炼一下其中的关键信息,这些词在这个群体里非常有代表性:90后、三线城市的青年、拼一下争口气、钱不够花,以及要尽快离开这个行业干点正经事。



逆袭的光环,不好戴


在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这个行业中的凤毛麟角被戴上了“逆袭”的光环。


甘相伟,穿上保安服是北大保安,脱掉保安服是北大学子,甘相伟用5年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和“教师梦”。来源 | 视觉中国


一到6月,总有报道称某位北大的保安通过边工作边自学考上了北大。例如湖北广水山区的高考落榜生甘相伟,在北大当保安期间成功考取北京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并在四年后因出版《站着上北大》一书而声名鹊起。


据北京大学保安队大队长王桂明跟媒体介绍的数字,20年来考上北大的保安大约有400人。小人物的戏剧化成功,对了大众的胃口,进而为这个群体营造了不少浪漫化的想象。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逆袭故事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剂,仍是“北大”这个具体的环境或标签。其中不少人是当年落榜的学生,初衷是一边赚钱一边找个合法的途径来北大上自习。


当然对于这些逆袭的保安,大家都很羡慕。毕竟做这个行业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既然选择离开老家,背后支撑着他们的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期望;若落在实处,无非就是“赚钱”,并在一定意义上获得“成功”。


扎西甲,新疆人,高中学历,成都太古里商业中心保安。他认为保安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不准备继续干下去。


“他们大部分人都将保安作为一个过渡性工作,背后大都有更进一步的目标。”周强说。在这个项目中,他一共拍摄了20位保安,拍摄地点集中在北京、成都、重庆。


在成都宽窄巷子,他遇到了一位第一印象让他觉得“特别斯文”的保安,那是一位戴着银丝边镜框的男士,“看着像是受过一些教育。”


杨中明,成都宽窄巷子景区保安,每月工资三千元左右,包吃住。


他叫杨中明,保安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包吃包住可以省钱”。但在周强提出拍摄需求之后,高中毕业即开始干保安的杨中明并不是很愿意。他的表情有些无所适从,只能抚摸周强递给他的小猴子试图为这一瞬间解围。这似乎比较好理解,他的梦想是做一名市场销售,找到一个优秀的产品然后成为他的代理。而眼下的身份,对他来说只是不如意情况下的一个权宜之计。


“上进心”和“靠自己”大概是这些年轻保安的哲学,相对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保安找到了生活的自恰。在成都IFS商场门口干了7年保安的老张(匿名),是周强遇到年纪最大的保安。他今年四十多岁,从未娶过老婆。前两年人家介绍了个女朋友,没两年就分了。


老张,四川简阳人,成都IFS保安。


“人家埋怨我在商场门口也不能进去陪她逛街,IFS里面的包都买不起。女人养不住啊。”


“那你有遗憾吗?”


“遗憾也没什么办法。”



都市里的隐形人生


家里很好,但只能待几天。这是很多乡镇青年心中的矛盾。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提供的数据指出,我国的流动人口已达2.45亿,其中“80后”“90”后占据75.2%。年轻一代从学校出来就到城市打工,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相较父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