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吕啸
那块锃亮的“乡土专家示范户”牌子是李子林四十多年积攒下来的荣耀,却留不住儿子要外出打工奔小康致富的心。 编辑 吕啸(03:44)
脊兽是中国传统建筑顶部的装饰性物件,泥制,因以兽型居多,又被安置在屋脊之上,故称“脊兽”。通渭脊兽制作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是通渭地域标志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不仅兼有秦、汉、唐的流风余韵,也融会了宋、元、明、清各朝的文化创造。
马营镇是如今甘肃省内为数不多的脊兽泥塑生产基地之一。2月9日,甘肃通渭县马营镇,李子林在家中房顶上的脊兽偏狮子。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死而复生的“脊兽”
如果不算与生俱来的农耕技能,74岁的李子林在甘肃通渭县马营镇的唯一生存手段,就是民间自发生长出来的脊兽泥塑技艺。老李靠这门手艺比别家多挣点钱来养家糊口,供儿子上到高中。
老李的这门手艺传承自他的父亲,本想接着传给儿子小李。不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荡,一些大城市里焚烧字画捣毁牌匾,而地处偏远乡村的马营镇也未能逃过此劫。镇上很多寺院屋顶上的泥制脊兽被砸碎,“全砸了,可惜啊”,老李轻叹道。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拨乱反正,1982年已年近40岁的老李再度捡起荒废已久的手艺,“那时候我们这里还没有人外出打工,镇上慢慢开始恢复兴建被毁坏的建筑,做脊兽有这个需求”。
脊兽技艺的传承在历经浩劫后,通过口授心传,残存复活。2008年6月,通渭脊兽被甘肃省政府公布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老李一家所在的马营镇,距省城兰州140公里,这百余公里的物理距离拉大了城乡间的物质差距,也拉开了生长于斯的这对父子的生存方式。
面临再度失传的“脊兽”技艺
2001年,外出打工之风盛行小镇,老李的儿子李建红也准备赶往更西边的新疆打工。
“不想跟父亲一样终老镇上”,那一年,他急急地坐上大巴车,再转道兰州,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才到了乌鲁木齐。第一份工作是挖沙,每天收工老板给30元工钱。活很累,但是已经迈出了那只脚再也收不回去,次年,他又转往玉门市投奔亲友,从此在那里扎根,娶妻生子。
每年春节他像候鸟一样还乡,正月十五镇上社火之夜狂欢之后,再折返回到他的新城新家。李建红说已经习惯玉门的生活,每天早上6:40分准时出门,送孩子上学。送完孩子,接着开一整天出租车挣钱养家。16,17个小时都在车上,直到孩子晚上10:30晚自习结束他再去学校接回家。
1997年,老李有心培养小李传承这门泥塑脊兽的技艺,期望小李将来靠这门手艺也可以吃饱饭。然而事与愿违,小李吃得起苦却架不住穷不起的干熬,眼见身边小伙伴纷纷外出打工往家寄钱,他抗拒再学这些东西。老李也就不再坚持让儿子学下去。
通渭县文化馆馆长丁相宏统计,目前马营镇从事脊兽生产制作仅有三户九人,其中最年长者是74岁老李,年幼者40岁。在老李搭档的4人泥塑班子里,平均年龄62岁。“做这个钱少,马上要失传喽”,老李无奈地说。据了解,目前该镇仅李忠贤认证为此项目省级传承人,分别获得省级补助5000元/年和市级补助1000元/年。但老李等人则没有渠道获得任何补贴。县里发给老李一块锃亮的“乡土专家示范户”牌子,他就搁在堂屋显眼处。这是他四十多年积攒下来的荣耀,却留不住年轻人们外出打工奔小康致富的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制作“脊兽”的技艺却面临失传。
家乡晨起围着煤炉喝罐罐茶的习惯小李也渐渐遗忘,“喝杯白水出门”,是城里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2月11日,甘肃通渭县马营镇,李子林父子和当地脊兽传人在村口。
摆脱贫困指望不了“脊兽”
老李介绍,制作脊兽的泥土采自河床边的红泥,经选料、和泥、制坯、烧制四大工艺流程而成。烧制后的脊兽主要用于庙宇、民舍屋顶之上,起到祈福、镇宅辟邪之效,目前主要供应周边五六个县上的使用。按照他的算法,每只脊兽扣除成本,获利150元,去年开窑4次,每窑20-30只脊兽不等,一年下来收成约1.8万元。“1.8万元4个工人均分,每人获利4500元,比种地强些”,老李乐呵呵说。
2月9日,甘肃通渭县马营镇,李子林在家中房顶上的脊兽瞅狮子。
马营镇农民主要的收入来自土豆、蚕豆的种植和畜牧业养殖,这也是近几年镇政府带领村民摆脱贫穷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镇人大主席王国帅提供的资料显示,通渭县(马营镇属于辖区18个乡镇之一)是全国贫困县,2016年马营镇人均可支付收入5695.9元,比上年增加406.5元。
但村民靠纯种地一年收成可能低于官方统计的数字,据记者了解,个别农户人均仅为3000多元,在这里,再勤劳的农民也只能靠天吃饭。通渭县所处地区山大沟深,自然环境极为严酷,常年年降水380mm,而蒸发量却达到1500mm,连绵的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十五年前这条小溪里还有食指大小的鱼儿,水从华岭山下来,现在早没水了”,马营镇支书徐斌科说。为做到及时播种,避免地里水分蒸发,村民采用铺上塑料黑色地膜来最大程度地留住水分。村里有能人假借通渭小曲谱写成《铺地膜》的曲子传唱,起到广而告之,生产增收之效。2011年,“通渭小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继2008年“泥塑脊兽”入选之后当地又一大文化盛事。
2月9日,甘肃通渭县马营镇。李子林在家中制作脊兽,他的身边是外孙和外孙女。
努力换来的改善显而易见,但是再想提升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效,任重而道远。据马营镇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马营镇现有4.8万人口,每年外出务工输出约1万人,几乎占到每户一人。王琳副主任在现场给澎湃新闻算过一笔账:1989年小麦卖1.08分/斤,外出务工5元/天,2017年小麦1元/斤,打工100元/天,“二十多年来,农村粮食价格不见涨,外出城里务工工资成倍翻”。走出小镇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
李子林展示其制作的脊兽。
2016年,通渭县马营镇有5名学生分别考入北大、清华。该地区已经多年没有出过这么多的“状元”了,村民们津津乐道。老李的外孙黎鹏鹏目前就读于兰州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立志做一名医生而非“脊兽传承人”。“脊兽从我们这一代就开始不继承了,下一代的年轻人更没有人学这个东西,不学也罢,没什么可惜的”。小李平静地说。
本文特别感谢通渭县文化馆馆长丁相宏,相关著作《通渭小曲戏(新编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