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站酷网
关注站酷网公众账号,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的原创设计作品、设计师招聘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庞门正道  ·  领奖提示!还有17位大奖没提交地址。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申公豹+牛魔王? ·  3 天前  
字体设计  ·  推荐 8 款字体设计组合 ·  3 天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四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站酷网

插画影评|瓜哥带你看好电影——《爆裂鼓手》

站酷网  · 公众号  · 设计  · 2017-03-22 18:45

正文

以前在大学某段郁郁不得志的时期,一直在寻找一些能给自己一针鸡血的电影,无意中在某个电影网站“励志类”一栏中,发现了这部《爆裂鼓手》,看完果然有些热血沸腾,大约我只记住了男主角内曼疯狂练鼓的片段。前不久该片导演新作《爱乐之城》获得一致好评,遂再次翻出这部电影重温,却不料给我的感受反而离“励志”二字越来越远,全篇皆是此偏执狂师徒二人互相吊打的压抑感。两次不同的观影感受,再加上其干净利落的特写和剪辑,让我觉得这电影有点意思。

距离上次更新画电影《低俗小说》过去了将近三个月,老实说,我厌倦了之前绝大部分的作品,在去年年终终结中我写到“在画电影这个系列上,2017年我希望能有新的突破,不要在拘泥于某张剧照的场景,并同时可以传递出整个电影的气质和基调,画的时候能在放开一点。”

《爆裂鼓手》就算是这个突破口的第一个试验品吧~希望这次的作品能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在英语中,
再没有哪两个词比'good job'更害人的了”



“我宁愿34岁穷困潦倒终其一生成为人们晚餐桌上的话题,
也不愿意腰缠万贯红光满面地活到90岁也没人记得我。"


“ If you want the fucking part, earn it.
如果你他妈的想当核心,靠实力说话。 ”


Sketch



“节奏不太对”
“有点问题”
“有点拖”
“不在我的节奏上”
........
×10000000000遍


“你知道,查理·帕克成为‘大鸟’是因为当初乔·琼斯拿着钹往他脑袋上砸。懂我意思吗,关键在于放松。别担心曲子,别担心别人怎么想。你来这是有原因的。你相信这点吧?”



“是的。”
“说出来。”
“我来这是有原因的。”



“我直说了吧。这就是我觉得我们不该在一起的原因。我想了很久,这就是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我会因为你不让我练鼓而恨你,然后我们会开始互相憎恶,场面会…场面会很难看。所以,考虑到这些,我宁愿现在就分手。 因为我想更优秀。 ”


“你还不优秀么? ”
“我想成为最优秀的那种。 ”
“我会成为你的障碍? ”
“是的。 ”


“你知道我会成为你的障碍,你就这么肯定? 即使我很少能见到你? ”


“嗯。 ”


“好不容易见到了你,你还这样轻视我。就因为我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孩?你有理想,你会变得优秀,而我会被遗忘。所以,你不可能有空陪我。因为你有大事要做。”


“我就是这么想的。 ”
“你他妈的有病么?你说的对,我们应该分手。 ”



“你跑调了吗?”
“跑....跑了..."
"那你他妈的不吭声!”
.....


“好了,其实梅兹没跑掉,跑调的是你,埃里克森,但是他连自己没跑调都不知道,这已经够糟了。”



“对我而言,这是绝对的悲剧。英语里没有比“干得不错”这种话更害人的了。 ”


“那有没有一个界限?有可能你...太过分了。下一个查理.帕克反而因气馁而退出了? ”


“不,孩子,不可能。因为下一个查理.帕克永远不会气馁。 ”


“是啊。 ”
“实际上,安德鲁,我从来没有碰到一个查理.帕克,我尽力了。我真他妈尽力了。这就已经比多数人做的多了,我也从来不为我的方式道歉。 ”




创作思路


第一张是这三张中最明快的一张,我选取了“恶魔导师”弗莱彻的手部特写作为其中主要元素之一,其手型是他指挥乐队时的特写镜头之一,所有乐手眼睛都死死盯住这只粗糙而有力的手,如箭在弦上;同时手型也有些像在控制木偶戏,于是做了一个双关处理,喻指其乐队成员一切技巧、节奏和情绪皆受其玩弄和控制。配色选用了对比强烈的橙色和蓝色,希望能画出爵士乐般跳跃和挑逗的感觉。



局部






第二张全画面做黑白处理,颜色只留钹上的血迹。原本单纯的、爱音乐的追梦少年,内心的偏执狂属性被其“恶魔”导师完全激发出来,他可以为了练鼓练到废寝忘食,撸鼓到手出血;他可以为了练鼓对女友恶语相向,对朋友嗤之以鼻;他可以为了保住核心鼓手的位置对导师大打出手,置车祸事故而不顾。


当他遇到导师弗莱彻之后,当这一系列事情发生后,起初那个单纯的少年已经不复存在,其内心的人性几乎被魔性所占领,而这魔性,与其说是导师弗莱彻给他的,倒不如说是深深植于其内心固有属性,他所热爱的鼓,正逐渐侵蚀着他,吞噬着他。



局部





最后一张画的是我个人理解的电影精髓——并非是电影标签上“励志”的故事,全片基本就是两个偏执狂互相折磨互相吊打的故事。


两个为了达到目标都能不惜一切的“疯子”,可以说是棋逢对手,互相吊打、施虐受虐的过程在观众眼里简直备受折磨,或许在此二人之间却甚有快感。在影片结尾solo的那一锤落下,两人双目对视,全片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两人皆成碎片,也许是两败俱伤,也许是一拍即合。选取的配色比较辣眼睛,希望能产生一种如精神失常般的迷幻感,以此来衬托这两个神经质。


短评


不可否认,《爆裂鼓手》里面确实含有“励志”的成分,主角安德鲁的身体里有一些潜质,是天才所共有的——永不满足、心无旁骛、偏执、疯狂、为达目的不惜一切。弗莱彻在酒吧里对他说的一席话,我其实十分认可——

英语里没有比“干得不错”这种话更害人的了。 ”
“那有没有一个界限?有可能你...太过分了。下一个查理.帕克反而因气馁而退出了? ”
“不,孩子,不可能。因为下一个查理.帕克永远不会气馁。 ”

但可惜、安德鲁不是天才,可能有人要反驳我了,片尾他不是在舞台上solo技惊四座,演出成功了么?大家注意过没,整场演出几乎没有观众的镜头,更别说掌声了,他成功了吗?并不,他只是在一个被报复的圈套里成功占据主动,反报复了弗莱彻,跟“从被否定的一无是处,通过努力练习和精神折磨,最终修成正果,登上人生巅峰。”的励志片的走向一点毛关系都没有。

安德鲁和弗莱彻性格皆非正常人。先来看看安德鲁,十分爱走极端,前一秒被表扬,后一秒就有自信对妹子表白;前一秒被否定,后一秒就直接把对象甩了。再来看弗莱彻,脾气阴晴不定的就像海岛上的天气,前一秒和风细雨让你觉得和蔼可亲,后一秒花式脏话把你骂得头晕目眩。你根本不知道这人脑子里到底想什么,要是遇到这样的老师,一般人估计早就崩溃了,要么转班要么退学。但是,偏偏这个学生也不是个正常人,越是受虐他越是来劲,看到一句影评“把《爆裂鼓手》当做音乐片来看就是个辣鸡片,但当做个SM系的爱情故事还是相当不错的。”,一笑,但是说到点上了。



可以说整部电影完全摧毀了爵士鼓可以給人带来的一切美和享受,只有人与人间的病态的互相折磨,和对音乐输出的完全错误的价值观(当然导演本人也并没有说这是对的)。我相信不论是音乐,或者是其他艺术,绝不会是仅仅在技巧上钻死牛角尖,每当听到弗莱彻在鼓手耳边一遍遍嘶吼”Faster!!faster!!”的时候,简直是一种极大的折磨,仿佛是在画室里听见老师一遍遍在你耳边吼着“像一点!!再像一点!!”,艺术就是这么死的,音乐需要的是情感、体验和热爱,而不是为了一个苍白的技巧而死磕,你把“双倍摇摆”的手速练得和拆墙机钻头一样快又有什么卵用呢?技巧是必要的,但绝不是最重要的。

从“good job”到成为“the great one”的过程里,不可否认,需要放弃的东西太多,需要经受的折磨和励炼也太多,但不论自己把自己塞入死牛角尖,还是被别人的看法逼入死胡同里,都是愚蠢且可悲的。相信画画的人都知道,画到撕纸摔笔的情绪里是绝对出不了能看的作品的。我倒是很喜欢弗莱彻在课间休息时间对安德鲁说的那句话——

“关键在于放松。别担心曲子,别担心别人怎么想。”

记得之前在朋友圈看到别人转发的《所传递的恶意》(作者岳璇)一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觉得十分贴切:——

“有的艺术家是自我消耗型的,他们就是靠自毁和消耗才华,带着作品一起往下走,本身也沉迷于那个世界;但好的艺术家却是和作品一同长大的,他们是靠爱和自身的能量在工作,而不是去索取他人的能量。所以最后,艺术家的容器越来越大,作品也越来越像上走,是双赢的。”

说的多么对啊
愿我们都可以一直靠爱和自身的能量工作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