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座的客官都听过这个段子【金融人士喝酒习惯】
干杯一口气,此人在PE。
上来对瓶吹,八成是VC。
边喝边访谈,必是研究员。
喝酒如喝汤,人家是券商。
饮酒用小盅,肯定玩对冲。
茅台要飞天,天使不差钱。
敬酒谁最多?我看是信托。
干杯眼不眨,那人在四大。
红酒配起司,外资所律师。
盛满舔一舔,中资的高管。
劝酒特卖力,应该是董秘。
喝酒可大俗可大雅,可论国事可谈风月,可攀交情可见性情,可怡情可乱性,可养生可伤身,可豪饮可小酌,只是不可无酒。
金融行业前、中台的各个部门人士,似乎都痛恨死了喝酒,但是又不得不必须硬着头皮吨吨吨的喝。全国各地、走南闯北的做尽调、拜访客户、风险管控,什么场面都见过了,各个地方的酒桌文化也是体会的相当透彻,
因为烂醉方知酒桌文化,吐过更得酒桌文化精髓。
银行:我们这个机构准入比较严格
销售:啥也别说了,领导,吨吨吨
同业:一口喝一杯头寸9点平
做债的:啥也别说了,哥们儿,吨吨吨
企业:我们准备发10个亿的债,昨天xx证券公司也来人和我谈了,这个资金价格嘛~~~~~
业务部门:啥也别说了,吨吨吨
通过多年酒桌上脂肪和酒精的积累,对于各个地方的酒桌文化已经深谙其道:
再说地域,喝酒最容易死人的是以下几个
“
雷区
”:
山东,东北,内蒙,深圳
山东的特点是这个起步价不在六两,大概是8两到1斤,因为规矩特别多
东北喝酒的特点不是多,而是快,以速度击溃你
内蒙喝酒是用绝对酒量碾压你
深圳喝蒙靠混着喝和几场连转
以上这几个地方都是金融人能不去就不去的领域
最能喝的就是券商,绝对没有之一。喝酒不仅是文化,是精神,太TM吓人了
第二梯队的是银行,那风格也是相当彪悍
第三梯队的是信托和基金,跟上面比就是渣渣,一般跟客户都不往死了喝,往死了喝的都是公司的内战
内蒙。以鄂尔多斯为例——扣三敬二。
扣三敬二,就是在喝酒的开场会有一个挨个敬酒的环节,敬酒者喝三杯,被敬者喝两杯。就这么轮一圈,敬酒着就这么连续、不间断的挨个喝着三的倍数,有几个人喝几的3倍,就问你怕不怕?
在内蒙喝酒还有一个特色,
就是喝着喝着就唱起来了~~~如果不会唱歌,那就只能喝酒了,如果你碰巧会唱两句,那么,你就幸运了——你以为你能躲酒?错了!你会边唱边喝!!是不是有种既卖艺又卖身的感觉?!
如果去当地做尽调,企业老板请你去吃蒙餐,喝酒的规矩那就更多,酒店服务员会穿着传统服饰双手捧哈达,其中一手端着银碗盛满酒,唱着祝酒歌走到你面前,你还得学着蒙式喝酒礼仪用右手无名手手指敬天、敬地、敬自己,喝完杯中酒。
是的,这么大的碗,就问你热不热情?意不意外?!
山东——321
如果你还不了解山东的酒桌文化,只能说业务还没做到位,有待提高。酒精不燃烧,不算搞社交。
酒席座次
①首先是主陪敬酒。所谓的3,就是主陪敬酒3次,大家一起喝,这3次把第一杯酒喝完。
②第二是副陪敬酒。所谓的2,就是副陪敬酒2次,这2次把第二杯酒喝完。为表示尊重,副陪敬酒前,一般得先请示主宾、主陪,“XX领导、XX领导,我敬个酒?”,得到形式上的许可后,再开始说拍马屁的话...
③第三是三陪敬酒。这也是酒席上的第一个高潮。所谓的1,就是三陪敬酒1次,这1次把第三杯酒喝完。
321结束之后,该怎么喝?若有四陪,接下来是四陪敬酒,敬酒方式是
四陪干了,其他人随意。
平时工作应酬喝酒也就算了,然鹅,眼瞅着放长假了,同学聚会、同学结婚、同学二婚、家庭聚会、、、、、、、
近期金融人为了应对各种监管政策已经是忙的焦头烂额,各家都有数不尽的烦心事儿,都想趁着这期间转转运,祈求今后的日子能好过些,年终奖能多发一丢丢,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个备受金融人士推崇据说能“转运”的好地方。
国内景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