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鲸新闻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解析财经要闻,记录时代变局,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知识产权局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鲸新闻

浦发银行坚定践行“数智化”战略,五大赛道多点开花促发展

蓝鲸新闻  · 公众号  ·  · 2024-08-23 19:16

正文


在8月20日举办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浦发银行介绍了上半年经营状况及“数智化”战略转型进展。在这一战略引领下,该行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和财资金融“五大赛道”,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浦发银行集团资产总额达9.25万亿元,其中,本外币贷款总额(含贴现)为5.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2%,信贷投放增量显著。


报告期内,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82.4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88亿元,同比增长16.64%,继续保持和巩固稳健向好的经营发展态势。


把握机遇促进经营效益稳健向好


从财报数据来看,继今年一季度实现了良好开局后,浦发银行上半年业绩持续向好。经营效益的增长来源于多重积极因素的叠加。


首先是上半年浦发银行坚持以“前瞻、高效、主动、韧性”的原则加强资产负债表管理,净息差实现企稳,母公司口径净息差较一季度上升2bps。


二是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报告期集团信贷净增量创同期历史新高,达2,972亿元,增长5.92%。上半年贷款总额为5.3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2%,对公贷款总额更是较去年末增长9.49%。


三是负债结构持续调优,结算性存款占比提升,付息率管控取得成效。


四是主动把握投资交易机遇,积极增厚投资收益,集团其他非利息收入(不含手续费)同步增长,增幅6.41%。


最后是通过精细化、精益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集团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3.22%。


另从资产质量来看,浦发银行坚持“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著,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末实现“双降”。


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41%,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5.37%,较上年末上升1.8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上升2.53个百分点。


“数智化”战略转型成效初显


自今年一季度明确提出“数智化”发展战略以来,浦发银行充分发挥战略驱动作用,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持续深化转型发展,目前战略转型已初显成效。


在本次业绩说明会上,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董事会秘书谢伟说到,上半年,浦发银行坚定践行“数智化”战略,调适调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体系化、逻辑化推动经营发展,重点围绕“投放、存款、客户、营收、中收、清收”等关键指标,着力巩固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经营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他进一步表示,若把每一个关键指标拆开来看,就是上述浦发银行上半年经营效益增长的“密码”。


从产品服务来看,目前五大赛道均有相关平台及创新产品出现,例如科技金融赛道中“科技雷达”智能平台,能高效识别潜力科技企业;供应链金融赛道搭建的“浦链e融”平台,为供应链末端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等等。


从成果来看,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跨境活跃客户超3万户,实现跨境业务量超2万亿元,跨境FT贷款规模974亿元,跨境人民币融资余额1,2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5%;公司普惠两增口径贷款余额4,498亿元,两增口径小微贷款户数超32万户。


近日,浦发银行“财资金融泛生态联盟”也正式成立,整合了全市场财资生态合作伙伴的资源,通过整合金融工具、资源和渠道,以及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搭建覆盖新兴产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条。


如今,数智化助财富管理走向普惠化、精准化、个性化,财资金融作为浦发银行五大赛道之一,通过持续迭代智能化财富管理体系,增强对金融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力,极大拓宽了金融产品供给与服务的范畴,使客户能够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进行更为科学、高效的资产配置。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服务个人客户(含信用卡)近1.63亿户,浦银理财产品规模近1.2万亿元。


高质量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上半年,浦发银行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在科技金融方面,浦发银行将其作为战略主赛道深入推进,致力于成为科技企业首选伙伴银行。上半年,创设浦发银行创新中心(上海)并推出首个孵化器“张江创孵基地”,推出浦发银行“科技会客厅”,构建促进产融深层次合作的交流平台;持续升级全周期、立体化、多元化服务,深度赋能科技企业创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