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超3600只个股上涨! ·  昨天  
第一财经  ·  年薪百万!DeepSeek,持续刷屏! ·  2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  2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  2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雷军为何会公开惦念大S?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盘中飙升!全部突破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1-17 21:30

正文

作 者丨叶麦穗

编 辑丨肖嘉

图 源| 图虫


逆回购全面大涨,市场有了过节的气氛。


1月17日,交易所短期逆回购利率—GC001、GC002、GC002 盘中涨幅全部突破100% ,其中GC001的波动最为强烈,最高涨幅一度触及156.03%。不过截至收盘交易所逆回购利率均出现快速回落,最终GC001、GC002、GC003分别上涨42.78%、35.08%和24.91%,收报3.955%、3.6%和3.335%。




央行放量逆回购助力平稳过年



1月17日,人民银行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5%,与此前持平。当日有4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005亿元。


本周以来,央行多次祭出大手笔,1月1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大额逆回购操作,金额达到3405亿元,前一日还有9584亿元的超大规模逆回购,央行三日已向市场释放了1.35万亿元的流动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连续几天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主要是对冲本月15日高达9950亿的MLF到期,以及税期走款、春节前现金投放季节性加大等因素给资金面带来的“抽水”效应。当前DR007等资金利率处于偏高水平,不排除短期内央行还会通过逆回购等方式“补水”的可能。


事实上,本月恰逢缴税大月,加之春节临近,居民取现需求显著增加,市场流动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年初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使得流动性收紧的迹象尤为明显。以往的经验显示,市场流动性在临近春节的一段时期,通常会出现紧张局面。


数据显示,最近的上海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著上升,尤其是7天和14天期限突破了2%,其中14天期限更是达到2.656%,这也标志着金融市场的紧俏状况。


王青表示,尽管近两个交易日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规模超万亿,而且伴随春节临近,接下来央行还会开展较大规模14天期逆回购,但资金面偏紧的状况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胡泊表示,最近逆回购利率上行,主要原因是接近春节, 整个市场资金相对紧张,以银行为代表的相关金融机构,每次春节前都会有资金回笼的动作,从而会降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导致像同业拆借等相关的利率都会上行,也会带动股市内的逆回购利率上行,每次在季末和半年末也会有同样的现象出现。



长期资金面依然宽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跨年仍呈现小小的资金面紧张,但整体资金面依然宽裕。随着央行持续在公开市场净投放,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1)今日走低。DR001加权平均利率目前为1.8651%,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2.1252%,相比往年有所改善。


整体来看,宽松或许依然是今年的主基调。


2025年1月4日,央行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工作重点包括“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等等。2025年1月15日MLF到期9950亿元,但央行选择采取投放7天逆回购9595亿元的方式对冲,而非降准,中银证券分析师张晓娇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是在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的现阶段情况下,降准可能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 ,建议关注短期内两个重要事件,一是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任后,美国经济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二是1月30日美联储议息会议是否暂停降息。国内方面,则建议关注春节假期期间居民消费的增长情况,以及春节假期后,企业端生产复工的情况,和企业融资需求是否能够持续恢复。


对于2025年的投资策略,博时基金首席资产配置官黄健斌认为,自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接续发力,振奋社会经济发展信心的信号不断出现,资本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信心持续提升。国内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化,伴随上市公司盈利修复和市场信心的逐步回升,权益市场总体机会大于风险。2025年结构上的机会更可能围绕在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推动经济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方向。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就2025年一季度宏观策略及投资机遇作出展望。他表示,海外大类资产的主要交易逻辑,是美国大选之后通胀再度抬头的可能、经济韧性情况以及货币政策变化。AI仍然是产业端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因素,而国内大类资产的主要交易逻辑是国内宽松政策的进一步加码及其初步效果。


SFC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第一财经  ·  超3600只个股上涨!
昨天
第一财经  ·  年薪百万!DeepSeek,持续刷屏!
2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2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2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雷军为何会公开惦念大S?
2 天前
硬派健身  ·  趣图 | 你连小朋友都不如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