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房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底,上海已经累计筹措公租房房源15万套,其中已供应房源11.5万套,受益人群超过20万。
随着各项管理服务日趋完善,实惠的公租房无疑成为无房族们经济宜居的首选。近日,上海公布了首批公租房管理服务示范项目和创新项目,其中不乏“人脸识别、智能门锁”等高科技,分分钟刷新公租房的生活方式。
公租房解决“夹心层”住房难题
公租房是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专为低收入群体兜底的廉租房,公租房主要面向城市“夹心层”,即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引进人才和其他住房困难群体,他们既买不起房又没资格申请廉租房,处于尴尬的境地。
上海的公租房租金与市场价挂钩,一般为同地段同品质房屋价格的6-8折,申请公租房没有户籍限制。
“智慧
”
公租房玩转高科技
浦东新区、嘉定区和上海地产集团率先引入人脸、指纹识别门禁、身份证识别门锁等智能化管理手段,对租户身份进行严格识别,保证住户和承租信息匹配,而如果租户不及时续缴房租,也无法打开智能门锁。此举不仅有效防范违规转租、群租行为发生,还解决了租金欠缴难题。
长宁区正尝试回租动迁业主的闲置房源,将其纳入公租房租赁体系,盘活市场的存量房源。此外,长宁区还推出公租房选房系统,让选房者在网上就能轮候排号和选房,大大缩短了选房周期。
宝山区的公租房智慧社区,不仅有智能洗衣房、智能快递柜、超市和食堂,还有足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各种生活配套一应俱全,让租户不出小区,就能过上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
这些高科技满满的智能化管理手段,极大提升了公租房租赁管理效率,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租户的生活品质。
公租房模式为租赁市场提供示范
长期以来,租客一直是租房市场上的“弱势群体”:被无良中介坑骗,租房漏水断电,遇到问题难以维权……各种租房辛酸史比比皆是,让租客们有苦难诉,而如今上海公租房的创新模式正为住房租赁市场提供了引领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