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喜悦家人
爱人,爱家,爱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日报  ·  热搜第一!考研查分“像极了哪吒”?DeepS ... ·  23 小时前  
中国日报  ·  热搜第一!考研查分“像极了哪吒”?DeepS ... ·  23 小时前  
光明日报  ·  “来咨询西部就业的学生明显多了” ·  昨天  
湘微教育  ·  今天起,可以查分了! ·  昨天  
湘微教育  ·  今天起,可以查分了! ·  昨天  
央广网  ·  明天起出分!转存这份复试全攻略→ ·  2 天前  
央广网  ·  明天起出分!转存这份复试全攻略→ ·  2 天前  
漳视新闻  ·  晚上9点半停止写作业!福建一地最新通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喜悦家人

所有中国人都要感谢的美国药神,救了几亿人的命!功绩超过白求恩,却无人知道!

喜悦家人  · 公众号  ·  · 2018-07-27 19:16

正文



功盖白求恩,却鲜有人知,我们都应该感谢他!

文章来源 | 发现澳洲

毛主席的老三篇其中之一,其中有一篇《纪念白求恩》就歌颂了从加拿大不远万里来中国治病救人的医生战地医生白求恩。

毛主席赞他是: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而离我们如今时间更近的,也有一个甚至比白求恩还要伟大的美国人, 他的无私拯救了上亿中国人的生命,却鲜为人知。

如今的新生儿出生,第一针要接种的就是乙肝疫苗。 而很少有人知道,乙肝疫苗在中国的普及和技术的快速成熟却是因为一个美国人。

最近《我不是药神》电影大火,令人追忆起这位帮助中国消除乙型肝炎的美国药神——罗伊·瓦杰洛斯(Roy Vagelos)。

01

乙肝肆虐的中国

乙肝,全名乙型病毒性肝炎,顾名思义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肝脏急性或慢性发炎之疾病。

这是一种现代病,然而它的大规模传播, 却往往是因为现代化进行得不够。

作为一种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母婴、血液及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性接触。 若未得到适当治疗,20%-30% 的慢性乙肝会进展为肝硬化和(或)肝癌。

在全球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因乙肝引起的约占 30%-45%,而在中国,这两个比例分别为 60% 和 80%。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中国,乙肝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烟草引发的肺部疾病。

1970年—1992年, 中国乙肝大爆发,乙肝病毒携带者短短20年增长至1.2亿人, 预估22年增加了8000万人。将近10%的中国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广东沿海地区高达17.6%,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约有27万人。这成了当时中国公共卫生系统最大的心病。

那个年代尚没有大规模地接种计划,在中国乙肝感染者的巨大基数下,疫苗是唯一的救赎。

然而,疫苗接种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最大的困难是一个字:钱。

中国本土的乙肝灭活疫苗才正式得以获批生产是在 1985 年,但当时的疫苗是利用乙肝携带者的血清和血浆进行纯化灭活后制成,产量低、成本高,且具有一定潜在的危险性。

1992 年,中国的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了免疫规划管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自 1992 年 1 月 1 日起,要求所有新生儿出生 24 小时内、出生后 1 个月和 6 个月时各接种 1 针乙型肝炎疫苗,但不强制要求,且家长需自己支付疫苗及其接种的费用。

“当时我们国家还穷”

——一位乙肝领域的流行病学家曾经这样解释道。

02

美国药神救了90后

1989年9月,在时任总裁罗伊·瓦杰洛斯(Roy Vagelos)的决策下, 美国默沙东公司将最新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转让中国。

1993年,中国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以当时中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计算,1993-2018年, 25年间,中国至少有5亿新生儿接种了这种转基因疫苗。 然而,他们也许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能接种这种疫苗的缘由,是因为一个美国人的无私。

1989年,默沙东公司以700万美元的价格将最先进的重组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给中国, 在这个商业决策中公司没有赢利,默沙东培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派遣其员工到中国的费用,已经超过这个数目。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03

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谈及为何要零利润转让技术给中国,当时的默沙东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罗伊·瓦杰洛斯的答复是: “因为这是一件正确的事!”

“我认为这是默沙东公司在20世纪做的最好商业决策之一,虽然没有利润,但它有望拯救的生命数量超过了默沙东曾经做过的任何事。50年后,中国将根除乙肝疾病。”

当时,瓦杰洛斯了解到了中国的具体情况:

为了保护每年2000万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感染,中国政府迫切需要为所有新生儿和高危人群提供安全有效且量产效率高的乙肝疫苗。

他说:

“1988年,当中国政府代表团与默沙东商谈转让重组乙肝疫苗技术时,默沙东公司非常乐意这样做,因为当时中国乙肝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严重,疫苗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但是,由于中美两国国情的巨大差异,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最初我们希望向中国出售乙肝疫苗,但我们很快意识到,即使我们将价格降到最低,他们也难以承担。在美国,乙肝疫苗需要在半年内分三次注射,费用是100美元,但对当时的中国普通家庭来说,这笔支出相当于他们大半年的收入。因此,我们开始谈判技术转让,价格问题再次出现,我们将价格一再压低……

我很焦虑,时间如此紧迫, 我想保护孩子们免受这种致命疾病的侵袭 ,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应第一次接种疫苗……最后,我提出以700万美元底价将这项技术转让给中国,因为我知道,我们培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派遣默沙东人员去中国的费用将会大大超过这一数目……几个月后,代表团同意了这一提议。”

经过一年的谈判,1989年9月11日,中国代表团和默沙东公司签署了转让重组乙肝疫苗技术的合同。根据合同:

默沙东公司向中方提供现有生产重组乙肝疫苗的全套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设计等、培训中方人员,确保在中国生产出同等质量的乙肝疫苗;

中国负责购买设备、设施、建造工厂,将在北京和深圳两地生产重组乙肝疫苗,两家工厂年总产量为4000万剂,足够免疫全部新生儿;

默沙东公司因此不收取任何专利费或利润,也不在中国市场出售乙肝疫苗。

从1990年5月开始,来自北京和深圳两家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先后到美国默沙东公司,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购买测试设备、接受培训;

设备运回中国后,默沙东派遣工程师到中国帮助建厂,在中国成功生产出同等质量的乙肝疫苗后,默沙东公司完全退出, 现在它们完全是中国的工厂。

1992年,作为国家计划免疫项目的一部分,中国卫生部建议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

1993年10月,中国生产出第一批重组乙肝疫苗, 第一批接受中国生产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如今已经25岁,他们的孩子在出生时也会接种乙肝疫苗。

04

无私壮举感人心

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这么评价默沙东无私的壮举:

“对一个制药企来说,在此期间接种的疫苗数量足以产生高额利润,但我们知道默沙东公司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中国, 对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件无价之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