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乎
创乎-专注为创业者解决创业痛点的平台、一个只对创业者提供的社交网站,让人们相互验证创业点子,创业者可以在社区中提出自己创业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有资深的创始人、投资人、创业者为大家解答、给创业者足够的验证、让创业之路不再困惑,让创业更成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眼号外  ·  “光子嫩肤第一股”败走北交所 ·  1小时前  
青眼号外  ·  “光子嫩肤第一股”败走北交所 ·  1小时前  
北京青年报  ·  DeepSeek横空出世,因为中国做对了这件事 ·  8 小时前  
北京青年报  ·  DeepSeek横空出世,因为中国做对了这件事 ·  8 小时前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完成多个大模型私有化部署 ... ·  昨天  
上海科创汇  ·  《上海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5-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乎

如何创业是先要有产品还是先要有用户?

创乎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8-10-02 20:45

正文

对于现在的创业者来说,有的人觉得先有产品后有用户,不管怎么样,前期花费大量的时间或者金钱去开发产品,或者是寻找所谓的好产品。

因为现在的很多人都认识到,没有好产品的项目是走不了多远的,但是也有很多人把产品找到了,但是又苦于没有用户,看着一大推产品放在仓库,心在滴血啊。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创业者,他们觉得用户更加的重要,先有用户后有产品,根据自己的用户需求定位来选择产品,也就是说他们会先把用户做起来,当然在做用户的时候也会有一个用户的定位,要不然就和捡垃圾没有区别了对吧。

因为现在有很多的商家,为了吸引用户,都会通过搞一些试用装或者送一些产品来达到吸引用户的目的,但是对于有一些商家来说,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用户鱼塘,所以想送产品,还需要自己去推广用户。

这就是和个人的格局问题,有些人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但是有些人看到的是后端的利益。

那么平台到底赚什么钱呢?在这里我简单的和大家分享几点。

第一,他是帮你免费贴广告,但是如果你这个产品卖出去了,要给他们分成。

第二,我们利用免费送产品来吸引用户,就会有一群用户持续的关注他们,这样,我们可以在公众号上面做广告,而且还可以卖产品。


大家可以算一下,他们一个用户的成本基本上是5块钱。如果做竞价的话,有一些产品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都是上百块。相对来说他们的一个用户的成本并不高,只要产品的利润足够高就可以实现盈利。

埃隆马斯克有一个第一法则原理,做事情要先想到它5年、10年后什么样子,然后再返回当下走到那里。把这种理论投射到产品上就叫递归法,先想到产品度过0到1,成为10000时是什么样子的,再倒退回来把关键战略节点和人才逐步储备好。如果不知道全局而依靠走一步看一步就会特别特别难,做产品要对未来有格局,这个格局不是感性的而是理性的,它是你理性的洞察和对未来趋势的理解。

从产品全局来看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是价值定义,选准方向和人群,这个过程十分重要,保持精益状态。90%的公司都会死在这里。

第二是模式验证,实现产品最好的效率模型,早期资本的使命就是帮你找到这个临界点,做好增长爆发准备。

第三是规模化并形成垄断,通过资本、人才效应去复制服务规模和加速市场占有率,增长很容易,垄断很难。

具体来说要分成四个阶段跟大家讲:

分享一个坐标轴方法,把人群和方向量化成坐标轴两端,去投射市场上的竞争格局,利用坐标轴对自己进行清晰定位,并找到一个关键的差异化机会。

在用户方法论上,

早期适合通过不断地用户定性定量调研,收集到足够产品反馈;

其次要通过数据和行业交换来描述用户画像,这对产品的运营和流量有关键的价值;

最后用户运营尽量通过微信群,让核心用户在微信里活跃起来。

早期阶段:产品效率价值决定一切

如果一款产品数据效率很有亮点,早期可以不断迭代提高效率,那么产品积累了核心用户之后,就可以依靠口碑驱动增长,最终产品投放产生复利效果,实现产品的爆发增长;

而如果产品效率较差,就过早进行市场投放的话,一旦产品瓶颈出现,流失和新增的用户很快会一样多,就需要靠投钱来维持,等资金消耗完产品就会开始坠落。

经济价值涉及创业者要考虑产品投什么市场渠道、补不补贴,花不花钱,花的钱能挣回来吗?这些都是可以算出来的。

另一个问题是市场占有率,因为只有未来的市场领导者才能享有行业的最大利润。这时首先要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不能把竞争的目标模糊了;其次要具备不需要前端做运营、不需要抢用户的核心独占性资源;另外要学会利用市场补贴和技术革新降低成本来抢市场占有率;最后互联网产品未来一定是跟某些产业结合的,就像京东和亚马逊的仓储物流一样,它包括一些重资产的投入。

就像谷歌研发出互联网热气球、无人驾驶来用科技替代部分政府的职责,把政府更加顶层化,社会运转则交给企业;亚马逊的目标是让一切东西都能够通过低成本而更加丰富、更好体验地卖给用户,所以就有了Echo、Kindle等,Facebook的愿景是让所有人连接,也是这个意思。

在未来,技术创新将代替商业模式创新,五年内一定会出现大量的人工智能的公司。人工智能将在无人驾驶、医疗、消费和机器人等方面都能有提升,在国内有个特殊机会,围绕供给侧改革上,将会出现更多的自有品牌和新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将发生变化。

我们就在里面寻找一个平衡点,当然这里面是要经过很多的测试,比如这群用户送什么产品,又要卖什么产品才能实现盈利等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