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法促进中心
把中国人带到国际法的前沿,把国际法带到世界华人的身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就在今天!中国拿下“全球首个” ·  昨天  
参考消息  ·  伊朗在首都修建“防御隧道”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一箭15星!发射成功!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爆料:特朗普准备“退群” ·  6 天前  
参考消息  ·  突发!悉尼客机起飞时引擎爆炸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法促进中心

在海牙办公室,我是唯一员工

国际法促进中心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5-17 18:59

正文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2017年5月17日,第18版



图为海牙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中心的工作原则:透明、开放、独立、咨询协商。 受访者供图


作为国际法促进中心海牙办公室的唯一员工,毕家玮受本报邀请,分享自己新鲜多元的海牙工作心得。据他观察,近几年在国际组织以及国际司法机构中,中国面孔越来越多,但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角色相比,仍略不成比例。中国在大国重器国际法“走出去”方面能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国际法促进中心

国际法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是一个专注于国际法领域活动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于2014年。中心目前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国际法领域的非政府组织,有中国北京和荷兰海牙两个注册办公室。


中心的主要工作目标包括:通过模拟法庭、国际法律人才培训营等项目促进中国国际法人才培养;通过难民政策等独立研究加强某些国际热点议题在中国的认知;以及为青年学生学者提供发表自己学术见解的平台,鼓励他们向世界发声。


海牙办公室建立于2015年上半年,得益于包括中国驻荷使馆、荷兰外交部、以及海牙市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笔者目前供职于海牙办公室,担任办公室负责人。对于工作中的一些心得感悟,以下略谈一二。



一切源于理念认同


笔者最早知道国际法促进中心是在2013年。那时的中心,还是其前身组织“中国国际刑法青年学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这个团体是由目前担任中心执行主任刘毅强先生和同样在各个国际刑事法庭(包括国际刑事法院、前南斯拉夫特别刑事法庭、黎巴嫩特别刑事法庭以及柬埔寨特别刑事法庭)工作过的年轻人一起发起的。


通过研究生导师姚艳霞老师的推荐,笔者阅读到了由该联盟每月定时推送的“国际刑事司法快讯”。


对于在读研以前并没有太多接触过法学的笔者来说,不仅是国际刑法这个领域对笔者很具有吸引力,而且知道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在致力于推广国际刑法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使笔者对他们的工作感到十分敬佩。


再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笔者在中心零零碎碎地做一些志愿服务工作。等到2015年9月笔者到荷兰莱顿大学攻读国际刑法高级硕士项目时,有幸与刘毅强先生在海牙见面,谈到了是否有正式为中心工作的意愿。


因为关注中心已有两三年,笔者自然是顺水推舟地作出了肯定的答复。所以在莱顿大学就学期间,笔者一方面攻读自己的主要课程,另一方面也在志愿负责中心海牙办公室的各项工作,比如,举办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中文赛(以下简称中文赛)的决赛等等。


2016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中文赛决赛,

在国际刑事法院大楼内全体合影


从莱顿大学毕业之后,笔者已经拿到了国际刑事法院的一个工作机会。那年恰逢中菲南海仲裁案公布裁决,结果公布后,笔者经常考虑中国在加强国际法人才储备方面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正好有这样一个组织在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那么自己可以为这个目标做些什么。


所以考虑再三,笔者还是选择加入了中心,成为海牙办公室的正式员工,希望能同中心的名称一样,为促进国际法在中国的发展贡献一些力量。



“你每天都在做什么”


笔者经常会被人问到“你每天都在做什么”这样的问题。其实笔者是很害怕回答的。这并不是因为工作有什么保密性质,而是每天工作的内容都非常多元,很难用一两句话讲清楚。


海牙办公室的一项重大职能是:为北京办公室提供第一线的信息反馈,以及与重要部门的联络工作。


海牙这座城市,因多个国际司法机构坐落于此,加上国际法的发祥地也源于荷兰,而被誉为是“国际法之都”。在这里,每天发生的事情都有可能形成热点并引发学界的讨论。例如,在去年6月南海仲裁案裁决出来之际,海牙办公室就是第一批获得了裁决内容的机构,并第一时间将裁决的相关要点传回了国内。


笔者目前还负责着中心的微信、微博、以及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运营工作,通过一年365天不间断的信息更新,将中心的工作以及国际前沿热点及时传播给海内外关注我们的人。社交媒体的运用,在我平时的工作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在海牙的各个合作单位沟通,也是每天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每年6月初在国际刑事法院审判庭举办的中文赛决赛准备,就需要做相当庞大的联络工作。也多亏有海牙办公室这样一个在第一线的联络点,每年的比赛都可以顺利展开。


除了担当信息传递的职能以外,作为中心在海牙的唯一代表,办公室自然也少不了组织或出席涉及国际法的会议等活动。


这类活动在海牙非常频繁。有些主题是笔者非常感兴趣的,当然要前往学习;有些会议的主题无论和中国或是笔者日常的工作并无什么关联,但主办方为了体现会议本身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也会诚挚邀请。


海牙办公室还能获得很多高大上的机会。例如,作为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每年11月举办的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大会;或者是在7月的“国际正义日”时参加在和平宫内举办的纪念活动;或者走上联合国讲台发言,讲述我们如何帮助提升中国的国际法发展;更有机会和一般在新闻里才能见到的一些焦点人物见面,一同探讨国际法的发展和如何实现国际正义。


在和平宫内听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Yusuf

介绍国际法院工作情况


笔者每天工作要处理很多任务,工作量有时却不是最大的挑战。


作为海牙办公室的唯一员工,经常要独立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以外生活上的事情。虽然现在网络通讯发达了,和国内沟通工作可以很顺畅地通过微信和邮件实现;但是能亲见同事而产生的信息交流,与远程沟通所产生的效果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


这种孤独感有时会影响到工作效率,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做国际法的沟通桥梁


笔者以前是日语专业出身,在参加学校的中日友好演讲比赛时,经常会说到一句话:“我要成为中日友好的桥梁。”现在工作中基本用不到日语了,但是桥梁的作用没有变,主体变成了海牙办公室,做国际法的沟通桥梁。


笔者2016年11月作为非政府组织代表,

参加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大会


以笔者研习国际法学这四五年间的观察,个人认为中国国际法学者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可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现阶段突然扭转这个局面不太现实,所以这个发展要从长远考虑,需要重视对中国青年国际法学人才的培养。


中心在国内已经通过Jessup,Vis等模拟法庭活动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并且成立了模拟法庭校友会这一子项目,以实现青年学生学者优势资源的内部交流。海牙办公室也在利用地缘优势配合国内的这项工作,提供实践的机会。


我们还开展了国际法全球人才训练营项目,将国内对国际法实践感兴趣的学生、学者及实务人士带出来,领他们进入国际司法机关了解日常工作、与工作人员对话,了解平时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的状态。


目前,训练营项目的开展主要围绕国际刑法和世界贸易组织法两大主题。


此外,我们和其他与我们从事相似领域的、其他具有地区代表性的非政府组织合作,每年六月还在海牙开展“多元话语下的国际法治”论坛。


该论坛的目的是破除目前被英语和法语国家垄断的国际法话语权,只邀请来自中文、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他4个联合国官方语言地区的学者来参加论坛,就本地区及本国的实践探讨他们对于国际法治的观点。该论坛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国际法学者参加。


作为国际法的发源地,每年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学生、学者慕名前来荷兰求学以及实习。海牙办公室就为这些人充当了“民间大使馆”的角色,将各方来人拢在一起,不定期组织学术沙龙或者其他集体娱乐活动,提供给大家互相认识的平台。


说到这里,还要特别感谢前南斯拉夫特别刑事法庭的刘大群法官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在我们海牙办公室为在荷兰求学及实习的学生讲授国际刑法,让大家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老一辈国际法学者对我们这些新兵的关护之情。


刘大群法官在海牙办公室主持学术沙龙,

和在荷留学生谈如何加强国际法律人才培养

 


中国国际法崛起需要有更多人走出去


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国际法学年会上,外交部条法司徐宏司长再次强调,大国外交必重国际法,未来中国一定要加强在国际司法机构中的话语权。要加强在国际司法机构中的话语权,一方面需要国内的国际法研究水平再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而另一方面也要求中国能有更多人士参与一线实务工作。


根据笔者在海牙的观察,近几年在国际组织以及国际司法机构中,能见到的中国面孔也越来越多了;但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角色相比,还是略不成比例的,实际参与一线国际司法工作的人凤毛麟角。


因为与驻在这里的各个国际司法机构联络较多,笔者在海牙办公室也会时不时地去帮忙做一些涉及中国的工作。从合作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些机构非常欢迎中国人能够加入他们的工作队伍,但是相应的法律实务岗位鲜见有人申请。


笔者个人猜测可能是两层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等,大家不知道在这些机构的工作机会;二是申请人担心自身资质达不到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索性就不申请了。


我们中心就在努力破除这层壁障:向国内及时传播国际司法机构的招聘信息;同时也通过学术会议、游学参访等方式,将国内的人员带来海牙,让他们亲身了解在这些组织或机构的工作,并着手应聘申请。


参与一线实务的人多了,一方面是增加了我们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的话语权,同时也加深了国际组织对中国人的理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笔者前一段时间帮国际刑事法院审校了一些中文的宣传材料,和某部门主管聊天时谈到了中国社交媒体。笔者向这位主管展示了各个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社交媒体运行情况,包括粉丝数、阅读量等。


主管看到这些数字的时候是很吃惊的,说从来没有意识到、也不曾了解中国的社交媒体用户数量会具有这么惊人的规模。她同时表示,以前没有重视过中文的传播工作是一个失误。


听到这样的反馈,笔者的心情其实是有些复杂的,因为这样大的一个国际组织,居然对中国的情况不甚了解,而且之前也没有人去和他们介绍过相关情况。同时感到欣慰的是,这样的情况马上就要被扭转了。


5月16日,国际刑事法院首次在推特上

用中文发布信息


同时,非政府组织也有其自身活动灵活的优势,在国际事务中更像是润滑油一样的存在,也正符合我们中心名称中的“促进”二字。在发展中国国际法的事业上,笔者感觉我们能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同时也希望有更多和我们同样目标的组织以及有识之士,也可以加入到这项极具前景的工作中来,让我们一起为大国重器国际法添砖加瓦。

 


文章推荐

首次披露:在CIIL实习是怎样一种体验?


美编:李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