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史宴
我们试图剥去高深学问的清冷外衣,为大家献上文史的盛宴,激发更多朋友对文史的兴趣。我们与阙里书院关系密切,对专业经史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关注阙里书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些人将直接受益! ·  9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胖东来,新动作来了!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低至200元!价格大幅下调 ·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  2 天前  
河南发布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史宴

一个没有姓名的孤儿,怎样历尽艰辛,最终成为圣人|文史宴

文史宴  · 公众号  ·  · 2024-07-01 12:00

正文


文/沈冬梅





茶圣陆羽的一生跌宕起伏,虽然没有当到大官,也没有建立大功业,但仍然非常精彩。从一个无名无姓的孤儿,到优伶,再到士流,背后也反映出了若干唐代社会的现实。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本文欢迎转载。



陆羽, 唐复州竟陵人, 字鸿渐, 一名疾, 字季疵。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号竟陵子;居上饶(今属江西), 号东冈子;于南越(今岭南),称桑翁。


陆羽自传云其不知所生,三岁时被遗弃野外,龙盖寺(后名为西塔寺) 僧智积于水滨得而收养之。及长,以《易》自筮,得  “蹇”之“渐”卦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遂以为名姓,姓陆名羽字鸿渐。一说因智积俗姓陆,故羽以陆为姓(见《因话录》卷三) 。


陆羽成长之天门龙盖寺


羽九岁,学属文。智积欲令其学佛,“示以佛书出世之业”,而羽心向儒,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校孔氏之文,可乎?”


积公屡劝不从,因罚以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等重务。 在这些沉重劳动之余,陆羽仍然坚持识文学字。没有纸练习写字就用竹枝在牛背上写。


有一次向学者请教不认识的字时, 从学者那里得到一份张衡的《南都赋》,虽然不能尽识其字,陆羽还是仿照着学童的样子,在放牛的草地上正襟危坐,对着打开的《南都赋》嚅动嘴巴,好似在念书。


智积知道陆羽坚持学习的情况后,怕他“渐渍外典”,看多了佛家之外的典籍,心去佛道日远,就将陆羽拘束在寺中,“芟翦榛莽”,并派门人之伯看管他。陆羽一边干活一边默诵所学,“或时心记文字,懵焉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陆文学自传》)


陆羽不堪困辱逃寺而去,投靠当地戏班,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以演戏为生,很快显现才华,著《谑谈》三篇。


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州人聚饮于沧浪之洲, 邑吏以羽为伶正之师,参加欢庆活动。时河南太守李齐物谪守竟陵,见羽而异之,抚背赞叹,亲授诗集。此后, 陆羽负书火门山邹夫子门下,受到了正规教育。


天宝十一载(752),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很赏识陆羽,相与交游三年,品茶论水,诗词唱和,雅意高情, 一时所尚,有酬酢诗歌合集流传。崔国辅离开竟陵与陆羽分别时,以白驴乌犎一头、文槐书函一枚相赠,《全唐 诗》卷一一九今存崔国辅《今别离》一首,疑为二人离别之作。


李齐物的赏识及与崔国辅的交往,使陆羽得以跻身士流、闻名文坛。


佛寺的起点其实也不低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 次年入潼关, 玄宗 奔蜀。肃宗至德初年(756),北方人大量南迁以避战祸,正在陕西游历的陆羽亦随流民渡江南行。


至德二年(757),陆羽至无锡,游无锡山水,品惠山泉,结识时任无锡尉的皇甫冉。行至浙江湖州,与诗僧皎然结为缁素忘年之交,曾与之同居妙喜寺。乾元元年(758),陆羽寄居南京栖霞寺研究茶事。其间皇甫冉、皇甫曾兄弟数次来访。肃宗上元元年(760),陆羽隐居湖州,结庐苕溪之湄,闭关对书。


上元二年(761),陆羽作自传一篇(后人题为《陆 文学自传》)。其中记叙至此时他已撰写的众多著述,有《茶经》三卷、《吴兴历官记》一卷、《南北人物志》十卷等。


代宗广德二年(764),陆羽赴江苏考察茶事。在维扬(今江苏扬州)适遇宣慰江南的御史大夫李季卿,李邀羽煎茶,品第天下宜茶之水,李录之为《水品》。


代宗大历二年(767)至三年(768)间,陆羽在常州义 兴县(今江苏宜兴)君山一带访茶品泉,建议常州刺史李栖筠上贡阳羡茶。《纪异录》记陆羽于代宗时应诏进京,代宗命陆羽煎茶赐积公。大历五年(770) 三月以后,陆羽寄茶与祭酒杨绾:“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 实所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歠”(《南部新书》卷五)。


大历八年(773)正月,颜真卿到湖州刺史任。春,大理少卿卢公幼平承诏祭会稽山,将山阴古卧石一枚携至湖州送与陆羽,皎然作《兰亭古石桥柱赞并序》记其事。夏六月,陆羽应颜真卿约参加其主编的《韵海镜源》编撰工作。桂香时节,陆羽折桂赋诗寄颜真卿,颜作《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


冬十月,颜真卿建新亭在妙喜寺左落成,因时在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竣工,陆羽为之题名曰   “三癸亭”。颜作《题杼山癸亭得暮字》,皎然和作《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颜真卿、 皎然、陆羽等又作《水亭泳风联句》《溪馆听蝉联句》 《月夜啜茶联句》《喜皇甫曾侍御见遇南楼翫月联句》等   (并见《全唐诗》卷七八八)。


大历九年(774)春,陆羽等完成《韵海镜源》修订,颜真卿设宴庆贺,共作《水堂送诸文士戏赠藩丞联句》。夏,耿湋以右拾遗出使江淮,与陆羽作《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


大历十年   (775),陆羽在湖州建青塘别业。皎然、李萼等前往祝贺, 皎然作《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全唐诗》卷八一七),适义兴太守权德舆慕名造访,皎然作《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同前)。本年陆羽曾随李纵赴无锡,撰《游惠山寺记》(《全唐文》卷四三三)。


颜真卿于大历十二年(777)离开湖州刺史任,以年 七十请致仕未获允,十三年(778)入朝任刑部尚书。现有研究认为当是颜真卿入朝之后,在适当的机会奏授陆羽官职, 乃除太常寺太祝。


建中元年(780) 五月, 戴叔伦出任东阳县令,从其诗题“敬酬陆山人”来看,陆羽此时尚未被授予官职。建中三年(782),戴叔伦赴江西李皋幕,陆羽随之离开湖州移居江西。


德宗贞元元年(785),陆羽移居信州(今江西上饶),孟郊往访, 有《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诗(《全唐诗》卷三七六)。贞元二年(786)岁暮,陆羽移居洪州玉芝观。戴叔伦辞抚州刺史回,与羽相聚洪州。


岁除日戴叔伦因事被牒赴抚州辩对,作《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抚州辨对留别崔法曹陆太祝处士上人同赋人字口号》(《全唐诗》卷  二七四)。陆羽信任戴氏无罪,有诗作相赠。戴叔伦辩对无罪后作《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三首》(同前)。


贞元三年(787)春,权德舆作有《萧侍御喜陆太祝自信州移居洪州玉芝观诗序》(《全唐文》卷四九○)。同年,陆羽受裴胄邀请,自洪州赴湖南幕府。权德舆作有《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诗,诗云:“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此去佳句多,枫江接云梦。”(《全唐诗》卷三二四)


贞元五年(789)之前,陆羽由湖南赴岭南,入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李复  (李齐物之子)幕。在容州与病中戴叔伦相逢。贞元五年(789)正月,陆羽为王维所作孟浩然画像作序。到广州后,陆羽的官衔为太子文学,很可能是李复奏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河南新闻广播  ·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些人将直接受益!
9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胖东来,新动作来了!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低至200元!价格大幅下调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2 天前
每日一禅  ·  多么有福报的生活,遇见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