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材料在线
新材料在线® 是专注于新材料的行业门户+媒体+智库+创业服务+科技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材料行业第一门户、新材料研究咨询第一品牌、新材料创业第一服务平台及新材料创新解决方案专家顾问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浙A和浙M号牌高速通行优惠政策一样吗? ·  2 天前  
余杭发布  ·  高铁上,余杭医生“出手”了 ·  2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2025杭州这些景区将免费开放 ·  3 天前  
余杭发布  ·  -3℃!余杭人,厚衣服先别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材料在线

瞿金平院士领衔 400+业界精英齐聚东莞共探注塑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新材料在线  · 公众号  ·  · 2017-12-04 08:30

正文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塑料大国,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塑料企业已超过14万家,塑料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

注塑作为最基础、最重要,同时也是应用最广的塑料加工成型工艺,其制品已在家电、汽车、消费电子、食品包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经过近40年卓有成效的发展, 我国注塑产业已形成包括注塑装备、模具开发、专用原料在内的完整的现代生产体系,注塑产业水平也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注塑行业也面临高端装备严重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发展难题和由传统注塑向智能化注塑转型的挑战。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是注塑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基于此,由寻材问料®、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掌工知(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同主办的 “2017注塑产业发展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11月29日在东莞富盈酒店隆重举行。400余位注塑行业材料厂商、模具厂商、设备厂商、终端厂商、政府园区和投资机构代表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注塑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热点。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由 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杨智韬博士 主持。杨智韬博士对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的技术成果做了介绍,华新科作为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企业实体,积极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从业人员竞争力提升、材料测试分析及试制、产业孵化加速、技术联合开发等服务。

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杨智韬博士

寻材问料®副总经理富亮 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寻材问料®做了详细介绍。寻材问料®是国内首家材料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平台,致力于促进新材料产学研用的有效融合,打造材料界和制造业的“互联网+新材料”连接平台,打造创新创业的“双创”服务平台,旨在为制造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创新、优化资源。

寻材问料®副总经理富亮

转型升级 势在必行

塑料机械是产品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千万种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制造加工。

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院士 根据我国发展低耗、精密、高效、环保型“绿色”塑料产品制造装备的重大需求,介绍了塑料机械涉及到的产品制造原理、驱动与传动装置、测量与控制系统等方面创新研究成果,着重思考并探讨了创新发展高端产品制造装备需要解决的产品制造过程及系统创新设计与高性能化、制造过程测量控制系统数字化与智能化、高性能关键功能部件创新设计与智能化和产品微观结构设计与制造成型过程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院士

瞿金平院士指出, 我们必须考虑我国基础工业与国外的差距,另辟蹊径,通过自主创新突破高端塑料产品制造的技术瓶颈,实现先进塑料机械的跨越式发展。

“注塑工业在国家工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注塑工业急需转型升级。” 美国塑料工程师协会(SPE)会士、香港科技大学高福荣教授 会上表示,塑机控制技术提升是塑料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美国塑料工程师协会(SPE)会士、香港科技大学高福荣教授

高福荣教授认为,“工业4.0”背景下,注塑工业转型升级分为三步走: 第一阶段:装备智能化;第二阶段:产线智能化;第三阶段:协同+平台的智能集成注塑工厂

注塑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注塑产业中的原材料、模具和装备最终都要落地到塑料制品中。 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理事长符岸 分析称,2016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达7800万吨,总收入2.29万亿,注塑类产品收入占比超50%。预计“十三五”期间,塑料制品产量平均增速4%,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速6%,利润平均增速8%,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型化是塑料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理事长符岸

符岸强调,注塑成型是塑料制造重要的加工方式,工程塑料的加工成型80%采用注射成型,其产品应用于汽车、建筑、家电、医药、食品、玩具等产业,在塑料加工业特别是在“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型化”中地位重要,市场广阔。

轻量化趋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体现地极为明显,“以塑代钢”已是汽车制造业大趋势。

深圳正威集团新能源事业专案顾问邱耀弘 表示,除工程、救护和军事以外,传统燃油汽车将禁售,新能源汽车成为必然趋势,燃料电池作为替代能源即将兴起。

深圳正威集团新能源事业专案顾问邱耀弘

邱耀弘补充道,燃料电池就是一台发电机,只要持续供给燃料和氧化剂,其化学反应连续不断地直接转化为电能。石油不再拿来燃烧,而是提炼耐久使用的塑料原料。

工艺创新 材料先行

回顾注塑行业的发展历程,各种新技术包括新型材料和新工艺的采用,都对整个注塑行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增材制造技术自提出后,因其三维结构的快速成型制造等特点,在汽车制造、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技术能为模塑企业增加哪些益处呢?

光韵达金属业务部经理陈耀荣 介绍称,增材技术可缩短制模周期和成型周期、安定收缩率、改善变形翘曲、降低品损和成本,为模具成型技术带来技术革新。

光韵达金属业务部经理陈耀荣

制作塑料件的方法很多、注塑机有大有小、注塑产品也有大有小,因此注塑行业面临很多诸如注塑缺陷、设备节能降本、模具清洗等行业问题。

对于注塑模具的清洗, 酷捷干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监孙刚 认为,干冰清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无损清洗、产能提高、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绿色环保清洗方式等5大优势。

酷捷干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监孙刚

据孙刚介绍,采用酷捷干冰清洗模具,无需拆模,可直接清洗热模具,能提高良品率、减少停机时间、快速清洗、彻底清洗、无损模具、清洗小孔缝隙、干燥清洗且无残留。

在注塑成型产品缺陷问题的解决方面, 先进成型技术学会创会理事、模仁精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昌煜 认为,要解决注塑成型的缺陷问题,首先要搞清因果关系,要知其所以然,并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其实我们现在用的很多CAE都是很好的工具。”

先进成型技术学会创会理事、模仁精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昌煜

塑料装饰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模内装饰技术(IMD)使注塑成型与装饰一体化,成为主流精细装饰技术。

香港塑料业厂商会副主席欧杰豪 结合自身过去30年的膜片装饰经验介绍了创新的膜片“压差披覆装饰工艺 (DOD)”。欧杰豪说:“每一工序都有它的优点、缺点。要把膜片装饰做好,就得把这个产业打通,从基片、印刷油墨、印刷、压纹、黏合剂、设备及应用技术等链接起来。”

香港塑料业厂商会副主席欧杰豪

作为构成产品的物质基础实体,材质是产品得以物化的物质保证,注塑产业亦是如此。

硅胶在广东的发展非常迅速。 阿博格应用工程部经理闫路顺 分享了硅胶领域的新应用。目前,硅胶的应用领域包括医疗、婴童用品、器械、密封件、手机的密封等等。其应用的下一个爆发点在哪里?闫路顺认为,硅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多组份、双组份硅胶的应用将会是下一个应用爆点。

阿博格应用工程部经理闫路顺

镁合金、不锈钢和树脂的一体成型技术是金属与树脂的一体技术,近几年在中国大陆陆续开始开发。 东明化工高级工程师龚福宝 介绍说,镁合金与PPS的纳米注塑特点是料温适宜,同时要注重注塑后的时效处理。目前来说,镁合金与热塑性树脂的纳米一体成型技术的各项指标已经达到了铝合金纳米一体成型技术水平,同时由于目前笔记本超轻、超薄和便捷的特点,镁合金框架结构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东明化工高级工程师龚福宝

沙比克高级工程师姚建东 介绍了一种特殊的材料——长玻纤增强聚丙烯。目前该种长玻纤增强聚丙烯主要应用在汽车领域,包括汽车尾门、仪表板的骨架,还有门的模块等。谈及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受到青睐的原因,姚建东表示,因为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有很好的减重潜力,而这也一直是汽车行业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沙比克高级工程师姚建东

免喷涂美学塑料这几年一直是行业的热点,现在做到了什么程度?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能够实现哪些效果?对此, 锦湖日丽塑可丽事业部部长周雷刚 做了详细的解答。从美学塑料的价值来讲,可以从三个层次看免喷涂美学塑料,即:设计自由度、成本降低以及环境友好。

锦湖日丽塑可丽事业部部长周雷刚

据了解,2008年开始,锦湖日丽便整合CMP、CMF,并注重于模具、工艺。每一年都会根据色彩的流行趋势跟表面纹理的流行趋势,将二者组合推出多种色彩系列。

设备模具 “智”取未来

随着中国注塑产业进入转型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攀升的注塑成本,改变传统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拥抱工业4.0已成业界共识。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不断收紧,绿色化是对塑料加工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注塑生产车间,在货物搬运时还普遍使用燃油叉车或铅酸电池叉车,会产生排放和污染。

对此, 比亚迪叉车华南大区经理吴国立 认为,新能源叉车将成为注塑行业绿色搬运最新选择。据其介绍,比亚迪叉车搭载了全球技术领先的磷酸铁锂电池,在生产和使用过程可以做到零排放、零污染,彻底解决叉车污染问题,且综合成本比内燃叉车还低。“今后,传统燃料叉车生产量将会被不断压缩,新能源叉将其逐步替代。”

比亚迪叉车华南大区经理吴国立

注塑机(注塑成型机)是现代塑料制造业中的重头戏。回顾注塑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纯液压机到全电动注塑机的转变。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张碧陶博士 会上做了《注塑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主题报告。重点分享了模拟量控制、总线控制、协同控制三大关键技术的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张碧陶博士

现代工业对注塑件的要求不仅要求精度高,还需有极佳的内在质量,为适应这种要求,必须开发利用注塑模具新技术。

为了设计出结构合理的模具,往往需要对多种结构模具进行对比,然后找到最优结构模具,但这一过程在传统加工过程中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兴起为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便捷。

台湾科盛大中华区总经理林柏村 在会上分享了Moldex3D 智能注塑工厂解决方案。据林柏村介绍,Moldex3D是来自于中国台湾的模流分析软件,包含材料特性数据库建立、注塑机机台参数数据库建立、模流分析标准化/自动化/系统化建立和注塑机IOT串接建立。

台湾科盛大中华区总经理林柏村

我们都知道,注塑模具的水路设计及功能对产品的品质、模具的寿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模具设计人员通过模流分析,判断产品的热度分布,再运用水路设计,达到降温的作用。

“水路设计除了以散热较果为主要考虑外,还要考虑模具设计的干涉性如热浇道、顶针等的位置。” 台湾区电脑辅助成型技术交流协会(ACMT)副秘书长唐兆璋 会上详细讲解了随型水路设计及加工方法。

台湾区电脑辅助成型技术交流协会(ACMT)副秘书长唐兆璋

台湾松井国际协理徐尉恺 在谈到异形水路模具高阶运用时强调,异形水路制作前一定要分析产品的特性和使用模式,然后选择对应的工艺。

台湾松井国际协理徐尉恺


针对汽车轻量化材料, 东华机械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谢雄飞 介绍了化学微发泡注塑成型技术。化学微发泡是指以热塑性材料为基体,化学发泡剂为气源,通过自锁工艺使得气体形成超临界状态,注入模腔后气体扩散内压的作用下,使制品中间分布尺寸理论从十几到几十微米的封闭微孔发泡。

东华机械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谢雄飞

据谢雄飞介绍,微发泡制品具有减轻制件重量、内应力和翘曲小、弯曲模量高、平直度高、没有缩水、尺寸稳定和成型周期短等特点。

在如今“颜值为王”和追求高品质时代,“色彩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整个家电、包装等领域的流行趋势,免喷涂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正在悄然走红。

深圳市百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庆萍 分析称,目前免喷涂传统制程还面临流痕、熔接线等困难,急冷急热技术可以提高模具转写能力和降低射出成型压力,能够消除结合线、蚀纹更清晰美观、消除产品表面浮纤、减少翘曲变形、减少涂装漆使用量。

深圳市百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庆萍

在会议举行的同时,多家企业的展台也得到了与会人士的重点关注,在茶歇、午餐期间,每个企业展台都围满了参观和交流企业人士。据了解,已有多家企业现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会前签到

会后交流

展台参观

展台参观

寻材问料®展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