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蛇年搞钱第一步:重塑你的财富观 ·  2 天前  
每天60秒知天下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3 天前  
ONE文艺生活  ·  插足、借钱、冷暴力 | 27次友情祛魅的瞬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一个人成长的最快方式:不断刷新工作观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11-13 20:20

正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ciyu

少计较眼前的得失,多关注自身的成长。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 朗读音频


上周,有一位公司的前员工来合肥找我聚餐。
人呐,几杯酒下肚,就喜欢忆往昔。
我们谈到一些旧人,谁做事机灵,谁整天划水摸鱼。

其中员工小何变化最大。

进公司之初,他很不起眼,只管埋头干活。

后面不知怎么开窍了,工作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主动请求我把一个矩阵号交给他运营,我也答应了。

没想到,他真把账号做得漂漂亮亮,我吩咐的他做到位了,我没想到的他也帮我考虑到了。

短短时间,他从新媒体小白华丽一变,变成资深大佬。
我有点恍惚、有点唏嘘。

公司的这几年里,淘汰了一批批人,也成长了一批批人。
看他们现在拿到的结果,再回过头看他们走过的路,似乎早已草蛇灰线地写下了命运的结局。

不得不感慨: 一个人是什么工作观,注定了他有什么样的人生格局。

人只有不断刷新工作观,从摸鱼观、牛马观,转变为老板观,才能步步往上走。

01

摸鱼观
大部分人都是苦大仇深地站在工作的对立面。
老板给多少薪资,就出多少力气;如果老板不涨工资,那就选择划水摸鱼混日子。
能偷懒绝对不卖力,能糊弄绝不多下功夫,是他们一贯的上班主旨。
但是这样混工作,混到最后,输家永远不会是老板,而是自己。
乔布斯在惠普工厂实习工作时,主要是在一条流水线上安装基本元件。
乔布斯以很高的热情对待这份工作,他的一个工友干起活时却吊儿郎当。
有一次聊到工作时,乔布斯问这个工友:“你最喜欢做什么?”
工友回答了两遍:“我喜欢鬼混,我喜欢鬼混。”
几十年后,二人之间际遇的差别大家也能猜到了。
乔布斯成为闻名世界的CEO,而那位工友依旧在某家工厂里,不情不愿地做着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

其实,每一个人,每一个时刻,都是在为个人价值打工。
如果每天都得过且过,抱着混一天,赚一天的想法,人生就会困囿于底层。

反之,把工作做到极致,我们就能跑赢那些“苟且者”,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

作家阿耐长篇小说《大江东去》里的宋运辉,大学毕业进入金州化工时,只是一名普通工人。
办公室的其他同事,整天过得浑浑噩噩,上班就是泡茶、聊天、看报纸。
但宋运辉选择日夜钻研技术。
上班时,他积极向厂里的老员工请教经验;下班后,他泡在图书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晚上回到宿舍,他依然在探究工作上遇到的难题。
正因如此,宋运辉很快便成了厂里技能最出色的员工。
金州化工遭遇危机时,他屡次凭借娴熟的技能化险为夷,让企业渡过了难关。
他也从普通员工一步步走到了分厂厂长的位置。

一个人是走上了坦途,还是困于窄路,取决于他什么工作态度。
有时候,你以为摸鱼是占了公司便宜,其实是自己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说白了,你不敷衍工作,工作就不会亏待你。

02

牛马观
谷歌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时,发现一个问题:
北京3、4个工程师的产出,都抵不上总部1个工程师。
可北京的工程师并不清闲,每个人都很努力。

为什么呢?

他们调查得知,北京工程师团队没抓住工作要点,只会吭哧吭哧地工作。

这其实也是当代打工人的现状:

他们态度很端正,像牛马一样勤奋,也跟牛马一样累,最后却只能挣个温饱。
对此,“硅谷投资教父”纳达尔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努力再加上会思考的人,才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想真正做好一份工作,努力是标配,思考才是高配。
广告设计师林永强加入奥美后,在总监曾锦程手底下做事。
起初每天的工作也是翻译老外的文案,写一些产品目录。
每天都兢兢业业,该加班时就加班,该完成项目时也会去好好完成。

然而,有一次他看到曾锦程的工作态度时,备受触动。

曾锦程每次接到翻译工作,不但用心做,甚至还会在原有的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创意,经常会比英文原作更出色。

后来,有一位外籍创意副总监找林永强为他们翻译文案,作品是一张凡士林润肤露的海报,文案很常规:

Vaseline Intensive Care(凡士林特别护理)——Sensitive Skin(敏感肌肤专用)
本来他又是例行公事、按部就班地去完成任务。

但他忽然想起了曾锦程的工作态度,于是他问自己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把它弄得更好?

那天晚上他想了三套平面创意,自己还用铅笔把草图画好。

他忐忑地把译文和创意给老外看,对方很中意,还跟其他老外文案及美指分享。

最后的提案也很顺利,客户当场买了其中一套,而且马上要求执行。

很多人日复一日地劳累着,也不愿换一种工作方式。

我一直坚信,在这个人人内卷的环境下,能从工作中脱颖而出的,永远是那些选择改变、愿意思考的人。

看过一个调查数据:任何一个行业,普通人才都差不多,但优秀的上限很高,优秀人才是普通人才能力的20倍。
那怎么拥有“20倍能力”的人呢。

光凭努力还不行,我们还要学会深入思考,懂得比别人多前进一步。

比如同一份工作,别人只顾着交差,你考虑的是怎么尽善尽美。

同一个问题,别人只揪着细节不放,你却系统地去分析。

试想一下,这样的你怎么可能不拔尖?

03

老板观
稻盛和夫把打工人分为三种类型: 不可燃型、可燃型、自燃型。

最厉害的人就是“自燃型”的人。

顾名思义,他们不需要借助外力,自己能给自己打鸡血。

这种人往往不会斤斤计较自己付出的劳动,而是会以老板的思维和格局去看待自己的工作。

演说家刘媛媛曾掏腰包给员工张凯丽在北京买房。
公司几百号人,为什么刘媛媛偏偏给张凯丽在北京买了房?
因为张凯丽做事非常积极主动,别人不愿意做的,她愿意;
别人只愿意完成分内工作,而她工作没有界限感,主动为老板分忧。
公司招了一批新人,刘媛媛正发愁该交给谁来带时,张凯丽已经给新人做了岗前培训,并且排好了值班表。
张凯丽永远以老板的心态做事,得到的回报自然也是丰厚的。

你觉得自己是为老板打工,其实是为自己打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