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能做什么?
相信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
游戏!
的确,随着GPU和3D游戏的飞速发展,VR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除此之外,在
教育
领域也有着非常好的体验。比如,在幼教方面,可以通过VR眼镜让小朋友们感受各种动物在身边的体验,相比之下这可比亲临野生动物园方便得多了。
在
艺术
领域,一幅维米尔(Vermeer)的画作《音乐会》估值超过2亿美元,而很多艺术品都会受限于易损、易碎而难以在其他地方展出。
而现在,维米尔(Vermeer)所有36幅作品,都可以通过Google Arts&Culture应用程序的全新功能——Pocket Gallery来供人们了解、观赏。
怎么样,很不错吧,对于我们这些很少出国的人群来说高科技简直能够带来一切。
那么,然后呢?
就像VR体验一样,你肯定觉得第一次很酷,第二次也不错,但倘若没有更多新的内容呈现,恐怕很多人也都不会尝试第三次了吧,事实也确实如此。
因此,笔者从自身体验角度来猜测,很大程度上
受制于资源、素材,VR在当前可能较难“赚钱”。
据外媒报道,IMAX周四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公司决定关闭剩余的三座VR影厅,并取消部分VR内容投资。
据了解,当前IMAX VR体验中心共有7座,2018年6月,纽约中心关闭,7月,上海中心关闭。11月曼彻斯特中心关闭,全球仅剩下洛杉矶、曼谷和多伦多的三座。
虽然IMX VR体验中心里有着强大的VR硬件设备和游戏体验、观影服务,但依然是尝鲜人多,持续盈利能力欠佳。
其实,从消费者角度来看,VR体验确实很棒,但若想让它拥有持续的魅力,则还需要内容的持续更新。因此从现阶段来看,还是游戏及教育方面更加适合VR发展。
推广初期,花10美元体验10分钟VR内容吸引力巨大的用户群,但两年后的今天则换来了体验中心关闭的噩耗。
总的来看,
VR是新技术也是新趋势,但其内容依然难以支撑长期的更新
,小规模尝鲜尚可,企业若想依靠VR实现全面持续盈利,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