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同学来说,离开校园的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流。
其实大家不管在面试、实习,还是日常与人交往中,胆子都可以大一点,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该准备哪些东西,有时候其实问一问,多交流,不是坏事。
今天
编程导航
这位鱼友,就是靠面试时的大胆提问和面试后及时的复盘和学习,成功收获了实习机会,希望他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本文已获原作者授权
这是加入编程导航的第一篇文章,因为我比较内向,但最近在实习的公司技术总监和我说:“你要多交流,我不要求你能做什么,只希望你遇到问题能多想组长沟通提问,
你刚来实习,是要学东西的,怎么学?就是问出来的
,不要怕麻烦,有事没事多问问,你组长忙的时候,你可以问别人,我不想你一直坐在位子上到下班。
”
不仅如此,他还把我的组长喊过来一起聊。
感觉有点坑了组长,现在想想也的确有些后悔,浪费了实习的时间。
实习经历
目前已经实习了半个月,最初公司给了一份平台操作手册,用了 3 天来熟悉业务,通过公司考核后,就正式拉取了公司代码。
也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我一个人在工位一坐一整天,学习代码,记录接口,整理文档……虽然到现在也没有弄完,但也熟悉了一些常用业务的代码。
当然,也体会到了代码没有注释的绝望。
虽然知道好的代码本身就是注释,但是在开始阶段我还是先尽可能写详细的注释。
来到公司一星期后,我和组长之间交流剧增。我也体会到了多交流的感觉真好,有目标,有计划。
带我的组长人很好,一点一点教我,只要是我没做过的,他就带着我走一遍流程,从日常开发到发版、看日志,都手把手教我,也就是这个阶段,组长时不时把一些 BUG 日志发给我看,让我找什么时间,用户做了什么操作,导致了什么问题,
一定要学会看日志,能给我们的信息太多了
。这也让我对开发这项工作重新燃起了兴趣。
近几天,组长交给我一些小任务,就是把前几天看的 bug 修改一下,我心下一喜,终于可以写代码了,当我定睛一看,bug 太熟悉了,
但是一改这么麻烦,一个 bug 憋了快半天,实在改不动了,只能请组长出马了
。当时正好看了鱼哥的一篇文章,我就把我当时解决的一部分告诉了组长,没解决的也和组长说了我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虽然是个没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
组长听完直接接过电脑,开始提问:
组长:“用到哪些接口了?”
我:“ xx、xx 接口?”
组长:“你怎么改的?”
我:“这样这样,那样那样。”
组长:“这里改了吗?”
我:“没有。”
组长看完,开始自言自语:“嗯?这里为什么这样写,这谁写的?“又对我嘿嘿笑了两声,可能是之前的人写的,之后又重新投入代码,几秒后:”咋这样写,这不是 xxx,哎呦,xxx ,没事,你先看着,慢慢改不着急,一个历史 bug ,要是看烦了先看看别的。”
……
就这样,我的实习之路在慢慢走向正轨。实习的总体感受还是很不错的,公司同事也很好说话。
今天这篇文章算是一时兴起,就当是抒发一下内心感受吧,也为自己的学习和实习做个总结。
实习期间我也总结了 5 点自己的小心得:
1)一定要熟悉业务,业务越熟悉,后面的开发就会越顺利。
2)一定要学会看日志,里面有很多信息,帮助你解决bug。
3)这点仅针对当前的我,写代码一定要写注释,而且要写详细。
5)多做记录,这样找别人帮忙解决问题,别人看了你的记录或者你告诉他你做了什么,能节约很多时间
个人总结
我专升本之后就开始跟着鱼皮的教程学习,跟着做了
用户中心项目
、
API 开放平台
、
OJ 判题系统
、
代码生成器共享平台
、
掌握了很多技能。
一开始的时候,我只能跟
着鱼皮的教程,一点代码都不敢改。
后来逐渐熟悉了,自己也尝试添加点新功能,虽然有时候添上就不对,运行就报错,最后只能放弃,但看看 编程导航 大佬们的创新点,借鉴大佬们的思路,也让我受益良多。
到现在,慢慢地才可以自己独立的阅读官方文档,加点小小的功能。
虽然老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过我对自己学习能力有点数,“鱼”,咱接得还算快,“渔”呢,困难啊。
我是个内向的人,面试的时候一度以为自己过不了,不过,想到鱼哥曾说过的
面试的时候是一种交流的状态
,我鼓起勇气向面试官请求了一些建议,面试官也很好,他说:“我想你应该没怎么看八股文,虽然我不提倡你背这东西,但是我还是希望你可以去看一看,它对你的思维扩展有帮助的。”
被面试官发现了,我这是纯裸考。不过问题不大,还是老话说得好啊,听人劝吃饱饭。面试结束以后,我重新整理了一下面试问题,去找了资料。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竟然进二面了!
二面的时候,面试官问了我一面没回答上来的问题。这回我是成竹在胸。
于是我顺利进了现在这家公司。
这里我总结了两点:
1)有时候,需要厚脸皮一些,都是出来工作的,允许的话,多说说话没什么,可能你多说的一句话就能给你带来转机。
很久没有写过这种长篇大论了,希望能和大家共同进步,也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带给大家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