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生物产业信息平台
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信息中心组织,为我国生物产业提供高效的科技信息服务。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生物产业信息平台

阿根廷在哭吗? ——阿根廷种植转基因作物20年的经济效益

中国生物产业信息平台  · 公众号  ·  · 2017-07-27 17:00

正文

阿根廷发展转基因作物20年以来,现在所有的大豆和棉花、96%的玉米都是转基因品种。2016/17年度种植了2382万公顷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居第三位,占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的12.9%,占本国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700万公顷的64.5%。


1996-2015年间,转基因技术使阿根廷获得的总效益达到1269.69亿美元,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获得了约2/3的效益;其次是政府,获得了约1/4的效益;种子和除草剂供应商仅获得了1/12的效益。阿根廷转基因大豆的发展,使国际大豆价格降低或少增长14%,为消费者节省支出1526.88亿美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还创造了205.29万个工作机会。

说起阿根廷和转基因,大多数人可能都见过“阿根廷欲哭无泪”、“阿根廷:全球第一个毁于转基因的国家”之类危言耸听的标题,真相究竟如何?下面我们用数据来看看转基因究竟使阿根廷怎么了,是在哭还是在笑?数据来自阿根廷生物技术信息和发展委员会(ArgenBio)2016年11月发布的公开报告《阿根廷农业转基因作物20年》。

阿根廷1996年开始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是全球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一道率先种植转基因作物的5个国家之一。至2016/17年度,阿根廷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382万公顷,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居第三位,占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的12.9%。近两年,由于大豆面积减少,转基因作物面积有所下降,最高峰是2014/15年度的2494.4万公顷。目前,阿根廷所有的大豆、所有的棉花、96%的玉米都是转基因品种。2016/17年度,阿根廷种植了1870万公顷转基因大豆,470万公顷转基因玉米,38万公顷转基因棉花,共计2382万公顷,占阿根廷农作物播种面积3700万公顷的64.5%。

1996-2015年间,转基因技术使阿根廷获得的总收益达到1269.69亿美元,创造了205.29万个工作机会。效益是通过SIGMA数学模型进行评估的,该评估工具由阿根廷国家农业技术机构(INTA)开发,并使用了阿根廷农牧渔业部、阿根廷生物技术信息和发展委员会(ArgenBio)、阿根廷国家统计和普查机构(INDEC)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信息和数据。

一、转基因作物的效益

1996-2015年阿根廷转基因作物的效益及分布列于表1。

表1 阿根廷转基因作物效益及分布

二、转基因作物效益来源

由表1可见,1996-2015年间,转基因技术使阿根廷获得的总收益达到1269.69亿美元,主要来自转基因大豆,为1183.56亿美元,占93.22%;转基因玉米的效益为55.11亿美元,占4.34%;转基因棉花的效益为31.03亿美元,占2.44%。见图1。

抗除草剂大豆的经济效益达到1183.56亿美元,其中54.86亿美元是由于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少耕、免耕以及减少了常规作物品种所要求的专用除草剂的使用),另外1128.69亿美元的收益来自于种植面积的扩大。

三、转基因作物效益分配

从总收益的分配情况看,阿根廷农民获得了65.7%的总收益,达833.83亿美元;政府通过出口税收和其他税收获得了26.3%的收益,达333.83亿美元;技术提供者即种子和除草剂供应商仅分别获得总效益的4.9%和3.1%,分别为62.48亿美元和39.54亿美元。可见,阿根廷使用转基因技术,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获得了约2/3的效益;其次是政府,获得了约1/4的效益;种子和除草剂供应商仅获得了1/12的效益。

四、各作物效益分布

各受益主体从各作物获得的效益如图3所示。无论哪种转基因作物,农民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农民获得了65.9%的转基因大豆效益、45.2%的转基因玉米效益、95.1%的转基因棉花效益;种子公司获得了3.7%的转基因大豆效益、31.4%的转基因玉米效益、3%的转基因棉花效益;除草剂供应商获得了3%的转基因大豆效益、5.7%的转基因玉米效益、1.9%的转基因棉花效益;政府获得了27.4%的转基因大豆效益、17.7%的转基因玉米效益。由于转基因玉米是杂交种,种子供应商获得效益多一些。

五、其他收益

考虑到阿根廷大豆生产对于全球供给的重要地位,本研究评估了阿根廷农民采用转基因技术之后对全球消费者价格的影响(通过降低全球谷物价格)。研究显示,由于阿根廷使用转基因大豆技术,增加了产量,降低了大豆价格,1996-2015年间使消费者少支出了1526.88亿美元。从大豆价格看,如果没有采用转基因技术,国际大豆价格将会比实际价格至少高出14%。转基因大豆直接产生了1183.56亿美元的效益,加上使消费者少支出的1526.88亿美元,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实际的总效益是2710.4亿美元!

从社会经济效益出发,转基因技术对创造工作机会的贡献也获得了评估。结果表明,20年间,随着阿根廷经济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的采用催生了205.29万个工作机会。

六、结论和讨论

阿根廷发展转基因作物20年以来,现在所有的大豆和棉花、96%的玉米都是转基因品种。2016/17年度种植了2382万公顷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居第三位,占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的12.9%,占本国农作物播种面积3700万公顷的64.5%。这些数据说明,阿根廷农民喜欢转基因作物,并且是持续的喜欢!
1996-2015年间,转基因技术使阿根廷获得的总效益达到1269.69亿美元,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获得了约2/3的效益,达833.83亿美元;其次是政府,获得了约1/4的效益,达333.83亿美元;种子和除草剂供应商仅获得了1/12的效益。这正是阿根廷农民喜欢转基因作物、政府支持转基因作物的根本理由,因为他们可以享受转基因技术的红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