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近日,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在苏州举行。11天23部展演剧目连续上演,既保持了小剧场戏剧的探索品格与创新精神,也呈现出多元共生、戏韵无间的艺术姿态,体现出大小舞台之间互融互通的发展态势,更逐步实现城市戏剧空间、小剧场演艺与市民日常生活的无缝对接。小剧场戏剧的发轫,可追溯到1887年法国的“自由剧院”。一直以来,相对于传统的主流戏剧而言,小剧场是一种追求实验性、创新性的戏剧演出,其反商业、反传统的特质,将艺术探索品格和思辨精神深深烙印在其中。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小剧场戏剧在找寻自身发展路径过程中,一方面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进行大胆实验和探索,另一方面也在日益浓厚的商业氛围下探索艺术与市场之间的平衡。近年,中国小剧场创作进入平台期,探索热情欠缺、原创力不足、思辨色彩减弱等问题逐渐浮现。然而,本次展演的话剧《邬达克》《12.3坪》《七日告白》、舞剧《可以亭》等一批作品,仍然体现出小剧场并未失落的探索品格与思辨精神。上海戏剧学院创排的话剧《邬达克》以外国建筑师邬达克漂泊动荡的一生为主线,探讨了身份认同、家国情怀、艺术理想等多重议题。《邬达克》整合了繁多厚重的历史材料,以非线性叙事结构全剧,编剧郭晨子将邬达克在美国移民局的受审作为展开叙事的契机,从个人遭遇、建筑作品、精神世界三个维度书写邬达克的命运,这使得剧中所着墨的不只是邬达克这一个体,而是被裹挟在历史洪流中许许多多的“邬达克”。全剧以邬达克必须接受移民官的审问作为戏剧结构框架,不断探讨“我是谁?”的话题,以此悬念带出其由于母国破碎带来的离散漂泊,以及其个体内在精神的对话与冲突,增加了叙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小剧场的探索品格和思辨精神,实际上正是对艺术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呼唤,是一场探索和重构的艺术之旅。为此,话剧《邬达克》选择了为作品文本增加叙事维度,去丰富故事的厚度,提升戏剧的质感。与此同时,小剧场也需要立足于创作者生命中不可复制的体验,关注时代、关注生活、体察人类的生命体验,致力于开掘个体生命中闪亮的生命特质,并以此来创造出丰富而多样的文本。如果说《邬达克》是创作者通过外观时代来思考命运,那么《可以亭》则是创作中通过内察人生来把握命运。
作为本次展演唯一的舞蹈作品,北京舞蹈学院出品的《可以亭》通过“可以亭”这一意象,以充满古典意趣的舞蹈语汇和富有现代哲思的叙事视角,探讨了当代青年对人生该何去何从、“可以行,亦可以停”的内省思考。编导舞者汪子涵透过谐音“可以停”进行一段人生的自我探寻,追问在当下人们的精神旷野中,是否也存在一座“可以亭”?舞蹈剧场素以自由、开放、实验、包容、多元、跨界等特质关联,这使得作品不能以唯美、明晰、感人等去简单评判。《可以亭》被冠以舞蹈剧场,所追求的正是以舞蹈的审美感知去表达自身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并尽力通过隐喻给出开放式的结局——人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小剧场的探索与实践,见证着舞台艺术的原创力。只有当创作者秉持着对艺术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对当下关注的社会话题进行思考,才能对已有题材进行颠覆和重构。南通艺术剧院的话剧《七日告白》与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话剧《12.3坪》正是这样的作品。前者从人工智能这个当下的热点话题入手,谈论死与生这一永恒话题,并以人死后将何去何从的这个悬念贯穿全剧。导演倪超采用电影叙事的结构进行双线的平行蒙太奇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不仅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情感的碰撞,还深刻剖析了当代爱情与自我救赎的主题。后者通过两个家庭的故事,揭示了当代社会家庭关系以及代际之间伦理关系的失衡和异化。值得玩味的是,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温饱家庭,剧中人物都面临着同样的人生课题和内心挣扎。这种跨越阶层的共性探索,让观众在共鸣中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当下的小剧场,早已不再是过往非主流的剧场空间,更不是大剧院的补充,相对于传统的镜框舞台大剧场,小剧场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其包含了舞台艺术表达形式创新、不同演艺形态的实验融合以及演剧空间样式上的开掘突破。小剧场戏曲、浸没式戏剧、肢体剧、多媒体戏剧、文献戏剧……小剧场一直持续进行着样式创新与技法实验,挑战固有的传统戏剧空间,不再拘泥于一种模式和形态,在肢体语言、舞蹈语汇、科技赋能、空间观念等方面不断突破,迈出戏剧观念革新的每一步。除西方传入的话剧、音乐剧、舞剧等艺术形式与小剧场的结合,土生土长的传统戏曲也“牵手”小剧场。2000年,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拉开了小剧场戏曲创编的帷幕,随后越来越多不同戏曲剧种尝试在小剧场舞台上相互竞技,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本次展演中,就有扬剧《千里江山》、粤剧《帝女花·一念》、京剧《吝啬鬼》《王者俄狄》、昆剧《千年一叹》《明月几时》、桂剧《花桥荣记》、锡剧《红豆》共8部小剧场戏曲作品。这些作品探索路径不同,有些以经典艺术作品作为基底去重构经典以焕发传统的时代光彩,有的则是坚守优秀戏曲表演的同时在人物精神表达上尽力超越,也有的通过创新去寻找戏曲行当与当代表达的戏曲化呈现。可见,传统戏曲的小剧场探索,不仅限于艺术形式和技巧的实验和探索,更重要的是在当代语境中叩问人文哲思、探索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中国式叙事。
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创排的扬剧《千里江山》以双线对称结构编织出一个关于千古名画《千里江山图》诞生的传奇故事。王希孟梦中奔波千里以炽热真心描摹千里江山,宋徽宗也曾化身为鹤翱翔天际。然而,他们都为各自的艺术热诚做出了不同的人生抉择,一人以身心献祭艺术,另一人却封印梦境存活此身。画里画外,梦里梦外,师徒两人镜像般的命运,探讨着对艺术理想的终极问题,不禁让人喟叹这一份能跨越古今的艺术共鸣。广东粤剧院创排的新古典小剧场粤剧《帝女花·一念》通过大幅度的删削、剪裁、重构,对粤剧《帝女花》这一经典进行致敬。创作者凸显长平公主和周世显情感的生死离别作为着力之笔,不断强化原作主题,唤醒观众关于经典的记忆。全剧以“香”的意象统摄,提取原作中最经典的“树盟”“庵遇”“香夭”三场的核心唱段作为重点场次。新加入的序曲与尾声,充分利用戏剧的假定性和戏曲的自由时空,设置了一位带领观众穿越古今的素衣女子,还有四位在剧中跳进跳出、夹叙夹议的侍女,把间离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跨文化改编的思路进行小剧场戏曲创作,也是近年的热点,除了实验和交流的意义外,更为关键是通过对外国经典进行本土化创作,以此开启戏曲创作的新观念、新视界、新思考。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出品的京剧《王者俄狄》根据古希腊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改编,是古希腊戏剧在中国首次以京剧的形式呈现。北京京剧院出品的京剧《吝啬鬼》,改编自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同名喜剧,将故事背景放在中国古代,从人物形象、剧本结构等进行了多维度的本土化与京剧化处理。
如果说本次展演中戏曲小剧场作品贡献了技法最为丰富多样的舞台样式,那么《鹬·蚌·鱼》《朱尔旦》《人鱼姑娘》《九色鹿》则更为纯粹地从形式和身体出发进行舞台实践。西安话剧院出品的话剧《朱尔旦》,实际上是一部以语言为辅,以肢体为主的作品。作品以戏曲化的肢体语言作为主要呈现方式,追求舞台的写意化表达,不同角色以夸张且兼具讽刺的肢体表达。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出品的《鹬·蚌·鱼》展示出浓郁的中国古典韵味,运用大量“偶”的形象来辅助肢体动作的表现,并借鉴了背旗、圆场、云手、马步、锣鼓等一系列戏曲元素来丰富人物形象。上海木偶剧团出品的皮影戏《九色鹿》尝试进行了皮影、映像、荧光三者共同呈现的探索实践,使得作品成功构建了二维的皮影艺术不曾有过的三维立体空间。无独有偶,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多媒体皮影戏《人鱼姑娘》,也是在传统皮影戏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古老的皮影戏曾启迪了电影的诞生,如今影像技术却助力古老的皮影戏积极重塑舞台和革新技艺。这种艺术门类之间相互的智慧启迪和谋求新变的勇气,实际上也是小剧场艺术所最为重视的。
中国小剧场戏剧时至今日已经走过四十多年,从昔日的先锋到当下的主流,随着小剧场演艺的蓬勃发展态势,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演出场次达18.69万场。这样的数据,无不体现小剧场已经成为面向广大都市观众的新型城市演艺形态,并以其多元性、灵活性的强大驱动力参与到构建城市文化生态、创新城市文化产业业态中。可以说,从发展之初,中国小剧场戏剧就兼具了实验和商业的双重属性,并将这种可贵品质延续至今。如今,小剧场已经从单纯艺术创作体制向商品制作体制过渡,艺术性、社会性、商业性的融合势态在新演艺空间蓬勃发展的今天更显势不可挡。随着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舞台技术不断助力艺术创新,小剧场戏剧正在不断开拓的演艺空间,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接受。环境式、沉浸式演出成为新的热点,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小剧场满足了年轻观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一批强调观演互感互通的剧目不断涌现并大受欢迎。与此同时,要实现小剧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同时保障作品的艺术质量、市场口碑和观众流量,为此文学改编和经典重构成为小剧场作品创作的有效途径。本次展演中,既有创作演出多年的经典作品话剧《二月廿九》《晚安妈妈》《比萨斜塔》,也有借力文学改编呈现于舞台的话剧《夜晚的潜水艇》、桂剧《花桥荣记》等,呈现出小剧场作品对市场和观众的深度体察。
晓角话剧研进社出品的话剧《二月廿九》是由澳门编剧李宇樑于1993年创作的独角戏。该剧深刻探讨了家庭关系、亲情纽带以及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等社会问题。通过老婆婆的孤独与期盼,创作者呼吁社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反思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亲情的忽视。时至今日,老龄化社会问题在全球,尤其东亚地区都相当严峻,更为突出创作者30年前的前瞻意识与敏锐触角。话剧《比萨斜塔》由俄罗斯剧作家娜杰日达·图普什金娜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国家话剧院出品的《比萨斜塔》在8年前已经创排,经过每年演出季的打磨,已经全然本土化,剧中刻意模糊了时间、地点、人物等常规化信息,甚至用丈夫和妻子来代替剧中人物的名字,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故事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从而通过家庭这一社会构成的最小单位来呈现整个大社会,引发观众对人性、情感以及婚姻本质的深刻思考。话剧《晚安,妈妈》是由美国作家玛莎·诺曼创作的独幕剧,自1979年首演后,曾经有多个版本的演出,北京人艺此次出品的《晚安,妈妈》对这部经典之作进行了新的解读和新的呈现。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单人独幕剧《夜晚的潜水艇》改编自青年作家陈春成人气大热的同名短篇小说。作品力求探讨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现实不得不去舍弃某些宝贵的东西,例如想象力、例如梦想。显然,创作者对于成长中的取舍,整体保持哀而不伤的基调,没有把“舍弃”进行过分悲情的渲染,而是更为坦然地面对这种“交换”。广西戏剧院出品的桂剧《花桥荣记》改编自白先勇的同名短篇小说,故事通过三个月圆之夜在台北一家名为“花桥荣记”米粉店里展开。全剧尽管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小人物的命运被历史大潮的不确定性裹挟向前别无选择,此中的无力感与对前途的未知反而推动了戏剧进程。最后一个月圆之夜,老板娘迎来了乡亲们的死讯,这些被时代、被命运抛到异乡之人的悲剧,让作品后劲十足,余韵悠长。
总体而言,本次展演涵盖了话剧、戏曲、舞剧、儿童剧、皮影戏等多个剧种,作品整体呈现出创作者在小众先锋与大众接受两方之间平衡,面对大时代新气象也能处理好个人情感和社会发展脉搏间的关系,对于小剧场戏剧的艺术本体能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尺度,更关注到小剧场的市场观众需求和城市演艺新空间发展间的密切联系,展现了当下我国小剧场戏剧多元共生、戏韵无间的发展态势。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作者:罗丽(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
责编:张丽佳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