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中国小麦进口市场迎来重大调整。据外媒报道,中国已推迟进口多达60万吨小麦(主要为澳大利亚小麦),并将部分船货转售给其他买家。这一举措的背后,是国内供应充足导致进口需求放慢,以及国家为稳定市场价格而采取的调控措施。
2023/24年度(7月至6月),中国作为全球头号小麦进口国,进口量高达1364万吨,占全球小麦进口量的6.1%。然而,随着国内小麦和玉米丰收,库存充足,进口需求显著放缓。美国农业部预测,2024/25年度中国小麦进口量可能降至1050万吨,同比减少约四分之一。
行业消息人士称,由于去年中国玉米和小麦大丰收,国内小麦库存充足,因此中国不希望进口小麦在4月份之前抵达,以支持国内市场价格,保护农户收入。
据新加坡某国际公司的贸易商透露,中国买家正试图将四批约24万吨的小麦转售给东南亚买家,其中包括三船澳大利亚小麦和一船加拿大小麦。此外,中国买家还推迟或转售了约10船澳麦和加麦,每船约6万吨。
澳大利亚一家大型谷物贸易商的消息人士表示,两船原定于2月运往中国的澳麦中,一船已推迟至4月,另一船则在启航后计划将大部分小麦转售给泰国。中国买家还推迟或转售了8至10船原定于1月或2月交付的澳麦,并且未预定3月份的货物。
这位贸易商说,中国买家已经推迟了几批原定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运出的小麦货物的交货时间,因为国内供应充足,价格压力大。
中国推迟进口小麦的举措并不突然。去年年初,由于全球库存增加导致价格下跌,中国小麦进口商曾取消或推迟进口约100万吨澳麦。
澳大利亚消息人士指出,中粮集团作为大多数延迟进口或转售小麦的进口商,正在支付延迟发货的费用,并承担转售谷物的收益或损失。澳大利亚贸易商称,中国希望保护农民收入。在玉米丰收后,国内玉米供应充足,进口小麦主要用于制粉,而非补充库存
对市场影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其进口需求的降低可能会进一步压低国际小麦价格。去年7月,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跌至四年最低点5.14美元/蒲式耳。尽管俄罗斯作为头号小麦出口国供应紧张,但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目前仍未突破6美元大关。
不过对国内小麦市场来说,将进一步降低供应压力,有利于后期价格走稳。今年中国可能会继续调整进口节奏,控制进口规模,以确保国内小麦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未来几个月,进口小麦的到货时间可能会进一步推迟,尤其是在新一季小麦收获之前。
来源:博易大师,中华粮网综合整理。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中国氨基酸与饲料原料
应用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