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VR技术,将原本在3D GIS平台中展示的三维场景转换为用户可以更直接感受体验的逼真虚拟场景,并能够通过肢体动作控制漫游、浏览、查询等,已经成为3D GIS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二者结合地越来越紧密,更多的应用需求不断被发掘,如虚拟旅游、
利用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进行文物展示与保护等。
与此同时,虚拟现实不仅作为一种演示媒体,同时也担当起了设计工具的角色。今天,针对一些典型的VR应用案例加以介绍。
用于在城建规划全过程中进行建筑施工培训:
一方面,
根据设计图纸严格建成的施工效果模型,能够帮助施工人员从整体布局到各部分结构全方位地、立体地详细理解施工方案;另一方面,
通过
方案对比、整体展示、添加建筑信息标签、建筑动画、墙体管线透视、
结构分拆
等功能,让施工人员更直观地了解将要施工的建筑的属性、结构。
建筑搭建动画能让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的整体流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建筑结构的透视可以让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对相互之间的合作有更好的理解
。
施工方案的展示让全部施工人员从全局角度对施工方案有更深刻的了解
。
方案的结构分拆展示则可以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不同的研讨、培训
。
内置的建筑信息(建材名称、构建工艺等等)则是对施工材料、工艺等内容的标准化
。
对单个物品或建筑部件的独立观察则可用于施工细节的沟通与确认
。
建筑部件的标签标注可以从根本上统一施工人员对某一部件的称呼
,方便各岗位之间的合作
。
部件标签信息查询则可以就某一部件查询其详细内容,如施工建材、尺寸、来源等等
。
可通过交互手柄对虚拟场景中的建筑模型进行测量,可以获得精确的真实空间的尺寸
。
用于景(园)区、特色小镇、城市规划等各类方案的展示;安防方案预演。一方面,将建筑、景(园)区或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案通过三维模型的形式在VR环境中建立出来,可以放置在城市(特色小镇、景区)的规划馆内,让各界领导、同业及广大民众进行体验,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该地区未来的发展及整体布局;另一方面,通过POI标签、语音导览、虚拟导游、预设游览路径等方式辅助人们更好的进行体验,让人们在全沉浸式的空间中体会未来。
除了功能性展示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外接硬件设备让体验者与虚拟世界中的事物产生互动。通过
VR
程序与硬件设备的协调同步,让体验者们在与虚拟世界中的尽情玩耍,使人们更好的感受、理解展示内容。
配合外设还可以实现诸如骑行、赛车、射击、过山车等更加复杂而刺激的非常规体验。若在顺畅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线上的
实时多人互动功能。
澳门城市
VR
漫游系统向使用者提供了全沉浸式的城市虚拟漫游体验,使用户突破物理时空的局限,全身心地感受到澳门当地的风貌,拥有逼真的虚拟体验。
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及三维技术,把景区在虚拟空间中完全复现出来。用户使用时会完全“身处其中”,通过自由行走及高空俯瞰两种方式游览景区,从各个角度观察、了解景区的优美风景。
同时场景内还标注了各个位置点的
POI
标签,能帮助用户尽快熟悉整个城市布局及迅速定位。
项目中实现
了
VR
头盔
等
版本
体感
旅游,使用者在规划
建设完成
后
的景区中的自由
游览,可以飞到空中俯瞰整个景区布局,也可以跟随固定
路径
动画(如游艇、观光巴士等多种形式)进行漫游。
景区内也添加了POI标签系统及菜单跳转功能,程序启动时的操作动作教学也是项目的亮点之一。
北海公园静心斋的场景漫游,为使用者提供了园区内的沉浸式虚拟游览。项目不但完整复现了整个园区,还在其中添加了水光流动、风吹落叶等一系列的动态氛围,让整个园区“活”了起来。
用户在场景中的移动方式包括行走、跳跃等模式,在行走方式上尝试了人体中心点定方向的移动模式,并设置了虚拟小人来指引用户方向。
在关键的景点位置处,还设置了POI标签说明、物体独立显示、细节缩放、嵌入式语音介绍等等功能,能在用户游览场景的同时,帮助用户更全面的了解园内的文化背景等信息。
加入我们官方QQ讨论群,参与更多互动分享
CityMaker软件技术分享群
18940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