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设备】持续建议超配新能源装备
【光伏半导体设备】
单晶加速替代多晶,PERC电池引领技术变革驱动新产能扩张,2019-2020年设备行业将持续高度景气。
此外,中环近期公告拟募集50亿元加码半导体硅片项目,半导体业绩有望加速兑现。
重点关注【晶盛机电】、【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公司;
【锂电设备】:全球龙头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
动力电池经历2017-18年出清,龙头格局清晰,传统车企巨头不断推进落实电动化战略,巨额电池订单促使电池企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同时中国补贴退出进入倒计时促使日韩电池企业扩产态度从谨慎转向积极,预计2019年锂电设备将高度景气,推荐全球设备龙头【先导智能】、【科恒股份】、【璞泰来】、关注【赢合科技】。
【油服】龙头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页岩气增产势在必行
杰瑞股份业绩超预期:
根据公司最新的2018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上调至5.8-6.2亿元,同比+760%-810%(对比于此前三季报中预计的5.3-5.6亿元,同比+680%-730%)。受益于设备板块的收入、毛利率均超预期。
2018年天然气对外依赖度继续提升,天然气进口量跃居全球第一。
根据日前海关总署发布的2018年进出口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油气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原油方面,201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天然气方面,2018年我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具体来看,2018年天然气进口量达1254亿m³,同比+31.7%,对外依存度攀升至45.3%,创历史新高。
页岩气衰减快,叠加较为恶劣地质环境,加大压裂设备采购势在必行
:我国2020年页岩气产量目标为300亿m³,而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18年国内页岩气总产量约110亿立方(其中中石油在叠加昭通等页岩区块,预计贡献总量约50亿m³,同比增幅超60%;中石化贡献约60亿m³,同比基本持平)。
我们认为,页岩气衰减速度快是其产量增速很难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据我们的草根调研结果,页岩气新井当年衰减幅度高于常规气,在20%以上。若按照20%的衰减因子测算,若2020年如期达到十三五规划目标,则2019-2020年平均新增页岩气产量需要达到128亿m³,增产压力大;另一方面,国内页岩气主要区块,即四川、重庆地区地质环境较为恶劣,增加施工难度,导致单位时间施工强度的提高,带来设备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
油服产业链复苏态势不同,国内非常规气区块景气度最高,尤其是中石油页岩气开发预计将持续提速。其中核心增产设备需求最为旺盛。持续首推国内民营油服龙头【杰瑞股份】,此外推荐【石化机械】、【海油工程】,关注【中油工程】、【中海油服】、【通源石油】,港股关注【华油能源】、【安东油田服务】等。
【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厂商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事件:
1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413.7亿美元,同比+9.76%,增速继续放缓,其中中国半导体销售额139.7亿美元,同比+17.39%,增速继续领先世界。
1、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增速领先世界,未来五年仍将维持扩产态势。
1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413.7亿美元,同比+9.76%,增速持续放缓,其中中国半导体销售额139.7亿美元,同比+17.39%,增速继续领跑世界,占比维持33.77%。通过上下游跟踪我们认为2019年,
【长江存储、华力华虹、中芯国际、合肥武汉集群、山东北京集群、广东福建集群、西安成都集群】都将进入扩产高峰第一年,未来将进入5年左右的扩产高潮期。
2、国内半导体厂商技术获国际认可,国内半导体设备商继续提升市占率。
12月11日,上海华力与联发科共同宣布,上海华力28纳米低功耗工艺平台助力一颗无线通讯数据处理芯片成功进入量产阶段。2018年12月17日,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制的5纳米等离子体刻蚀机经台积电验证,性能表现良好,将被用于全球首条5纳米制程生产线。在目前全球可量产的最先进晶圆制造7纳米生产线上,中微半导体成功跻身
全球五大刻蚀设备供应商,
另外四家分别是泛林、东京电子、应用材料、日立。
我们认为国内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将继续受益,设备国产化率会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继续看好:
1.【晶盛机电】
硅片环节切磨抛整线能力具备,硅片抛光机技术有望延伸至晶圆制造环节;
2.【北方华创】
产品线最全(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3.【长川科技】
检测设备从封测环节切入到晶圆制造环节;
4.【精测电子】
拟与韩国IT&T合作,从面板检测进军半导体检测领域。其余关注
【中微半导体】
(拟上市,国产刻蚀机龙头)。
风险提示:
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下游半导体芯片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