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
一张离别主题的照片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照片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把身子探进车子里,笑容慈祥,专注地看着车里的人,眼神里透着无限留恋,只是额头深刻的皱纹,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周建海手机里和父母欢聚的照片。
“儿行千里母担忧……爸爸妈妈,儿子多想再听听你们的‘唠叨’啊!离别时我们彼此都装着欢笑,内心却有太多无奈和不舍,含着泪水挥手道别,期待下次再相聚。”
发微信者的这番话,引发了网友的共鸣。
1日中午,记者联系上了发微信的周建海。此时,他正坐在返回杭州的车上,不时翻看手机里和父母亲春节欢聚的照片,回味那段短暂而难忘的时光。
周建海今年41岁,是杭州陈经纶体育学校的一名教练,老家在文成县百丈漈镇篁庄村。照片中的老妈妈是他母亲,名叫胡仙菊,今年80岁。由于工作原因,周建海平时很少有机会和父母亲团聚。今年1月26日,趁着春节假期,周建海回了老家,先和妻子一起看望了百丈漈镇篁庄村、大会岭村、二源村等地的8位老人,为每位老人送上爱心款200元钱及慰问品。
随后,他和父母亲开开心心过了一个年。2月1日上午9时,春节长假接近尾声,又到离别时。年过八旬的父母亲坚持要出门相送,不知不觉走到了村口。周建海和父母亲拥抱告别,不想一向坚强的母亲竟然落了泪。
“儿子啊,自己身体多保重,爸妈会照顾自己,家人要和睦相处……”
就在汽车准备发动的那一刻,母亲胡仙菊又把头探进车厢,凝望着他,反复嘱咐。
“常言说,父母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陪他们慢慢变老。但我们陪他们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周建海说。这番朴的话语,道出了常年离家在外的子女们的共同心声。
从儿时的“1+1=2”开始,
我们一生都在做着无数的算术题。
上学时,
算术题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和考试;
工作后,
我们开始计算着收入,计算开销;
结婚生子后,
我们又开始算多少钱可以养家糊口,
该为孩子存多少钱可以让他过得更好。
可你最终有没有算过,
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
据某网站调研数据显示
工作后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
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
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
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然不到7天
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
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
◆ ◆ ◆◆ ◆ ◆◆ ◆ ◆
这是一道残忍的亲情计算题
你每年能回家几天?
除去吃饭睡觉和应酬的时间,
每年你能真正地陪父母几个小时?
如果父母还能健健康康地活30年,
这30年间你们还有多少共处的时光?
◆ ◆ ◆◆ ◆ ◆◆ ◆ ◆
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结果
如果你跟父母住在一起
那么你很幸运
你还能陪伴父母很长时间
除去应酬、上班、睡觉等时间
你平均每天能陪伴父母4小时
一年大约能陪伴父母1460小时
而在异地工作的人群中
许多人只能在过年时回家。
过年假期一般在7天左右
除去往返耗时、外出访友、睡觉等时间
实际上一年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大约在24小时左右。
我们总以为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浪费
然而现实却是如此地残酷……
来源:19楼综合自央视财经、人民日报、
钱江晚报(qianjiangwanbao)、
浙江新闻客户端、
人民网(people_rmw)、
新浪微博、
网络
父母的爱就是放手,
虽不曾多言,
但满满的后备箱就是他们的爱
~
父母
一定觉得,城里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