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杂志社
住建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是住建系统重要舆论阵地。 ■《城乡建设》杂志(半月刊,1956年创刊,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 ■《建筑》杂志(半月刊, 1954年创刊,朱德元帅题写刊名) ■《未来城乡研判》(内刊,不定期出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  你以为占了便宜?背后隐藏的“猫腻”让你惊呆! ·  昨天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  你以为占了便宜?背后隐藏的“猫腻”让你惊呆! ·  昨天  
广西新闻频道  ·  “猪生巅峰”!南宁一女士家养300多斤宠物猪 ... ·  2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猪生巅峰”!南宁一女士家养300多斤宠物猪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杂志社

北京中轴线⑦ ▎北京中轴线门式建筑解析

建筑杂志社  · 公众号  ·  · 2024-07-27 17:52

正文

我不是在劝你订杂志

是想跟你一起打开生活

点击订阅




编者按

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汇集了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仪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在北京中轴线上,不仅能直观地读历史,还能清楚地看变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全媒体特推出“北京中轴线保护与传承”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古今对比的解读、形神兼具的阐释,品读北京中轴线建筑万象,记录在历史文化遗产滋养下的城市生活风貌,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

北京中轴线历经750余年的演变,是中国传统都城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的顶峰,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北京中轴线所表达的都城秩序和礼仪大都与门关联紧密。北京中轴线作为传统的城市规划布局,是城市中一条重要的文化、历史和景观游览路线,而城市的门则是连接城市内部与外部空间的交通节点,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轴线各门示意图


一、门式建筑的概念和发展


门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具有采光、保温、防护等基本功能。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指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表达的就是建筑物有了门窗墙体形成开敞空间之后,才有了居住的功能。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门本身有着明确的使用功能,是实用性极强的功能构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门在建筑中获得了附着于自身的精神内涵,如门的等级规格、门的装饰等。门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同时衍生出一套等级森严、功明确的独立建筑形式,称为“门式建筑”。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门式建筑作为界分空间、彰显等级的营造制度在国都规划和宫城营造中逐渐成熟起来。肇始于周代的三朝五门宫殿制度就是门式建筑等级规范化的体现,《礼记·明堂位》中确定皋、库、雉、应、路为天子五门,是古代社会遵从礼法秩序的物质体现。三朝五门作为周礼王城制度的一部分被后世考证并沿用,今天北京的明清故宫在营造时便充分参考了这一制度,皇城的三朝五门、宫殿组群与内外城城门组合之后,构成了一条中轴对称、南北贯通的空间序列。


二、北京中轴线上的门式建筑分类


在建筑学的定义中,门指分隔又连通两个空间的建筑构件。门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城门、门殿、门楼和随墙门四种。从南端的永定门至北端的钟鼓楼,共计有门式建筑19座(见表1),后由于规划等因素的考量,北中门、北上门、中华门、地安门被拆除,其中永定门于2004年重建,现共存15座。



(一)城门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形成了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多重城垣相套的格局,每重城垣皆设置城门,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城门主要由城台与城楼组成,由外及内,城门及城垣建筑的防御性渐次降低,卫兵防御逐步加强。因此,永定门、正阳门建设得尤为高大,并建瓮城,是外敌难以逾越的屏障。永定门与正阳门建筑形制相似,皆由城楼、城台、箭楼、箭台、瓮城等组成,规格有所差异。二者城楼为二层重檐三滴水歇山式楼阁,为了提高防御性,城台仅开单孔门洞,装设实榻门,城楼下层亦用实榻门,上层为隔扇门。箭楼筑于城楼之前,可远距离射敌,用砖石砌筑坚厚的墙体,仅背面设实榻门,其余三面作箭窗。古代城池瓮城前后二城台门洞多不位于一条直线上,可避免外敌直线冲撞进攻,而永定门与正阳门瓮城前后二门洞却在一条直线上,以示中正,由此形成贯通的中轴线。瓮城内又建关帝庙、观音庙,可视为精神层面的防御要素。天安门、端门、午门、神武门等皆不设瓮城,城楼为黄琉璃瓦重檐歇山或庑殿式建筑,天安门、端门城台开五门道,午门、神武门城台通三门道,城楼主要采用隔扇门,且天安门、端门、午门皆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彰显封建礼仪与等级秩序。


(二)门殿


门殿为各类门式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类,多用于宫苑、陵墓、寺庙等主要殿宇之前,其地盘常用分心槽形式,即当中设一排柱子,门装设于中柱之间,且多为实榻门,开间较多的门殿,两尽间多辟为值房。


中轴线上诸门殿除中华门为砖石结构外,其余皆为木结构,主要分布于故宫与景山两区域。中华门是明清皇城的南门,享有“国门”地位,建筑形式为黄琉璃瓦单檐歇山式,面阔五间,当中三间辟券门洞,并靠前安装实榻门,墙身之上露出柱头、额枋、平板枋、斗拱等琉璃仿木构件。太和门是外朝三殿正门,为紫禁城等级最高的门,乾清门是内廷后三宫正门,此二门皆将实榻门设于后檐金柱之间,门前空间敞阔,曾作为明清帝王御门听政之处。乾清门与坤宁门分别作为内廷中路南门与北门,门两侧砌筑琉璃影壁,彰显着帝王家的堂皇景象。景山区域的北上门、万岁门、寿皇门等皆将实榻门安装于门殿中柱,为典型的门殿形式。其中,寿皇门平面为中柱分心斗底槽形式,因列戟于门内,又称戟门。


(三)门楼


门楼是中国古代宫苑、寺庙、民居等各类围合庭院常用的门形式之一,紫禁城天一门与承光门分别为砖结构与木结构形式的门楼。


天一门是故宫钦安殿院落的南门,其名“天一”取《易经》“天一生水”之意。天一门设石制须弥座式下碱,墙身青砖干摆,当中辟单孔券洞,装实榻门,上部琉璃额枋、斗拱、椽飞等一应仿木,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两侧砌筑一字琉璃影壁,门前绕以石栏杆,并置铜镀金獬豸一对。由于钦安殿为道教祭祀场所,天一门装饰有云鹤等道教题材。


承光门,北对顺贞门,与东侧延和门、西侧集福门围合成小院落。承光门为黄琉璃瓦庑殿顶门楼,仅立二木柱,柱间装两扇实榻门,柱头以额枋、平板枋联系,上承双翘双昂九踩斗拱,可见其等级之高。门两侧歇山式一字琉璃影壁可辅助稳固,门前左右各放铜鎏金卧象。


此外,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各围以院墙,四正向开门,南北门主要采用门楼形式,鼓楼门楼开半圆形砖券门,钟楼门楼则为方形门洞。


故宫天一门


(四)随墙门


随墙门也称墙垣式门,是随墙而开的门,高度低于院墙,在中轴线上属等级较低的一类门。故宫顺贞门、景山寿皇殿南砖城门属此类门,二者形式十分相似,皆由三座黄琉璃瓦庑殿顶琉璃门组成。


顺贞门位于紫禁城内廷中路北端,是内廷通向神武门的重要通道,无故禁开。此门门腿下碱为石制须弥座,上身设琉璃柱与岔角装饰,柱上琉璃额枋、平板枋、斗拱等皆仿木。由于门道较窄,实榻门两侧不设余塞板。南砖城门是景山寿皇殿建筑群的正门,与顺贞门的主要区别是门道为半圆形拱券式,门前置石狮一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