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末,又是假期,你是选择出去走走呢,还是宅在家里看自己喜欢的书?或许你想听个故事?
那书评君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个匠人的故事。
这名匠人可以称得上是一名树皮编刻艺术家。虽十个月大时便因高烧而患上小儿麻痹症,却生性乐观,不断学习生存技巧。接触到编织工艺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刻苦钻研,将大自然的废弃物,如树皮、枝叶等,通过灵巧的双手编织成精致的艺术品,曾连续三年获得台湾工艺奖及英国国际发明展双金设计奖。
让树皮、枝叶等“起死回生”的树皮编刻艺术品。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永谟,一九六一年生于台湾嘉义布袋乡下,从小便因小儿麻痹症而腿脚不便,却不愿意成为家里的负担,反而积极地学习,分担家务事,像煮饭、洗衣服、养猪、喂鸡鸭、照顾弟妹等这些事他都承担起来。
后来就读高中美工科期间,因为家里经济拮据,一心想要独立,就毅然休学,离家找工作。
李永谟,56岁,一生的志愿是编织出台湾特有原生种及濒临绝种的生物。
然而求职的过程不是很顺利。他先到宝石加工厂工作,但是因为水土不服而返家。后来又北上到台北珊瑚雕刻厂工作,但因为环保意识渐渐兴起,珊瑚市场萎缩,再度失去了工作。之后又陆续在电子厂、面包店、西装店等地工作过。
为了生存,李永谟换过许多工作,直到有一天在龙山寺附近看到有人在卖草编,生意似乎不错,让他想起了小时候的绝活,于是开始尝试制作草编,并在万华西门町贩卖,结果生意出乎意料得好,甚至比以前上班收入还多。
李永谟工作手绘图。
不过,一成不变的草编没有创意,只能是固定大小,也缺乏变化,再加上草编容易枯萎变形,寿命最长只能维持半年。起初是为了生计,等生意渐渐好起来,李永谟开始想:难道自己的作品只能卖钱,而不能被收藏吗?这一对手工艺的自我追求让他开始尝试创新。
若想让编织品的寿命更长,找到更好的原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李永谟一直在想,还有什么素材既没有草叶的缺点,又可以保有自然美?
左思右想,最后想到树皮有韧性,应该可以编刻。于是,李永谟便到木材行询问,但却只有木片,不符合创作需求。后来他又向台大森林系教授请教,但因为彼此的研究方向不一样,对方无法提供资源,最后只好靠自己摸索。
李永谟编制的树皮编刻艺术品手绘图。
李永谟想,若要用树皮创作,树皮的韧性一定要够,才能随心所欲地编刻自己想要的东西;要是韧性不好,就会容易断裂。所以在遍寻不到理想的材料的情况下,他就学习神农氏尝百草的精神,自行上山收集各种植物,并且以不同种类的树皮试做,然后仔细观察记录它们的特性。在尝试了将近三百种植物之后,李永谟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材料。
通过切身的经验他知道了,低海拔有比较好找的木槿、构树、雀榕等,是制作昆虫系列作品的最佳材料。中海拔有青桐树,高海拔树种则以白桦树的韧性为最佳。
海拔越高,树皮的韧性也越好,因此可用来编织较细致的作品,也是制作蚂蚁系列作品的最佳材料。
李永谟的工作室里有一整柜的抽屉,拉开来是一格格分类处理好的种子与果实材料。
找到合适的材料后,李永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除了树皮外,他一直在动脑筋寻找新素材。他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得的桂花、茶花、玉兰花、榕树、菩提树等植物中取得材料,根据各种树叶不同的酸碱值,涂上酵素,约十二天,叶肉被自然侵蚀而慢慢脱落,经过清洗和晒干,即剩下富有弹性的叶脉。
将这些美丽的叶脉,用植物染色的方式染色,就成了缤纷的素材。他再以巧思与创意,用这些简单自然的素材,呈现出叶脉的韧度,组合编织成美丽的玫瑰花、海芋、康乃馨等。
他所编织的这些花,就算是被挤压变形,只要用水轻轻喷洒一下,变形萎缩的花瓣就会恢复原状,慢慢展开,仿佛真实的花开一般美丽,生命力依旧。
从事树皮编刻二十几年来,李永谟对大自然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他深深体会到人类要学习如何与大自然共生存。
一棵小树苗至少需要花三四十年才能长成,而我们可能只利用里面的木材,把其他我们认为无用的树皮、枝干、气根、果实丢弃,这实在是对大自然资源的浪费。所以李永谟说我们与大自然的各种生命应该是互相平等、互相依赖的,唯有这样才能永世长存。
始终秉持着树艺推广理念的李永谟经常参与许多活动的示范表演,也积极与学校合作教学,希望将文化种子播入基层,让大家知道树皮可以成为艺术品,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的关爱和珍惜,更希望未来能利用台湾特有品种的树皮、草叶、果核、种子等,编织出台湾原生或濒临绝种的各种动植物,让全世界知道台湾是个具有丰富生态环境的宝岛。
从生存到艺术,从对大自然的索取到对大自然的深刻体悟,从一名普通的匠人到艺术家,李永谟通过自己的坚持,用二十几年的时光,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并最终从这项事业中获得了生存、艺术和成就。
如果你喜欢他的工艺,可以预约去现场参观。
在台湾,像李永谟这样手艺人不乏其人。他们都用自己的坚持和创新,将一项看似普通的事情做成了艺术。
李焕章,92岁的剪纸手艺人
1925年出生的李焕章90多岁了,不但手脚灵活、讲话中气十足,而且一拿起剪刀和纸,几秒钟就能剪出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李焕章接触这门艺术的渊源,要从小时候说起。老家山东的他十岁时父亲过世,由母亲一手养大,为感念母亲的辛苦,他从小就帮母亲、姊妹们描绘绣花图案,慢慢跟她们学会了剪纸图样,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后历经战乱,李焕章被迫离开家乡与亲人,只身来到台湾,从此“剪纸”便是他与故乡唯一的联系,也因此,他剪了一辈子,成为瑰宝级大师。
谢金鉴,91岁的风筝手艺人
谢金鉴小时候经常看到叔叔、伯伯放风筝,打小就很有兴趣。二十一岁退伍,做过几份工作后,他兴起做风筝的念头,刚开始做的“老鹰风筝”得到大批民众喜爱,从此开始制作、销售风筝。
他将生肖、星座文化等融入传统风筝制作,做出了既传统又时尚的风筝。获得一九八四年北美馆第一届中国民俗风筝设计比赛第一名、二一一年台北市文化局传统艺术艺师奖。
爱玉阿嬷,春仔花手艺人
在风烛之年,爱玉奶奶遇到想学春仔花手艺的陈惠美,担心这项手艺失传,便将毕生手艺倾囊相授。两年后,爱玉奶奶离开了人世……
陈惠美决定将春仔花艺术发扬光大,以感念奶奶将一生所学传授给后人的努力。陈惠美有关春仔花的展出与教学,都是以爱玉奶奶教的传统工法与红色丝线创作为主,表达对恩师的尊敬。
陈耀文,毛笔手艺人
由于小时候家里从事毛笔制造业,陈耀文从八岁起就跟在父亲身旁帮忙,在这种环境下长大,陈耀文自然而然对制作毛笔有着浓厚的兴趣。
后来,他继承父亲家业,并用实验精神,不断尝试用不同材质做毛笔,用羽绒、茅草做成极具特色的毛笔。
如今,在毛笔产业走下坡的时代,许多人都改用机器制造,然而陈耀文依然坚持手工,靠的是对毛笔的热爱。对他来说,制笔不仅是职业,还是人生中最大的乐趣。因其精湛的制笔技艺,他被聘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技术顾问。
谢锦钟,94岁的名刀手艺人
为减轻家庭负担,14岁的谢锦钟辍学,外出学制刀。年仅17岁时跟随日本籍老板去上海“中和洋行”学习武士刀的研磨和外壳制作,一学就是7、8年。
他一生不断钻研武士刀的制作,在把店面传给儿子后依然坚持着,终成制作和修复日本武士刀的大师。
这些手艺人将漫长的人生投放在一处,用心用力做好一件事,终于实现了生存,以及内心追求。对于我们,除了他们精美的艺术品之外,他们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坚持并努力做好一件事,哪怕这件事再小。
《职人志》
作者:黄靖懿 严芷婕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2月
本文内容整合自《职人志》,经出版社授权使用。整合与编辑:张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扫一扫,赏给书评君一个可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