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江苏生态环境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省内外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及公众参与互动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江苏生态环境

组团“春游”!20余头江豚现身长江南京段

江苏生态环境  · 公众号  ·  · 2025-04-10 20: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日前,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和团队在长江南京江宁段新济洲附近,邂逅本年度见到的数量最多的一群江豚,至少有20多头江豚组团“出游”,其中三四头是新生的小江豚。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中比较少见。成群江豚频繁跃出水面,换气、捕食、嬉戏。据了解,长江南京段大约有两3个江豚家族,每个家族的江豚数量在七八头至二十多头不等,总共约65头,数量较2022年的62头增长4.8%,较2017年的50头增长30%。



日前,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付满拍摄到母子豚伴游,小江豚(上图左下图右)大约是去年秋季出生的。


近期,母子豚伴游的好消息频出——南京鼓楼滨江和江北新区闻涛广场区域分别都拍到了小江豚和母江豚一起嬉戏的画面。长江江豚有一个特性,即小江豚出生后,约6个月的时间里都是与母江豚伴游。原铜陵白鱀豚养护场(现改名为“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室主任章贤从事长江江豚生态保护研究工作40年,他根据图片评估,这几只记录到的小江豚体长约为母江豚的1/3至1/2,很可能是去年秋季(9—10月)新生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凯曾多次组织开展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动态评估,他介绍,长江江豚全年均可以进行繁殖活动,但秋季发现新生幼豚的记录较少,春季繁殖占比更高,最早3月下旬就可以发现新生幼豚,4月—5月为江豚集中分娩期。今年长江南京段数次记录到疑似秋季出生的幼豚,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水域栖息生境质量优良,长江江豚种群发展潜力良好,也反映了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禁捕成效。


南京是全国为数不多在城市市中心附近有野生长江江豚稳定栖息的大城市,南京长江段观测江豚地点较密集连贯。4月天气回暖后,上午7点—8点、下午4点—5点,市民游客在南京长江段12个观测点都有很大概率观测到母子豚伴游生态的画面。12个观测点密布于长江两侧,西起江宁区的长江入苏第一洲新济洲,东至栖霞区的龙潭滨江,途经建邺区鱼嘴湿地公园、江心洲,鼓楼区欢乐舞台、长江微笑驿站,江北新区闻涛广场等地。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江豚种群数量超1200头,5年数量增加23.42%,但其数量仍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

主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主编:孙健
审核: 刘萍
编辑:张黎
版式:张晨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苏省动员会在南京召开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布群众信访举报受理方式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布作风纪律监督举报方式

灌南小秸秆“生”出大生意 生态“包袱”妙变“绿色财富”

曾“失联”10多天,这个热爱冒险的“小鸟勇士”平安回家!

江苏在长江大保护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共护一江碧水

江苏:以高水平生态保护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好文!请您点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