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陈逸欣 陆兵 张呈君
见习记者 杨帆 刘瑞
接近40℃的高温下,外卖员们穿长袖戴头盔,扛着送餐箱,进行着他们的“夏日马拉松”。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张呈君 杨帆 刘瑞 编辑 崔彩云 实习生 胡思奇 后期 江勇(03:15)
炎炎烈日下,滂沱大雨中,饥肠辘辘时,他们或许就是你最渴盼见到的人。
19岁的张新志,28岁的邹南明,38岁的安娟,他们有个共同的职业——外卖配送员。接近40℃的高温下,他们穿长袖戴头盔,扛着送餐箱,进行着他们的“夏日马拉松”,将一盒盒饭菜,送到顾客手中。
他们之中,有月入过万,不顾烈日一路快跑,十几秒就能爬到四楼,最后却中暑的五星配送员;有最多一天派送100单,因顾客送了一瓶水而深受感动的外卖小哥;也有在中午送餐高峰过后,立即赶回家烧菜给丈夫女儿吃的中年女性。
7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跟随他们的脚步,记录下他们在高温酷暑中的普通一天。
出门前灌一大瓶白开水
7月18日,上海迎来今夏第12个高温日。
7月18日上午10点半左右,外卖员张新志在送餐路上。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图
早上8点多,19岁的外卖小哥张新志早已奔走在送餐路上。他做过餐馆厨师,做到副厨师长,半年前改送外卖,因为零投诉、零延时送达,获得了五星配送员的称号。
9点半,邹南明抵达配送员开早会的集合点。20分钟的早会,除了分享送餐数据,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邹南明说,每到盛夏高温季节,订单量都会激增,日均送餐40-50份,最多可达100单,安全更显重要。
此时,安娟也穿戴整齐,顶着太阳出门了。为了省下买水钱,她出门前给自己灌了一瓶1.5升的白开水,她说这一大瓶水一般一个多小时就能喝完。
10点26分,手机响起,安娟接到了第一单。取餐、送餐,一路匆匆,她没有片刻停留,半小时后顺利送达。其间,她的手机“叮叮叮”响个不停,又陆续收到五单派送任务。“每天中午11点到1点最忙,完全停不下来。”她说。
15分钟内取了7份外卖
正午时分,热浪扑面,地面温度已超过50℃,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外卖订单却越来越多,身穿各色制服的外卖员,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之间。
7月18日,邹南明前往餐厅取餐。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图
张新志和邹南明也更忙了,他们加快节奏,一路奔跑,只希望将手中餐盒尽快送至顾客手中。11点20分,张新志的手机一下子弹出了7条外卖订单。他一边盯着手机,一手提着保温箱,大步流星地往前走。短短15分钟内,他在相近的几家店里,取了7份外卖,然后跨上电瓶车迅速离去,将外卖分送至附近的商务楼、银行与商场。
作为五星外卖员,除了踏实努力,张新志也有自己的送餐技巧:“假如一下子来个7单,要看一下哪个出得快,哪个出得慢,先取快的后取慢的,取完快的,慢的也差不多好了。”此外,每次取餐时,他会提前把路线规划好,因此从未出现延时送达的情况。
11点55分左右,7单全部送完,张新志拿出手机又重新开始接单、送单。
途中,他蓝色工作服的领口、后背,被汗水浸成了深蓝色,他始终戴着骑行头盔,下巴上不停地有豆大的汗珠滴落。到了商场头盔也不摘,“时间紧,脱帽戴帽还要费时间,干脆就不脱了。”
说完,张新志一个转身上了楼梯,一步两格地往上跑,十几秒就跑上了四楼。“高峰时间送餐基本不会乘电梯。人多还要等,乘电梯不浪费时间吗?”他说,最累就是大热天连续爬楼,爬完5楼再跑6楼,一刻不停。
热得不行时,张新志会去商场洗个脸,“不然汗粘在脸上实在难受,洗把脸就凉快了”。他还习惯随身带一瓶公司发的冰汽水,喝完后灌上自来水带在身边,随时都可以洗脸。
上楼送餐再下楼只花1分钟
此时的邹南明和安娟,也正马不停蹄地取餐、送餐,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却没有太多时间擦汗。实在受不了,就用胳膊往脸上抹一把,但难免将汗滴到手机上。
安娟收到的订单实在太多。她虽然是女性,但并没有“特殊优待”,在送餐高峰时,如果没有恰好赶上电梯,为了不延误,她也只能和男性配送员一样,快速爬楼梯。
其中,有两单4楼的和一单5楼的,全部位于没有电梯的小区。楼下防护门一开启,安娟便冲了上去,从上楼送餐到下楼启动电瓶车,只花了约一分钟。
然而,即使节奏如此快,仍有一单超出了派送时间。安娟通过电话,提前告知顾客可能会晚10分钟送到,所幸顾客并没有为难她。
安娟说,自己虽是女性,但很能吃苦,每天派送的单子并不比男性少,只有下雨天,可能会慢一些。在成为外卖员前,她在超市做营业员,月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而外卖员月均收入能达6000元以上,在这种高温天气,甚至可以过万。
迟来的午饭
下午1点,在烈日烘烤下,连空气都稍显凝滞。邹南明实在渴得不行,便把电瓶车停在大树底下,拿起一大瓶水,仰起头来,大口大口地灌,一半的水从他嘴角两侧溢出,弄湿了衣领,但他也顾不得太多,只想在这阴凉处小憩片刻。
7月18日,外卖员安娟刚买完两个包子,就接到了新的订单。澎湃新闻记者 刘瑞 图
随着高峰期暂时告一段落,没吃早饭的安娟,在路边买了两个包子充饥。刚咬了一口,又有新单派到,她只好边骑边吃。过去的3个半小时里,安娟在遭遇现场施工、楼门被锁等未知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共接到订单15份,全部成功送出。
下午2点,邹南明在送完中午最后一餐后,忽然接到顾客的电话反映:刚送来的米饭是生的。他马上联系商家,赶回餐馆里重新拿上一碗熟米饭,给顾客送去。两点半,他终于吃上了午饭。
此时,安娟也结束了中午的送餐,赶往菜场买菜——家里的丈夫和女儿,还在等着她回家烧菜。
下午3点半,全家人终于吃上了一顿丰盛的午饭:炒鸡腿、花菜炒肉片、清炒豇豆。现在放暑假了,14岁的女儿专门从老家赶来上海,与父母相聚。
7月18日下午三点半,安娟为家人做好了午饭。澎湃新闻记者 刘瑞 图
“平时一般都是这个点吃午饭,4点多我再接着送餐,晚饭一般要等到晚上10点下班后才能吃。”安娟说,送餐路上如果饿了,就买点面包、包子之类的吃。
当邹南明和安娟在吃饭、休息时,张新志却发现自己中暑了——脚步越来越慢,头也开始发晕。
正在巡逻的管理站长发现后,便让他回家休息,但他不太乐意,“平时40单打底,现在回去肯定没有40单,休息会就行,其实还能跑。”但最终,在站长的要求下,张新志还是在下午5点回家休息,比平时早了5个小时。
张新志说,进入7月的高温天,一般来说,月收入可以过万。“每送出一单,可获得约7元,如获得好评,还能增加2元。加上公司的夏季战役激励奖,有4000元。”
有委屈的泪水也有感动
送餐高峰,订单过多,或下雨路滑,有时餐难免送晚。有人感激,有人理解,也有人唾骂。
安娟回忆说,她曾被骂哭过。当时她手头订单实在太多,有一单晚了半小时,被顾客狠狠骂了一顿,她当时就委屈地哭了。后来,对方评价时只给了她一星,导致她被公司扣了50元。这次经历一度让她想过要放弃做这一行,但更多顾客的理解,还是让她坚持了下来。
邹南明也坦言,在送餐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意外,有时因为雨天送餐速度稍慢,顾客会有情绪。每当发生这种事,他在离开后,都会发短信给顾客表明歉意和原因,顾客一般都会表示理解,给个五星好评。
“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也经常会收获感动。”邹南明说,有些顾客看到他满头大汗时,会给他递上一瓶水,每当这时,他都会觉得自己所流的汗水是值得的。
张新志也曾有过特别温暖的感受。有一次晚上送餐,客人送给他一瓶饮料,还要加送小费,“我当然不能收小费,给个五星好评就可以了,但那次真的特别感动,而且这样的事情还不止碰到过一次。”
最让张新志担心的,是外卖半路被偷。有一次,他上楼送餐,将几份外卖放在车上,等下楼后已全部不见。他只好自己掏钱,按照单子重新买一遍,再去配送。那次以后,他就多长了个心眼,随时都拎着餐盒,人在盒在,“这样才有安全感”。
在上海,像张新志、邹南明、安娟这样的外卖员数以万计,越是遇到高温、暴雨、寒潮等恶劣天气,他们就越忙越累,收入也越高。
“作为外卖派送员,都希望能尽快将餐盒送到客户手中,但有时,因为订单过多、道路不熟、下雨路滑等各种原因,难免会晚到一些。”安娟说,其实,当订单不能准时到达时,他们心里比谁都着急,但又不能影响交通安全,“希望大家对我们能够多一些理解。”
本期编辑 邢潭
推荐阅读
我们睡了共享床铺,没有空调,感觉像躺进了微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