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刚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之王! ·  23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县域市场抢增量,品牌为何选择拼多多? ·  昨天  
第一财经  ·  特斯拉,放大招!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破90亿,全球第一!凌晨仍爆满,高峰期5分钟一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楼市、股市“腿发软”,都是它闹的!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0-15 17:56

正文

今天( 10 15 日),股市和楼市的腿,都有点发软。
表现是:因中美贸易磋商获得重大进展而“重返 3000 点”的 A 股,今天又被打回了 3000 点下方;房地产板块整体下跌,跌幅为 0.46%
这都跟一个重要的经济数据有关—— 9 月份 CPI 的同比涨幅达到了 3% ,创下了 2013 11 月以来的新高。 而对CPI飙升“贡献最大”的,就是猪肉。
而且 3%是 一个“亮红灯”的位置。


根据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通胀问题上,国家既定的目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 左右。现在,这个“上限目标”被触及了。
CPI ,又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我一直把它称为“民生指数”,或者“穷人指数”(投资指数、富人指数是M2同比增速,跑赢它才算投资成功)。
CPI集中反映居民的“基本生活成本”,比如衣、食、住、行、通讯等,其中“住”主要指租金和房屋装修,“买房子”因素没有被包含其中。

上图:中国CPI的长期走势。

中低收入阶层对 CPI 比较敏感。当这个指标达到或者超过 3% 的时候,就会有生活压力。比如最近半年多来,肉、水果等食品价格上涨,就让大家感到了压力。
对于各国央行来说, CPI 和失业率是最重要的两项指标,是衡量货币政策的标尺。 当失业率上升,突破了一定水平的时候,央行就会降准、降息,而当失业率非常低、达到充分就业的时候,央行则有可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以防范通胀。
当然,央行还要看 CPI 。比如当 CPI (同比涨幅)偏低,比如长期低于 2% ,甚至低于 1% 的时候,就可能出现通缩,央行就可以降准降息;反之,当 CPI (同比涨幅)偏高,突破 3% 并维持相当时间,则意味着可能出现了通胀,央行就可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
正是因为看到 CPI 飙升到了 3% ,所以今天股市出现了下跌,而房地产板块也下跌。 因为 CPI 维持高位,不利于央行继续降息、降准。
此前坊间一直在关注,央行什么时候调低 1 年期中期借贷便利( MLF )的利率,因为这个利率是 LPR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锚,也是房贷利率的锚。央行一直不调整 MLF 利率,就是因为 CPI 在高位。
物价问题跟就业问题同样重要。失业上升会影响社会稳定,物价过高也会影响社会稳定。
那么问题来了: CPI 会继续走高吗?如果继续走高,央行会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吗?


上图是 PPI 的走势。可以看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继续下滑。 CPI PPI 的剪刀差在加大。
这意味着,经济有出现滞涨的可能。 也就是说,物价在涨,但经济增长在放缓。滞胀,比较棘手。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物价,就会让经济增长继续放缓;而如果降息、降准刺激低迷的经济,则会让物价继续飙升。
我们当前遇到的,其实是“非典型滞胀”,因为这一波物价上涨里,猪周期发挥的作用比较大。一方面,猪瘟打击了生猪生产,让健康的猪肉变得稀缺;另一方面,前几年各地为了环保限制猪肉生产,加剧了当前价格的波动。
所以,问题不是很难解决。随着猪周期慢慢过去, CPI 会逐步回落。尤其是加大国外猪肉、水果等进口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稳物价。
结论:
由猪肉、水果带动的 CPI 上涨,已经维持了大半年,终于触及了 3% 的警戒线。未来 CPI 可能会在高位运行两三个月,然后大概率是逐步回落,除非冬天有特别异常天气。
中美贸易磋商获得重要进展,有利于中国平抑物价上涨。
由于此轮物价上涨原因相对单一,所以不会阻止中国央行继续货币宽松,只会让宽松来得晚一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