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使命。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4.9%。近五年全国交易金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新药海外授权项目,上海占比超过1/3,目前全国唯二的两款外资企业优先于全球上市的药品都来自上海。现在全国6款细胞治疗产品中,上海占有3个;而在免疫细胞治疗的临床批件中,上海占全国的1/3,基因治疗临床批件占全国的1/4,干细胞治疗产品临床批件占全国的1/5。从生物医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综合排名情况来看,上海市分别有6个区县进入前100,分别是浦东新区(第1位)、奉贤区(第16位)、闵行区(第29位)、金山区(第36位)、嘉定区(第40位)、松江区(第69位)。
今年7月,市政府在《关于加强本市临床研究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持续推进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支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并探索建立作价投资所形成股权的持股平台。面向临床重大需求,加强基于基因组学、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技术的新靶点研究,围绕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前沿生物技术领域开展前瞻布局,加速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赛道的新技术、新疗法临床研究。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基础理论创新和前沿技术突破。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创新平台作用,瞄准细胞与基因治疗、mRNA、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基础前沿领域和新赛道,开展新靶点、新机制、新结构研究,布局前沿新技术和新型药物攻关。优化完善临床成果转化机制,发挥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作用,允许医院将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形成的股权交由研究院代持并获得相应股权收益。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作为市级医院政府办医的责任主体和国资投资、管理、运营的责任主体,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充分调研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依托本市市级卫生事业投融资改革的体制优势,牵头组建临转院,通过企业化运作,为市级医院搭建“一站式”“全链路”临床研究转化平台。目前,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以下简称临转院)业务主要围绕“成果转化促进”和“临床研究服务”两大核心功能,开展“临床研究与队列建设、转移转化与投资、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等三大板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