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汇学人
《文汇报》周五副刊《文汇学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收获  ·  《收获》微信专稿 | ... ·  2 天前  
北京大学科幻协会SFAPU  ·  新学期周常放映 | 别让我走 (2010) ·  2 天前  
北京大学科幻协会SFAPU  ·  新学期周常放映 | 别让我走 (2010)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因为有很好的朋友,所以生活很有意思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汇学人

二战中的“里斯本丸”事件——舟山渔民勇救英军战俘

文汇学人  · 公众号  · 文学  · 2024-09-18 14:03

正文

方励导演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海报

1942年10月上旬,被救的3名英俘与参与营救的人员在宁波合影


在舟山群岛东极诸岛中的青浜岛,有一个叫小孩洞的花岗岩岩洞,那里矗立着一块指路碑——“东极人民营救英俘遗址”。这块纪念碑见证了抗战期间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里斯本丸”号遭袭,舟山渔民舍命相救

时间倒回到1942年的秋天,装载着1800多名英军被俘人员和财物的日本“里斯本丸”号从香港出发,前往日本,船上没有悬挂任何装载战俘的标志。10月2日,航行至舟山东极(青浜岛)外海时,被美国潜艇用鱼雷炸沉,船舱立即进水,英俘大部分在大舱中,日军不但不放他们出来,反将大舱门紧闭。经战俘全力击撞,总算打开一门,得以逃生。逃生过程中因拥挤呼叫之声悲惨,大量的棉布和部分英军战俘漂浮在海面上。


炸船的巨大声响和英俘在水中挣扎的呼喊声,引起了青浜岛渔民的注意。舟山渔民世代遵循的古训为“海上只要是活物,就一定要救”,他们纷纷划出小舢板,出海营救。经过东极渔民的奋勇抢救,至黄昏,共救起英军战俘384人。10月3日起,日军封锁东极各岛,全力搜捕获救的英军被俘人员,其中381人又被日军掳去。唯有詹姆斯、伊文思、法伦斯3位在当地渔民的保护下,躲过搜捕,隐藏下来。他们由唐如良等渔民护送、迅速藏到青浜岛小孩洞内,供给衣食、尽善照顾。5天后,趁着夜色他们被东海游击队护送到葫芦岛,住了一夜,又辗转护送到重庆,由英政府驻华使馆接回,平安回到英国。


众所周知,在战争年代里,物资匮乏,资源有限,渔民们自己能否存活都是一个未知数,他们却选择了舍命勇救,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帮英军战俘充饥御寒。1948年,定海县东极乡的调查报告上这样描述:两山居民目睹遇难英人惨状,渔民自动分赠棉衣、滚水、饭食,并为之安宿。


勇救英兵故事被传颂,旧物件收进博物馆


1949年2月17日,香港隆重悼念“里斯本丸”号遇难官兵,并赞扬中国渔民勇救落海英国被俘人员的功绩。


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白金汉宫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的盛大欢迎晚宴上致辞时,赞扬“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中勇救英军士兵的舟山东极渔民。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冒着生命危险营救了日本“里斯本丸”号上数百名英军战俘。中英两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情谊永不褪色,是两国关系的宝贵财富。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弘扬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伟大精神,舟山市政府在东极兴建了“里斯本丸”沉船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舟山爱国主义红色旅游路线中的一个景点。当年营救过遇难英军的小舢板模型、藏身小孩洞的遇难英军战俘用过的小油灯、英军战俘留下来的那些刀叉,还有他们送给当地渔民的赠品,都保存在东极历史文化纪念馆内,铭记了舟山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勇救英军战俘的历史,展现了舟山渔民骨子里的热情、善良和勇敢,与“勇立潮头、海纳百川、同舟共济、求真务实”的舟山精神一脉相承。


如今,“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已经过去了近80年,当年参加营救的200多名渔民已相继故去,就连原先尚有桅杆露出海面的“里斯本丸”号,也随着潮起潮落被完全湮没,但舟山渔民乃至中国人民冒死救援盟军的英勇故事和高尚品格仍代代相传。


(普陀区“潮涌东海·青浪之音”宣讲团 孔亚)

书名:8090说:讲好红色根脉故事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3-01



更多相关阅读

游戏 · 艺术 · 学术
一次意外的老城厢更新——从晚清上海文庙移建说起
王义桅 | 国际关系理论的取经者,中美友好的民间大使——怀念恩师倪世雄教授
陈野 | 山川千里色 语笑万家声
朱东润 | 漫谈传记文学
“火里种金莲”——《西游记》的一次意外文化输出
陈尚君 | 如实传达唐朝诗人的喜怒哀乐
气势恢宏的女性书法家萧娴
程炜 | 回忆斯莱扎克教授——柏拉图“未成文学说”的解释学
中俄美术家的互动(上)
裘陈江 | 一个留美学生的思想回澜——裘毓麐的《游美闻见录》及其他
顾钧 | 李商隐的七夕诗
肖琦 | 巴黎和她的“美好年代”
“此子宜置丘壑中”
越国的礼器
葛剑雄 陈卫平 苏智良 陈引驰 | 这些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到了上海
李天飞 | 齐天大圣不是孙悟空
中国古代的长袖善舞
应县木塔佛塑现状
韩琦 | 袁同礼书信中的国际交流网络
罗丰 | 向西万里行——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协议签订始末
郑绩 | 张伯苓治校与王淑贞持家
康德也成小说主角
李中清 | 父亲与现代中国科学的发展
“那一对闪灼的热情的眼睛正紧盯着我”:丁玲与史沫特莱
艾朗诺 |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拒绝玻璃的日本新国立竞技场
吴越剑中,最知名的就是越王勾践剑
【逝者】李政道:希望我们今后的创业,也能得到未来子孙们的尊敬
节气 | 立秋三候
朱璐 |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之言说
邵毅平 | 中国古代小说中“见义勇为”背后的“有私精神”
红茶汤的历史
邓雅文夺得金牌的自由式小轮车是一项怎样的运动
能染出青色的植物染料:蓼蓝
鲁迅在北京中轴线留下了哪些足迹
伏日:禳毒成节
艾朗诺 |“不执”令苏轼寻觅到满足
三星堆的黄金面罩和埃及的金面具有何不同
为什么出事的总是《蒙娜丽莎》
战玉冰 | 民国时期在华蜻蜓点水的阿加莎小说
赵四方 | 周予同与《汉学师承记》
罗婧 | 永嘉路鲁义士住宅背后的故事
沈从文 | 玻璃工艺的历史探讨
波斯帝国四大都城
奥林匹克重回巴黎
顾拜旦的“教化”之心
周恩来在上海“周公馆”
古埃及的猫狗崇拜
浙江沿海的送“大暑船”习俗
关于《吴宓文集》 | 吴学昭
图坦卡蒙墓的档案
朱德熙与北大古文字学 “三剑客” | 温儒敏
朱生坚 | 既然可爱,奈何不信
陶喻之 | 记留法古埃及学人张凤往事
吴琼 | 人无金石寿,留得金石名
孙思佳 | 日本神话中的玉与越人玉文化
庚日、伏天、书与画
书在,人未远——任继愈冯钟芸的藏书 | 唐吟方
在故宮里吃花
种不出来的水蜜桃
韩茂莉 | 长江中下游湖泊变迁
超现实主义百年:“它的方向是哲学的”
蒙曼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油橄榄在中国
“荡秋千”的心理学史
面对酷热,如何把冰块变成生意
黑塞笔下的傅聪音乐
晨钟暮鼓:故宫文物修复师
启功:怎样写好字
张方琨 |宋代版刻书法中的柳体元素探析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潘悟云:研究中华文明的产生一定要结合语言文字
丰子恺 | 希腊建筑中的视觉矫正
艾俊川 |珂罗版本与石印本的鉴定
波斯艺术中的动物
汪曾祺 | 夏天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