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如果是我一个人要留在澳洲独自走过拿身份的过程,我一定选择回国。哪怕我在一开始选择了留下,但在中间无数个受挫时刻我会选择认怂:考雅思时,单科就差0.5,四个7插肩而过,重新准备再来一次;签证政策又改变时,为了更保险只能再去找加5分的方法,不知道明天还会生出什么变数;看着同学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澳洲没有身份,更别提事业发展时……
我就是因为儿女情长才出的国,就申请了一个大学,那时中介建议我再申请其他城市的学校,比如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我说算了,不是心疼那申请费用,而是如果不和他在一个城市,我又何必辞职出国。
偶尔也还是会想家,夜晚从Southbank高速下来,眼前会出现一幕与这座城市气息完全不同的景致:高楼矗立,灯火通明。那是我最喜欢的景,最起码有5秒,我产生了一个错觉,我回国了。
在韩国待了2年的我第一次面对是否回国的选择题,我坚定的选择了回国。
一来是因为那时我心怀着回国打拼,干些事业的想法,觉得国内怎么着也比韩国空间广阔。
二来是因为韩国社会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的社会制度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从小被教育不卑不亢,夹着尾巴做人,但我偏偏想过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生活(现在我开始怀疑这样的活法是否存在),如果留在韩国,我只会活的更加压抑。
于是我选择逃离那种模式。我放弃了庆熙大学的保送研究生资格,放弃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机会,还记得那时的朋友颇为悲壮的为我送行,滴酒不沾的我还破例喝了一杯甜酒。
在混杂着口水,呕吐物,眼泪和拥抱的一个夜晚,我豪迈的说:我不会后悔回国的。他们看我的眼神,仿佛是看一个傻B。
我还是后悔了,就在回国2个月后,现实给了我一个耳光,我有一种深深的不适应,上不了外网,追不了剧,父母催促我找稳定的工作,催我相亲找对象。面对这些,我只想说:我真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啊。
然后,我就第二次出国了,我之所以选择第二次出国就是因为,我不再想回去了,我已经知道了回国会是怎样。父母很支持我第二次出国,她们来过澳洲转了一圈之后也喜欢上了这里的环境。
我既没有什么家业可以继承,也没有什么婚约需要履行,父母喜欢澳洲,我也不想回去,一切都这么自然而然。然而,如今移民澳洲已经不是你想留,想留就能留。
我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尽力留下,然后继续我的计划——找到最适合我的生活方式。如果我真留不下了,那我就爽快的回国,接受这个事实,毕竟也不是世界末日。
学业快结束时,我面临着每个留学生都纠结过的问题:留下还是回国?
我很坚决表示要留在美国,好不容易出来了,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就不能再缩回去了。但自己没想到的是,等到毕业时,一切都变得“特别崩溃”。
当时不少同学都直接找工作了,我就想随大流一起找工作,统统收到了拒信。
这是在美国四年本科生活中最苦涩、屈辱和绝望的时刻——整个毕业季我都过得特别灰色,感觉很压抑。
我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
留学生在美国找到工作需要申请H1B工作签证。由于申请人数众多,移民局用抽签的方式决定,通常每年的中签率在三分之一左右。
《华尔街日报》曾报道,从美国大学毕业后立刻或一年后(实习期结束)不得不离开美国的留学生比率高达72%。相比印度等国家而言,中国留学生的中签率更低。最近五年里,中国籍申请者的中签概率维持在8%左右甚至以下,每年初次申请被批准者的概率仅为4%左右。
这进而会影响用人单位招聘留学生的态度。条件相当的两个人,一个有美国身份,一个还要申请工作签证,用人单位会倾向于前者。
父亲一直在电话里催他回国,我们吵了好几次,都是我妈在中间打圆场。
因为我依然还在选择中......
我最终放弃了求职,转了一个方向,考了波士顿大学的研究生,这样就可以继续申请留学签证,多待一年。
我要不惜一切代价留在这儿工作,就算我这次还没有找到工作,大概也不会放弃。有可能我会再读一个硕士,再等一年看看。
踏出留学梦的第一步,是否有点儿心慌慌?
募格留学诚意打造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留学申请1对1全程辅导,
帮你快速提高申请成功率,收获心仪offer
500+海外名校精英顾问团为你保驾护航
点击图片,并长按扫描图中二维码了解详情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300-500元),详情请戳。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