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官方帐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2025年1月成功出海的中国手游:《Whit ... ·  昨天  
白鲸出海  ·  多款AI产品投放超级碗广告,TikTok ... ·  昨天  
阿里开发者  ·  100万免费 ... ·  昨天  
阿里开发者  ·  Spring容器的本质 ·  3 天前  
百度智能云  ·  首日调用客户破1.5万!DeepSeek-V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日头条

学习好的人一定幸福吗?百万粉丝的中学老师告诉你真相

今日头条  · 公众号  · 科技公司  · 2021-04-08 15:47

正文

「西瓜视频」上有一位另类的物理老师。

他擅长用物理学解释社会热点,最高一条视频有5000多万次播放。

他不仅爱做实验,还喜欢聊哲学,历史、文学、佛学。

他和学生说,一个人幸福的能力和学历、在什么地方是没什么关系的。

当有人问他,“成绩重要吗?”

他的回答 令人意外

一件旧灰色夹克,头发有点乱,趴在额头上,雷晓园总是这副模样,席地而坐,侃侃而谈。

他爱找人少避风的地儿,也不爱端端正正、摆个背景布在室内拍。大冬天,他也要在马路边、公园里或者河边找个地方,像和朋友聊天似的。

展开三脚架、架上相机,也不怕又凉又硬的石头,一屁股坐下,开拍。

现实中,33岁的雷晓园是西安市第三中学一名物理老师。

网络上,他是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老师。

他用科学实验解释社会热点,单一条解释"虎门大桥异常震动背后原因"的作品,在「西瓜视频」和「今日头条」账号上就有5362万次观看量。


但他不仅讲物理,还爱聊哲学,历史、文学、佛学。

如果你问雷晓园,“成绩重要不?”

他可能会和你说,“当所有人都梦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家可以往小路上看一看。这风景也不错、也有很甜的果子。”

有不少人在视频下回复:“没想到,一个物理老师也这么博学。”

这个“学杂了”的物理老师,正不断输出自己对教育的另类思考。

01

幸福和成绩,没啥关系


初中物理课两年一循环,雷晓园今年正好带毕业班。

他看到孩子们每天都忙着写作业、考试、去外面补课班,学业压力大,“很多学生很脆弱,有负面倾向。"

他担心如果只在意学习,学生会一叶障目,把学业上的挫折看得过于重大,严重的话,会得“空心病”。

这是由北京大学的徐凯文教授提出来的概念,指的是由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不知为何而活。

"一个人的幸福能力,和他的学历、在什么地方,是没什么关系的。"

雷晓园总想启发学生们琢磨点成绩之外的"重要问题"。

物理课上,他给学生讲能量转换

上课前,他会拿出3分钟和学生玩一道填空题游戏,叫"人人都有……",他要求学生每天要填不一样的。

做这道题,是想让学生思考 "人的共性"。

“现在孩子其实都不缺个性”,只有明白人的共性,学生才会去思考,自己因什么而独特?

和学生做色散实验

他还问学生,“生活中什么是最珍贵的?"学生们都知道,没有比生命更珍贵的。

但“生命”太宽泛了。雷晓园又带学生们做了一道数学题。

他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坐标轴,用来代表人一生,有限的100年,但它是无价的,用无穷大除以100,每一年的价值还是无穷的,再除以365天,每一天的价值还是无穷大。

他引导孩子们得出结论,人做任何事,付出最大的成本不是身体的劳动、金钱和物资,而是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

"什么值得你用无价的一天去交换?"

几天前,他把这个问题又抛给116万粉丝。


伴着沙沙的噪音,他还背诵起泰戈尔的诗——

“是死亡的印记将价值赋予生命的钱币,
使他能够用来购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有粉丝说佩服他,能用数学的逻辑去证明生命的价值无穷大。

更多人得到启发:“生命有限, 与其在焦虑中无所事事,不如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心去书写这道填空题。”

还有个粉丝说,“突然不害怕生命逝去了。”

很多人是在网络上认识他的。

最近,他在 西瓜 视频」和「今日头条 」上 新开了个系列,叫"校园之内,成绩之外",已经更新8集。

"老师难道就像NPC一样,给学生发指令卡,让他完成,教学真的就是意义就只在这里吗?"

答案是不。所以他和粉丝讨论,人为什么要学习?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还有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与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雷晓园还打算讲一讲生活的水平很低,但精神境界很高远的庄子。

做这些,是因为普通中学物理老师雷晓园、网红"物理雷老师",想成为一把 "梯子",供人攀登,通往高处。

02

有的地方根本没楼可上


有一年,雷晓园来北京参加一场以“影像力量对科学传播的影响”为主题的沙龙。

主办方请他准备发言稿,一个词儿猛地跳进他的脑子——梯子。

"有一首诗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不想高瞻远瞩?"但有的地方根本没楼可上,就像他出生的陕西关中农村。

幼年时代

那是一望无际的渭河平原,风景单调、缺水,为搜集雨水,还有“陕西八大怪,房子半边盖"的奇观。

雷晓园的祖辈都从黄土地里刨食,爸妈也是农民。

但农村娃雷晓园从小就热爱科学。村口有棵大槐树,被砍得只剩树根,村里小朋友都把它当马骑,只有他盯着树干,想起自然课本中钻木取火的知识。

等小朋友们骑够"大马",他捡了根树枝,闷头钻了一下午,然后跑去问父亲,"为啥树根被钻热了,还是没起火。"

父亲笑话他:"你傻不傻?你拿个火柴、打火机一点就行了!钻什么!"

父亲虽然会教育他:“要好好学习哩!不然在农村抡一辈子撅把,太阳爷从东头背到西头”,但很难成为一把 "梯子",帮儿子在科学上"更上一层楼"。

奶奶过世后,卧室变成雷晓园的"科学实验室"。更多时间,他借助有限的书本"更上一层楼"。

初中时,雷晓园想做一架电动飞机模型。

唯一的指导,是自然课本中一章《空气流速和压力》,还有一张简易的 飞机图。

一个飞机模型几十块钱,城里小孩很容易买到。可雷晓园连易拉罐可乐都没见过,光材料他就攒了2年。

他还把家里七零八碎的录音机、表都拆了,用录音机电机和电池做发动机、从废旧遥控玩具上拆下组件给机翼控制方向……

结果一天放学回家,他“马上就离飞不远了”的飞机模型被母亲扔进炕洞,烧了。

母亲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她和儿子说,你要真能学好,就去上高中、考大学,走出陕西关中农村,随你折腾去。

知识,是雷晓园唯一的“梯子”。

但农村学校师资弱,一个老师带好几门课,春耕秋收时还要回到土地上抡撅把。雷晓园回想,已经很幸运了。

03

别把学生看成监视对象


十几年后,物理老师雷晓园被学生写进QQ空间。学生说他是“天空中最亮的星”。

他最招学生喜欢的地方,就是“离经叛道”。

下雪天,他叫学生到楼下一边赏雪、一边上课。

他带学生在操场上做实验, “水火箭”一下嘭起来了,学生们开心够了,他才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水火箭”会嘭起来?


他用古文手写一封文采飞扬的倡议书,贴在学校操场栏杆上,想在学校推行“无人监考”。

他倡导,别把学生看成监视对象,要用无人监考去激发学生做人的尊严。

这封倡议书贴上没多久就被校领导撕了,他又贴在微博上。

他还借用物理知识讲道理。

课堂上,雷晓园正在做失重演示

比如,“如何衡量惯性的大小?”,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学无术,就像桌子上的乒乓球,手指头轻轻一弹就飞了,很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和改造。

如果人的“质量”变多,像石块、车、甚至更大,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事方式,就很难被外界影响。这才叫做个性。


而他最成功的 “教学实验”,是上网拍视频。

上大学时,雷晓园抓到了第二把“梯子”——网络视频课。

一次,他在网上看到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TED的演讲,主题是“用视频重塑教育",当时美国刚兴起短视频,他被网络传播裂变的力量震撼了。

雷晓园也拍试验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他第一次感受做这件事有意义,是有个云南的学生留言说,自己骨折在家,把他的视频课全部都学完了。

在小区里给小朋友们做的虹吸原理实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