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整年的低迷后,国产剧终于在今年迎来了一小波佳片潮。
现实主义的《鸡毛飞上天》率先口碑发酵。
随后《人民的名义》疯狂刷新收视记录,引发全民观剧热潮,让反腐剧种起死回生。
名著改编大剧《白鹿原》播出一波三折,赚足了眼球,也赚足了口碑。
毋庸置疑,这些剧都在水准之上,各有各的杰出之处。不过,如果单单以观剧不舍得甚至不敢快进为标准,在节奏紧凑度或个别演员演技方面,都稍显不足。
所以当这部《军师联盟》开播时,我有期待,但没有很高。
我特别担心这又是一部打着正剧幌子演些小情小爱的剧集;我担心它不可免俗地有国产剧目前最严重的注水问题;我担心刘涛、李晨等人会不会演员人设盖过角色;我担心以司马懿这样一个人物串起的波澜壮阔的三国乃至魏晋史,编剧能否驾驭得了。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所有这些担心,统统落空,这部剧给了我今年最大的惊喜。
这并不是说它好得出奇。不不不,它没有《人民的名义》那样解冻反腐剧的石破天惊,也不像《白鹿原》那样追求深刻的思想价值。
它只是好得——特别正常。
它就是一部优秀电视剧该有的模样。
有格局有胸襟
格局这个词,很久没在古装剧看到了。
2007年《大明王朝1566》收视滑铁卢后,这种严肃深邃格局广阔的历史剧,基本告别了荧屏。
《军师联盟》显然达不到《大明王朝》那样的深度,但相应地,它也最大程度规避了《大明王朝》的严肃与晦涩。
它更想给观众讲一段好看的故事,里面有英雄也有奸雄,能人辈出也不乏蠢货,更有诸多在历史洪流中挣扎的平凡人。但因为讲述者本身颇有底蕴,所以过程中从不妄自以善恶忠奸评判之。
比如开篇似以反派面目出现的杨修。他才华过人却傲慢自负,为实现抱负,不择手段扫平一切被认为是障碍的人或事,不惜让双手沾满鲜血。
可他有多自视不凡,他双手沾血时的崩溃就有多触目惊心。
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实现平定天下的抱负更重要的事,为此他不惜用别人的命来填,看似大恶。可如果他也不惜以自己的命来填呢?
他与司马懿在前几集为让各自父亲活命斗得你死我活,可这种对立,表面上是各为其父,本质上却是两种人生观的背道而驰。
几年后再见面时,一个是马夫,一个是意气风发的宠臣,然居于人下的牵马者不卑,高居马上的上位者不亢,二人平静地打着机锋,虽愈行愈远,但也惺惺相惜。
又比如曹操为曹丕和曹植两个儿子选择的妻子身份一贵一贱,二人生母卞夫人忧心时曹操的回答。
编剧之胸襟与格局,可见一斑。
结构精妙节奏好
拍摄司马懿的故事,除了该剧主导者吴秀波对司马懿这个历史人物本身的兴趣外,恐怕也是因为他可以整整串联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于是前几集里,我们看到司马懿如何费心周旋、维系一家老小性命,也看到东汉末几股势力交缠下的朝堂与战场。于司马懿而言,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小家,可偏偏不得不涉足大势;于曹操而言,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平定天下的雄心,而大人物挥手间,碾压凡人性命如蝼蚁,毁家灭户只是寻常。
这两根线错杂交织,让剧集至今为止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很久没有看到这种文戏有深度、武戏有场面,既有庙堂之高、也有人间烟火的好剧了。
节奏更是错落有致,紧凑却又不乏颇有况味的闲笔。迄今为止,每集都有高潮、有伏笔、有包袱,节奏之好,让我想起当年山影的《大染坊》。
台词考究有留白
毋庸置疑,编剧常江先生是个有文化的人。
虽然剧中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被人指出,比如台词中出现了晚于时代的成语或评价——管中窥豹、伏膺儒教等,比如一些人物的籍贯出现差错,又比如开篇的旁白就用错了“趋之如骛”这个词。
但在我眼里,这是知识性错误,并不真的影响对编剧底蕴的判断。
正史描述通常多行为、多结果而少动机、少过程。如何结合人物性格与永恒不变的人性,将史书上的寥寥几笔填补成一个合理而动人的故事,是所有历史新编者努力的方向之一。而这部剧的编剧,把三国志、三国演义与诸多历史人物的民间传说揉在一起,并在空白处填写上了自己的猜想与推测,迄今为止未见十分不妥之处。
这要求编剧对人物有足够了解,对历史有足够了解,对时代风俗有足够了解,对人性有足够了解。做到这些,夸一句有文化不为过吧?
何况他还将诸多典故藏在台词中、埋在故事里。比如把一合酥与杨修辅佐曹植的期待捏在一起,巧妙而合乎情理。
更让人惊喜的是台词,有古风却又不拘泥,味道足而有余味。
其中更有大量留白处,给人想象空间。
譬如曹操赦了杨修和司马懿两家,而后教导曹丕用人之道,曹丕想扶司马懿上位抗衡杨修,以抑制杨修相助曹植,于是向曹操提出给杨修找个对手让其有敬畏心,曹操却哈哈大笑。
你猜他为何大笑?十个人大概会有十种不同的理解。
又譬如曹丕甄宓成亲,按汉代婚俗喝合卺酒,前面寥寥几语,行礼不发一言,但二人勉强而尴尬的夫妻关系已尽现其中
这样的剧,让人不敢快进,一分钟都不敢,甚至还要时不时倒回去看看自己是不是漏了点什么,这是节奏的功劳,台词的韵味,更是留白的魅力。
想想同时代这些国产剧的台词恨不得点死为止,这种点到为止是多么克制而珍贵。
演技突出有惊喜
看到现在,全员演技在线,甚至包括刘涛和李晨。
波叔自不必说,作为一个优秀的体验派,他的表演从来都是既有感染力又有爆发力,日常戏又极具生活味儿,举手投足尽显功力。
但波叔的表现一向稳定得可怕,他发挥之好也完全符合我的预期。至于我劲松哥也是一如既往的好,算不上惊喜。
目前带来惊喜的,是翟天临的杨修与于和伟的曹操。
翟天临把杨修惯常的恃才放旷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最显功力的,当然是深夜杀人后的哀嚎与崩溃。
这一幕的演绎颇有舞台剧的味道,翟天临不愧为正宗学院派(阿拉平平是上戏表演系博士生),如此戏剧化的情节,他演得极度撕裂感却并不突兀。
而于和伟的曹操,更是惊喜中的惊喜。
坦率地讲,我一直不太喜欢这个演员,觉得他现代剧里有些黏腻,古装剧中面目模糊。
《新三国》中他的刘备,和陈建斌的曹操一样,都被我视作糟糕的演绎。
可他居然与这个剧本里的曹操结合得如此之好,一把胡子下的演绎,让我忘了他以往所有的面貌。
这个曹操,让我联想到焦晃在《雍正王朝》里的康熙。
不是说他有焦晃老师那样深厚的功力,而是这种用举重若轻的方式去演绎一代雄才大略之君王的思路,有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