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PT研究院
站在PPT演示前沿,提供最新的PPT理念、技巧、素材,快乐PPT,快乐交流,尽在PPT研究院!
51好读  ›  专栏  ›  PPT研究院

关于PPT的实现路径与用户感受

PPT研究院  · 公众号  · PPT  · 2017-12-23 10:00

正文


公众号: keynote研究所


见字如面,

我是人生哥!


今天我想与您分享 2 个观点:


1.PPT不必太在意实现路径;

2.规避具有争议的用户感受很重要。


01.PPT不必太在意实现路径



影响一页幻灯片的因素有很多,

每个人对文案的理解不同,

思考方式不同,

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也各不相同!

你不必掌握每一项PPT技巧,

也不必太过于拘泥“形式主义”,

更不必局限在使用什么工具表达意图。


什么意思呢?


这里介绍一位日本人—高桥征义。


他曾经在2001年的一次演讲中,因为恰巧没有幻灯片工具,于是使用了与一般主流幻灯片方式完全不同的方法:使用HTML(网页)制作幻灯片,并用极快的节奏配上巨大的文字进行演讲,带给听众极强视觉冲击,甚至颠覆了整个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的PPT界。人们将他这种表现手法定义为高桥流的大字报,也奠定了高桥征义的江湖地位,人称高桥流PPT创始人。如图所示:




而在人生哥的身边,有很多从事设计工作的人,他们中间其实有很多人是不擅长ppt制作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选择使用自己熟悉的photoshop进行排版,然后再一张张图片导入ppt里面,完成PPT。


PPT的核心在于辅助您的逻辑思维传达,

让“技巧”为你所用才是关键。


在PPT和keynote里面,都有这样一个工具,叫做插入表格!


表格最常用的用途是:制作表格!


好吧,我承认上面这句是废话!


在制作PPT之前,我们会先进行参考线的绘制,但也会有一些人从来不使用参考线,而是直接使用表格工具进行对齐。


对于不善于使用参考线的人来说,使用表格对齐元素应该是你的首选。


这里,我们将会用到4个关键点:


  • 基于文案合并单元格

  • 文字两端对齐或者遵循左右对齐

  • 保留表格局部方向上的线框分割

  • 填充单元格的背景优化页面


我在谷歌图片搜索了一些《寻梦幻游记》的壁纸,想告诉你表格的特殊用法,比如:


  • 封皮的主副标题组合

  • 目录页的制作

  • 内容页的分栏排版

  • 正文的分割线修饰

  • ……



1.关于标题的表格应用,如图:


最终版式:



版式原理:添加表格—保留竖向间隔的表格边框或横向边框,用来进行内容的区分。如图所示:



同样的方式用于横向的封皮制作。如图所示:



版式原理:添加表格—合并横向单元格,在文字区域保留上下边框。如图:


2.关于目录页的表格应用,如图:

最终版式:


版式原理:插入单行表格,填充背景为图片,打出目录的章节,同时调整表格属性为自动均分排列。


3.关于版式的表格应用,如图:

最终版式:



版式原理:使用表格创建背景分割,保留边框,需要改变的板式用表格边框强化,实际流程与上面两个相同。



当然,也可以再看一个例子。如图:



原理基本一致,以表格充当均分的参考线。如图:



4.关于独立文本框的表格应用,如图:

最终版式:



版式原理:分割线的「出血原理」如果掌握不好,也可以用表格绘制。如图:



当然,也可以这样去表达,原理相同。如图:



5.关于复合文本框的表格应用,如图:

最终版式:



式原理:对于多行文本的分割线均分,掌握不好的话,可以试试用表格来完成。


6.关于分段式文本框的表格应用,如图:

最终版式:



版式原理:等距在表格中填入文本。如图:



上面的小技巧,你掌握了吗?


02.规避具有争议的用户感受很重要



世界上大概只有“审美”无法界定,也没有评价的标准。


有人喜欢科技风PPT,

有人喜欢微立体风格PPT,

有的人只用三分式排版也能做好PPT,

有的人却只喜欢全图型PPT。


拿下图来说,有人喜欢使用严格的居中对齐方式,将文案放在画面中心位置。如图:



而有的人基于“图形下落”的视觉理论,会主观的将文案向上移动几个像素的距离,让排版看起来更舒服。如图:



这个例子你无法评价哪种位置关系的谁好谁坏,比如,有的人严格遵照黄金比例做出来的PPT也依旧很丑!


所以,我们这里要说的是用户感受的争议性。


举个例子:

人生哥很少在制作PPT的时候,使用纯黑背景+红色文字的色彩搭配,就算是非用不可,我也会对文字和背景进行偏深蓝色的处理,或者是叠加图片的处理。为什么呢?


比如这几页幻灯片,如图:


图1



图2



图3↓



单就这3张幻灯片的板式来说,就是普普通通的阅读型幻灯片的封皮页,你也可能会说:


红黑的配色方式是国外较为主流的配色方案之一,应该没什么问题啊。


但问题是,你的认知仅仅来自于版式美不美,颜色好不好看,而如果看这份幻灯片的人是一个对中国文化颇有建树的人,他们对于色彩的理解与你稍有不同。


他们会说:黑底红字的配色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古代对犯人处于刑法时用到的颜色,恰恰就是黑底红字。你一定要注意图3的用法是极其错误的。



一张黑纸上面写着(红色)犯人的名字,附以斩立决!


他们看见这样的幻灯片配色,首先是拒绝的,这就是技巧之外的用户争议。


所以,我们会先考量如何规避掉这些风险,避免用户争议的去从优制作,而非为了追求形式主义,一味的进行视觉处理!这个道理,其实与设计一款电子产品很类似,美观与使用体验仅仅是一个优化和提升的过程,而用户最在乎的其实是产品的功能!


希望上面的这两点,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