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哈聊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哈聊事

严打暴力催收,个贷催收新规发布!

小哈聊事  · 公众号  ·  · 2025-03-14 06: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微,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该标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人民银行,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同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相关行业机构共同起草。

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是我国首个聚焦贷后催收业务的国家级规范, 其发布实施有效填补了贷后催收环节长期存在的规范空白, 为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提升从业机构合规管理水平、识别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权威依据, 是贷后催收行业迈向规范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

具体来看,在贷后催收风险控制总体要求上,该文件明确,金融机构应审慎开展个人网络消费信贷业务,全面、客观评估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等情况,向具备借款条件的借款人推荐合适的贷款产品。金融机构应在贷款合同或服务协议中对贷款产品的期限、利率、还款安排、逾期可能采取的措施,违约责任,个人信息处理等与催收相关的关键信息进行突出标识(例如加粗、加黑、下画线等),提醒借款人认真,仔细阅读。金融机构应切实践行负责任金融的理念,合规经营,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引导借款人理性借贷、合理规划还款。

文件强调, 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应只向债务人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 向担保人等连带责任人催收应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协议约定为限。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催收人员可与联系人联系。 包括无法联系到债务人本人,为及时恢复与债务人联系;债务人已死亡、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建立与其可能存在的财产继承人或利益相关人联系。

金融机构与债务人可通过协议约定等方式明确无法联系到债务人本人的具体场景等。 联系人明确拒绝催收人员的请求或要求催收人员不得再联系的,催收人员不应再与其联系。

下一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将持续推动标准落地实施,不断加强贷后催收自律管理,推动贷后催收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此外,自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实施之日起,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2024年5月15日发布的《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同时废止。


来源: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企查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