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响刘老板
和年轻 CEO 一起成长、彼此见证,然后赚大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野球帝  ·  自家长袖T恤!原价69元,福利价49元! ·  23 小时前  
苏群  ·  夏天追杜兰特,火箭准备好了吗? ·  2 天前  
野球帝  ·  文班亚马,赛季报销了... ·  2 天前  
野球帝  ·  自家长袖T恤!原价69元,福利价49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响刘老板

在美国,中国年轻人赚不到大钱。

群响刘老板  · 公众号  ·  · 2024-05-13 12:12

正文

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718 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在美国,中国人赚不到大钱。

只说偏见,不客观,欢迎撕逼、欢迎批判,评论区就是战场,来一起切磋。

一、

这一周从波士顿,到纽约,做了 4 场华人创业者聚会,聊了 70 个 90 后、00 后创业,每一个局 15 个人。

还有一对一陪我逛街、拍照和开车的朋友、摄影师,还有老朋友。

对美国东海岸华人打工宝宝,有了一个比较形象具体的刻画,简单说说。

打工真的香,真的好香。

无与伦比的人力成本让漂亮国成为初阶打工人最好的见世面、人吃马喂不断赚钱不断花钱、不断积累自己认知的好地方。

纽约、波士顿、旧金山、洛杉矶,应该是华人年轻打工人工资最高的 4 个城市,只有香港和伦敦,有一拼。

但请注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留下来。

户口在美国是一个巨大的生意,美国户口对于华人一穷二白的中产家庭是最不友好的。

能来留学,一年 50 万出去了,然后留下了拿 Offer 的人,恨不得 Offer 率不超过 10% 。

我聊的这些年轻漂亮国打工人,他们是幸存者,幸存者才会看起来这么爽。


二、

他们确实很爽,9 点上班 5 点下班,8 点上班 4 点下班是常态,美国垄断的科技行业、医药行业。

有劳有逸,巨大的利润创造了一种打工人的梦幻泡泡一样的生活方式,体面的月薪,工作生活的可能性平衡。

似乎可以一路向前的平稳中产生活。

但他们最大的困惑,也在于这个。

对于华人来讲,职场天花板太低了,基本上黄金职场期限从 25 岁开始工作,到 35 岁。

他们的 35 岁生存危机不是被裁员,而是能否突破天花板,看到更大的一种人生。


三、

有一个小朋友,把副业当主业做,老板在佛州,他在波士顿。

他跟我说,一年 13 万刀,很不错了,但是他继续 20 年,变成 20 万刀又如何。

税收、消费,以及各种安家的成本,让他感受不到一种成长带来的巨大杠杆,他自己就一直走在一个按部就班的路上。

作为美国人,美国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和生活方式,但作为中国人,他不能接受这样的平缓平凡,人生需要更大的波动。

所以他选择自己去找自己的 X,美国的打工对于华人来说实在是太轻松以至于只要你想做副业,你就一定能做副业。

特别是一些医药企业、高利润科技大厂,养老岗位特别养老,这就是机会。

求一种杠杆,成为了他们的普遍性选择。

我跟他们说,这就叫中国人的「躺也躺不平、卷也不卷不赢」的美国版。

中国人太强于信息整合、资源汇聚、生意谈判、项目操作、精细化运营,所以说释放出来的能量。

一部分人选择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社群,然后躲进小楼成一统,真正的 Chill 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所谓加州三件套,出海爬山滑雪,找个对象,买个房,有了娃,双职工成为一个稳定的华人美式中产生活方式。

想想就觉得那么无聊那么美好。


四、

但,要是要成为中国大陆的超级个体户,一年赚 100 万人民币等值现金到手,甚至到 200 万,300 万,400 万。

这些是很难的,我从他们的口中才知道一个感受。

就是全世界范围内看,一年到手 100 万等值人民币,对于 90 后、00 后都是很奢侈的一个事儿。

非常非常非常奢侈的杠杆,最大的 90 后今年 35 岁,一年到手 100 万人民币,打工意味着几乎 20 万刀一年。

这不是一个常态,不要被小红书骗了,一堆码农看起来多。

但这实际上,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幸存者偏差,淘汰了多少人默默回国,以及有多少人默默无闻卡在了留学申请的门口。

100 万以上的杠杆,是更难的,年收入的爬升,意味着更多能量、更大机会、更多资源的聚合。

作为一个并不主流的种族,华人在美国,上一代创业者用自己的双手,开餐厅、足疗店、洗衣店。

但是这一代,需要创业的时候,能创业,能加入主流的、能够长袖善舞的并不多。

我组织聚会的美国华人小朋友常说,他们想要做主流,主流,主流。

我觉得很搞笑的点, 是似乎昂撒为主的文化,在这个环境下,不会把你的脸、你的文化、你的生意当做主流。

本身就是美国大陆上的一个一个岛屿,割裂细分的岛屿。

我更自洽地觉得,我需要以中国为中心,链接世界。


五、

在纽约、伦敦、巴黎这些地方旅行很长时间之后。

我不再感慨他们为什么那么 Chill,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卷,

这属于无用之谈。

我彻头彻尾地知道了「人是环境的反射器」这句话,是真 TM 真理。

不必埋怨任何东西,这是我的选择,你选择、你承担、你痛苦、你快乐,你 100% 自己负责。

别跟我说你没有条件做选择,你只是一直在想既要又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