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任大客
我是一个很怕麻烦的人。
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用着同一个银行的卡。
也许因为行业的关系,几乎不会拨打这个银行的热线,我很清楚那些语音流程会绕得人很晕,所以基本的需求都是用其APP解决。
在某个闲暇的下午,我翻着它们的APP理财产品,看到一个产品回报率还不错,而且进出机制也很灵活,想着买一点吧。
好,点击购买,弹出提示“你不符合购买条件”,其他没有任何解释。我摊摊手,也没在意,合上手机就忙别的去了。
大约在五分钟以后,手机响了,显示95XXX。
接听以后,一个温婉的女声说“先生您好,我是您的专属客户经理,我查看到您刚刚在我行的APP上希望购买理财产品,但没有最终完成购买,可以了解一下是有什么问题吗?”
我很惊讶,并且有一种突然被重视的温暖。
讲了原因,她说抱歉,并解释了是因为客户级别等等的原因。咱那点存款,而且别人又这么贴心的专程打过来解释,我表示很理解。
紧接着她说了第二句让我惊艳的话“如果您希望理财的话,我行有另外一个您可以购买的产品,条件差不多,要不要我给您介绍一下?”
于是,不到2分钟后,我很爽快的购买了她推荐的理财产品,并在购买页面“推荐人”一栏很认真的填上了她的工号。
于是,我更坚定的成为了这家银行的死忠粉。
服务价值化,就要刚好戳中
这件小事过去很久,但我一直清晰记得细节。不仅因为那种被戳中痒处,畅快的服务体验,而且因为这件小事,给我的工作启发很大。
去年的跨年演讲上,罗胖的“时间战场”总结的很好,现在大家都在挖空心思做两件事情,第一怎么节省用户的时间,第二怎么让用户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其实罗胖说的很含蓄,在我看来,在这个时间法则下,几乎所有人都在疯狂的、尽力的争夺用户流量,并努力在和用户接触的那一瞬间,锁定收益。所以,反观我们客服行业,最需要担心的真不是需求的波峰波谷和人员效率,而是用户万一从此不爱理你了怎么办?不找你了怎么办?我们的价值会不会消亡?
说实话,除非动了真火,现在谁愿意因为那几块几毛钱和你磨半天嘴皮?难道同行们没有发现热线服务需求量在不断下降吗?电话营销接听率、成功率越来越低吗?如此发展,“客户服务中心”将演变成为“投诉处理中心”!
在行业中,大家对客服中心定位也一直变化,从最初的售后部门,走向了现在的“服务营销”中心,而往往却割裂地处理“服务”和“营销”。行业一直在做着一件非常畸形的事情,一方面尽量快速的挂断用户的电话,另一方面再拼命打给用户,说你买点东西好不好?
长远看,这条路会越走越窄。
“APP会死,而服务永生”,我一直坚信服务的价值化道路是一条康庄大道。客户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火上浇油。充分挖掘客户的需求,解决问题、商业变现,才是服务的最终诉求,服务、营销是一体的、融合的,只要方向是解决了客户的迫切诉求,这样的服务就有内涵、有温度。
有价值的服务就是刚好戳中,迅速变现,用户满意。
客服的内行,一看都明白这个案例里面的细节和后台支撑,要做到位,其实不易;具体一点,我再说两个典型的流程。
服务接力,挽救式的商业变现
服务接力,是我起的名词,指的是面向单个用户的、跨渠道的服务衔接和协同处理,典型流程就是我开篇的例子。
在过去几年,各大企业的APP和微信号,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当客户大量地涌入这些轻渠道,我们都知道,用户体验非常关键,尤其是客户要办理某个业务的时候,因为办理系统拥塞、非目标客户、账户余额不足等种种原因办理不成功,直接带来的就是边际损失。
消费永远是冲动的,一旦错失可能永远错失;据TRAP的一项调查显示:有问题的用户中,只有4%会联系公司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解决,而另外96%的顾客选择直接沉默。
服务接力的价值,挽救这个边际损失,典型的实现路径很清晰,第一,通过渠道办理失败数据的收集,回传给客服系统;第二,路由分配和客服人员外呼客户;第三,引导或手工帮客户直接办理。
有两个关键,第一,回传数据很关键,要有几个关键有效的数据,用户是谁、办理什么业务、失败原因是什么;第二,及时性很关键,从数据回传到打通客户电话,5分钟以内一般可以做到,要尽量的缩短流程的时间,这个时间和这通电话的满意度、成功率都成反比。
一个快速的、渠道协同的主动接触,从我们实际的操作效果来看,服务接力后对于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修复、提升是非常明显的,业务办理的成功率也很高。这样的典型流程,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践的。
触点营销,戳中痛处非常关键
事实上,很多客服中心都在建设CRM或大数据系统,都在讲触点服务和营销,但没做好的原因,我认为是没有处理好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最适合的场景,没有处理好流程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是为流程服务的,做法上,应该采取倒推的逆向思维,想卖拐,必须找腿瘸的人,对照你想解决什么核心问题、想销售什么产品,再去构建获取目标客户的数据要求。服务接力的案例就是典型,想要挽回损失,所以我去拿渠道办理失败的数据;数据的动态、及时性很重要。
拿运营商而言,知道哪些人余额不足了、流量不够了,就可以梳理很多的服务流程出来,真不要言必称大数据,大数据的构建成本太高,小数据则可,重要的是数据的质量。
第二、最核心的诉求,没有处理好企业需求客户需求之间的关系。
正向来看,客户的接触,是什么核心诉求引发的?起码前台客服人员要有数据支持,比如客户前期关键接触记录,核心诉求记录,办理失败记录等等。常发生的情况是,当客户来了,各渠道记录对客户最近的状态变更一无所知,却有着N个营销推荐,那么成功率必然是很差的。
所以我们应该从客户需求去考虑问题,而不是总是站在自己产品价值立场。客户最需要的是什么?有一套逻辑规则判断,把这个策略推送给机器人或者客服系统,最后是与这个核心诉求关联的产品推荐。
第三,最便捷的流程,没有处理好客户诉求和财务流程之间的关系。
流程要清晰直接,办理支付要便捷有效。比如,当用户余额不足,接触机器人,机器人关键页面和回答,都需要显眼的提示余额问题,提起意愿以后,机器人可以给出充值入口,选择金额、直接支付的能力,才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商业流程。同理,当客户接触人工的时候,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核心诉求,而非营销的口径。
另外,便捷的支付方式是变现的关键,在支付宝、微信等线上支付已充分发达的今天,支付实在不应该成为客服中心营销的瓶颈。
环顾现实,不足的服务有之、过度的服务有之,而刚好的服务却不多,这个事情急不得,需要沉下心来,打磨流程和细致运营。
及时的、恰如其分、戳中痛点的服务,才是这个极度缺乏耐心的时代需要的,才是实现用户满意、价值变现的好服务。
我正需要,你刚好来了,所以一拍即合。
* 本文首发于任大客 (ID:rendakecc)作者授权发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