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创新金融圈
“深圳创新金融圈”官方公众账号。旨在打造金融从业者生态圈。及时解读最新金融政策,跟进前沿资讯,举办各类线下沙龙活动,发布金融业最新招聘信息,实时对接优质项目及资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18岁男子被拘捕,香港警方呼吁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最新回应!关于樊振东、马龙退赛 ·  3 天前  
深圳发布  ·  今晚,深圳人才公园响起粤语民谣! ·  3 天前  
深圳发布  ·  全网最低折扣 市民排队买买买 ·  3 天前  
深圳发布  ·  1200亿!历史之最!第二十六届高交会闭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创新金融圈

老板,来两斤新三板业务!

深圳创新金融圈  · 公众号  · 深圳  · 2017-06-22 10:09

正文

来源:读懂新三板(ID:ddxinsanban),作者:读懂君,系新三板资深从业人士。本文已获得原创作者授权转载。


没有什么生意比券商更好做了,行情再差,只要认真干点活,一年怎么也有一个亿利润;也没有什么生意比券商更难出头,经纪、投行、自营和资管业务、卖方研究所,神仙来了,也只有这几张牌可打,要做出花来,比登天还难。


直到组织上又发了一张新的牌——新三板。如同1493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券商们如获至宝,多快好省,大干快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发动营业部也要上。


几十家券商,你挂二百家,我挂三百家,两年时间就把新三板干到一万家,堆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基础股权市场。从产能不足到产能过剩,只用了两年时间;挂牌的费用也从五六十万涨到了二百来万,涨幅超过北京的房价。


新三板,这个两年建成的超级卖场,又迅速成了鸡肋业务,成了观察整个券商行业最好的样本。监管的处罚、人事的更换、公司的战略,内部的哗变,都在深刻影响着每一家券商的新三板业务。

新三板挂牌业务,让一批小券商成功逆袭


开源证券、东莞证券、国融证券,这三家以前并不起眼的券商,正成为新三板挂牌业务三大领头羊,虽然存量业务不高,但新增挂牌和待挂牌数量都排在前几名。


巧合的是,三家券商都是排名末尾的小券商,都有冲击IPO的打算,都不约而同地拼命加强新三板挂牌业务。


原因何解?正是因为冲击IPO,才更需要新三板挂牌业务。


挂牌业务是大券商放弃的业务,和其他业务相比,挂牌业务是真正的血汗业务,挂牌一个公司挣一笔钱,持续督导更是烦不胜烦。


但对于小券商来说,血汗业务也是业务,血汗钱也是钱。挂牌一家公司收200万,只要认真做,一年挂牌100家不成问题。这样一算,一年能有2个亿收入,几千万利润。如果能把挂牌部门单独剥离出来,申请在创业板上市不成问题。


挂牌业务有一个好,就是没有周期性,稳定的收入和利润,正好抚平市场牛熊转换时其他业务产生的业绩波动。对于正走在上市之路的三家券商来说,放几斤旱涝保收的新三板业务在行囊中,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小券商不做IPO业务,是因为没有业务可做。IPO业务这么肥的肉,一堆大券商都虎视眈眈,掘地三尺搜寻项目,小券商要分一杯羹,没门。毕竟上市这么大的事情,哪个老板敢交给小券商来做。


所以发展新三板业务,利用客户粘性,为投行业务打下基础,成为小券商的唯一选择。等吧,等吧,等着挂牌的小公司长大吧。

没吃到肉,还挨揍,券商不干了

新三板扩容之后,股转的同志们地位得到很大提升,再也不是小家小户了。当年上门给券商送牌照上门,对方人不在公司这样的尴尬场景,都已经成为历史。


一万家公司,股转管不过来,都压给了主办券商。谁的孩子谁来抱,公司出问题了,券商挨板子;做市报价砸盘,请券商的同志记得按时交检查报告;公司违规担保,主办券商也要连坐。


肉还没吃到,挨了这么多揍,券商不干了。


魔都老牌国有券商,因为新三板业务被证监会处罚,扣了分,还要连累其他业务。回去一想,上百亿收入的业务都没被处罚过,为了新三板这么点辛苦收入,担天大的干系。


索性,两手一摊,你们玩吧,我不玩了。至此以后,再也看不到这家券商做三板业务。


不只券商算不来账,场外业务的大老板们更算不过来。多挂牌几家公司,对年终奖几乎没啥影响,一旦捅了篓子,换来整个券商受到证监会处罚,不但业务受到灭顶之灾,自己的椅子也坐不稳。


不过也有只吃肉不啃骨头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只留做市业务。华泰证券也把持续督导业务交给了子公司华泰联合,只保留做市业务。以投资见长的九州证券、东方证券,给上百家公司做市,但基本没有挂牌和督导业务。


股转系统规定,券商做市必须要全部用自有资金,本来一个投(du)资(bo)业务,你规定只允许用自己的钱投(du),这让做市的同志们很难接受。你看看券商资管业务,同样是投资,一块钱配几块钱的杠杆。这么对比的结果是,券商都不玩做市了。


不能加杠杆,这让做市的同志们很失望,除非你是不缺钱的大土豪。目前新三板市场,还真有这么不缺钱的主。东北证券,上市券商,不差钱,现在每天在市场中扫货,不亦乐乎。

三板业务,你的名字叫脆弱


不同业务对券商的重要性不同,比如经纪业务是一个必选项,谁当老板都不会放弃,也不敢放弃。新三板业务是可选业务,要不要做三板业务,全凭各家老板自己的想法,换一拨人,就换一波业务。


南方某大型券商,三板业务全市场排名前几,做市还排到过第一。老板换了,业务就搁置了,今年挂牌和做市几乎没有一单。做市负责人跳槽去了某大公募,三板负责人也干别的去了。


类似的事情,在新三板已经不是偶然。在券商内部,新三板业务太脆弱了。这么多年的新三板,从申万到中泰,再到安信,都是各领风骚一段时间,很难说有持续优秀的。


申万证券很早就做三板业务,后来和宏源证券合并了,从体量来说成为新三板的巨无霸,但业务做的是不是最好,就要另说了。


中泰证券,新三板业务曾经很厉害,凭借新三板业务完成了弯道超车。新三板做市业务出事了,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现在三板业务实际负责人是谁?不知道。


西部证券三板业务曾经做的不错,可程晓明离开后,新三板不再是主推业务,也沉寂下去了。


大通证券,本来挂牌业务做的不错,突然有一天传出公司要卖掉,克扣员工年终奖。duang一声,内部哗变集体跳槽去了国融,三板业务没了。再后来,国融证券完全继承和发扬大通的精神,成了三板挂牌业务的领头羊了。


所以,现在还在做新三板业务,特别是挂牌业务的券商,他们都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市场,敢于正视动辄得咎的处罚,请股转系统的同志们要加倍珍惜。


金融行业历来是一个短视的行业,股热了做股,债火了做债,新三板爆发了做新三板,整个金融行业从来没有摆脱过这个规律。通常,他们的战略眼光能到第二年的四月份,这是头一年年终奖发放的日子。


实际上,新三板市场还真有从长远打算的券商,比如承销过中科招商和华龙证券的中信建投。三板业务做的确实好,甩掉同行一大截,可你看看三板业务的两个老板张昕帆和李旭东,都在公司都干了十几二十年,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三年五年的战略规划,熬到下一场风来。


券商的业务,能力倒是其次,团队能长期稳定,能做长期的战略打算,业务做不好才是怪事。你看看兴业证券,兰荣这辈子都放在上面了,搞不好才奇怪了。


所以,如果风不来,大家都很难坚持下去,三板的金融民工在以各种形式离开这个市场。业绩不行被干掉的,公司政治被干掉的,老板走了跟着走的,实在不想干了的,唯独没有做新三板升官的。


讲了这么多,那么问题来了:啥时候新三板才算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你观察下券商,高管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三板的业务照常进行,新三板也就成了。

以最谨慎的态度做最前沿的金融创新,深圳最大的金融熟人圈!圈子成员均通过实名认证,实时对接优质项目及资金。请联系群主(微信号:dayu1979),邀请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