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职业倦怠了吗?”
职业倦怠,指的是我们在工作的重压下,产生身心疲劳甚至枯竭的一种状态。
它既有可能源于工作上的压力,也有可能是对工作内容、工作薪酬的不满。
以至于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得不到正向的回报,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情绪疾病。
所以,它也有一个更扎心的名字 ——
「自我燃烧病」。
出现这4个迹象
说明你可能已经进入了职业倦怠期
1.不想工作
每天上班行尸走肉,无法对工作集中注意力,感觉到
工作压力超过自己的承受范围,逐渐无法应付,对工作失去兴趣热情。
2.情绪疲劳
生活中失去活力,情感上处于疲劳状态,无论怎么休息都觉得很累,感觉到焦虑甚至抑郁。
3.生理不适
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变得容易感冒、咳嗽,身体的各部位常出现不知缘由的疼痛。
4.成就感下降
在工作中容易出错,成就感下降,经常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是失败的。
怎么样的职业才能减轻倦怠?
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职业倦怠报告》,近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经历职业倦怠。
许多人觉得自己并不是在从事一份有价值的工作,而仅仅只是在做一个“工具人”。
那么,什么类型的工作,能帮助我们保持动力,减轻职业倦怠呢?
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曾提出过七大工作动力:
表扬和认可、成就感、个人成长、自主和赋权、支持性工作环境、工作与生活平衡、公平薪酬和福利。
而这,正是心理咨询师这个新兴职业所具备的特点。
欧文亚隆就在《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说:
每天,我们都在超越个人的欲望,关注其他人的需要和成长。
我们不仅仅从来访者的成长中获得快乐,也从来访者对他们生活中所接触的其他人的影响中获得快乐。
而除此之外,成为咨询师的你还能获得:
-
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地点,有更多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和陪伴家人
-
能够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更加了解自己、了解人性,实现自我成长
-
作为一门助人助己的职业,帮助别人能收获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如果你喜欢心理学,对心理咨询感兴趣,正在寻找合适的入门方式,却不知道如何选择。
那说到这里,一定有很多朋友好奇,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呢?
本质上,心理咨询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的人际互动过程。
在这个咨询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个角色:
咨询师和当事人
(当事人,也称之为为“来访者”)。
咨询师通过言语、表情、举止行为及特意安排的情境,引导来访者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
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保持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再接地气一点,就是有一个人可以站在你的角度上深深地理解你,帮助你认识自己,引导你走出困难,是达成自我实现的方式之一。
就如心理咨询的定义所说:
任何让你感到困难,或是艰难的时刻;
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自己的时刻;
感到自己好像失去了开心能力的时刻;
无法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无法与他人交流的时刻
当我们觉得自己“被困住了”,也许就可以考虑一下
“心理咨询会不会能够帮到我?”
所以,
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
心理咨询的重点是面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疑惑、认知扭曲、人际关系误区、情感困惑等看似简单的生活小问题,所引起的情绪不良反应。
相应的,心理咨询也对从业者提出一定的要求,具有这些特质的人会更适合成为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 尊享特训班
隆重来袭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更顺利的踏入这个行业,小编向大家推荐心理咨询师尊享特训班。
课程里面包含了
理论课、实操课、大咖课、线下观摩演练课
以及
高级心理催眠师课程
五大课程
。
直播理论课
包含
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学,课程详细内容可翻阅查看课程大纲。
理论之后开始
实操学习(观摩学习)
,实操学习包括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验技能等。
▲扫码获取详细课纲▲
我们汇集了心理成长各阶段权威业界大咖,成长的
每步都有名师授课,确保每个学员都成为更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岳晓东、房心达、兰馨、王晓燕、郭凤学、赵晟瑞、郭靖、侯婉慧以及孟雅萍老师
都是来自于中科院心理所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从开考就一直研究考点、难点和答题技巧。
3大灵魂拷问
心理咨询师教材从未变过,但考试内容每年都在不停地变化
,你听的录播课可能是几年前录制的!不能紧扣考纲,不能与老师互动,没听懂也不知道问谁?在某宝上,可能只需要几百,甚至几十即可买到…
在直播课,学员可以实时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提问、讨论,实时互动有助于增强学员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效果。直播课也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内容可以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方便学员及时获取最新的学习信息和教学内容。
别以为你听几节录播课,刷几套题就可以考过心理咨询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