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时期,很多保研同学都准备了参营论文,那么如何在面试当中准确地、精彩地介绍我们的论文却成了一大难题。
介绍论文首先要把论文的基本信息讲清楚。基本信息是整体的个人介绍里的一部分,大概包括以下几点,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
首先介绍论文的发表期刊名称与级别,让老师可以第一时间判断论文的含金量。如果是某个项目课题的结项论文,那么就阐明项目课题的级别是国家级省级等等。即使是没有发表或项目的课题论文,至少也要说清是哪位导师指导的。
简要概括介绍论文的标题、中心与内容,让老师明白论文的大致内容。这一部分需要发挥你的概括能力,既要做到语言简明清晰,又要做到要点齐全重点突出,最好是三言两语把最干的干货摆出来。
论文的写作要包含一定的学术价值,要能切实解决学术上的问题,这样才算言之有物;而包含什么学术价值体现了你的科研眼光、学术素养乃至综合素质能力,很能让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是老师们格外重视的部分。
作为初涉科研的学生,论文写作必然能给你带来许多经验上能力上思想上的收获,这些收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你的个人素质。这一部分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介绍的整体篇幅来增删;但如果你有了学术思想上的见解等等,那么它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值得详细介绍。
预期研究方向是你研究生三年生涯的目标,关系到你的发展前途,同时也关系到哪位导师把你当作预定人选,因此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在个人介绍中可以简略一些。
一是基本信息不要花太长时间去介绍,最好把控在一分钟以内。
本来个人介绍这个大前提就没给你留下多少长篇大论的空间;这种情况下,如何兼顾简洁直观和重点突出就是你需要下工夫研究的问题。
二是介绍时要有意引导老师提问。
上述几项基本信息要突出重点而不要讲太细,根据专长预留提问点,对自己的学术成果和学习状况做“半详细”的介绍,调动老师的兴趣以便深入提问,还能给老师留下你有一定深入见解的印象。如果你在介绍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倒干净了,那么老师只能问你更深或者准备之外的问题了……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一个问题抛过来,回答以后,老师又会抛过来更深层的问题,这种问题一个比一个深的情况,该怎么办?
深度信息是个人介绍结束后,老师针对提问时回答的内容。介绍这一部分不必吝惜深度,大大方方地掉书袋吧!大概包括以下几点,要根据老师的提问灵活调整:
把论文这一科研实践行为与自己的专业知识架构结合起来,可以展现出自己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并侧面体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许多老师的经验是“考研生普遍比保研生基础扎实”,因为前者经过了一个系统复习与梳理知识基础的过程;因此,扎实的知识基础不仅能给老师带来好印象,还能对你日后的科研经历有所帮助。
论文的各个亮点和优点是论文本身的加分项,同时也是你自己的加分项,例如引用的专著理论展现着你的知识面和学术思维,对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够体现出你的科研实践能力,清晰简洁的篇章结构体现着你的逻辑思维,等等。
论文的学术价值是其核心所在,而这一部分限于篇幅在个人陈述时无法完全展开,因此到了详细介绍时,我们要对这一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延伸。介绍时可以以点带面、由浅入深,从自己的论文这一较小的角度出发,逐渐阐明论文的学术价值与解决的问题对某一理论思想、对学科整体乃至对整个学术界等等的影响和帮助。
这里的心得收获可以介绍得更加详尽,例如自己具体获得了怎样的经验,学术规范意识如何得到了增强,论文写作能力如何得到了提升等等。最值得详细展开的是自己对某一个问题和理论的深入思考,例如自己对理论的个人理解、新的见地、论文之外的其他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等等,这是你学术眼光与素养的最直观体现。此外,为完整起见,也可以补充一些在论文写作中的不足。
尤其要注意一点,个人心得是面试中的个人心得,
一切围绕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展开,因此不要多一个形容词,不要掺杂个人感情无病呻吟,也不要絮絮叨叨那些繁文缛节,没有比干货甩脸更好的叙述方式了。
在这一阶段需要对预期研究方向做更加详细的介绍,例如自己的兴趣缘起、为此做的努力和与论文的关系等等。
在介绍时要注意几点技巧:
面试自然会让人产生紧张情绪,而老师的各种计划之外的提问更可能加剧紧张。因此我们在面试时要保持冷静,充分依托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做好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碰到实在不会的问题就大大方方地承认,并且展示你掌握的其他相关知识或者表示日后一定弄懂,这样可以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一定要实事求是,老师们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一眼就能看出你是真懂还是口胡。而且,扯谎现编还会给你带来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到后续发挥,得不偿失。
详细介绍也不能啰嗦,力求每一句话都是干货,并运用得当的逻辑结构来突出几个最有价值的方面和干货。要理清叙述语言和逻辑,做到让老师一听就能明白你说了什么。
通过把基本信息和深度信息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是总括和细分的区别:前者需要说好“是什么”,而后者更集中于“为什么”和“怎么做”。这也是前面提到的“引导老师提问”的关键所在,在开始做陈述时留几个“战术漏洞”,名词尽可能天花乱坠勾起老师的兴趣,然后下面没有了。等老师兴趣盎然地展开提问时,你再娓娓道来,这样就能给老师留下有学术素养和准备认真充分的双重好印象。
论文介绍很常规,就怕高校在论文介绍的方式上玩出花样,那么论文介绍有什么特殊形式?
大多数学校都把论文介绍算在个人介绍的一部分中,但对于某些格外注重学生的科研经历与综合素质的学校来说,普通面试问答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他们采取了很多不同于主流考核的形式。
以下是不同高校对论文面试采取的几种特殊形式:
在个人介绍之外还有单独的论文介绍环节,要求考生专门在十分钟里对自己的论文进行详细阐述。这样相当于把论文从个人介绍里单独拿出来,是个人介绍的变体,因此应对也相对容易,把论文作为个人介绍的重心仔细准备即可;不过这种考核同时也对你的论文水平有较高要求,必须切实地有学术价值。
南大文学院、复旦文史研究院等学校除了正常的面试以外,还会给考生一段英语论文的节选,在5分钟的阅读时间后回答问题。这种形式是英语面试的变体,考察你的科研功底、学术素养、外语能力与临场发挥能力;对此,你需要过硬的英语水平,牢固的专业名词记忆,以及切实的科研经验。
北大汇丰商学院等学校的考核形式最为特殊,专门有10分钟的论文PPT介绍以及论文答辩环节。这套考核流程的适用对象一般是毕业论文,换言之要求你在大三之前就发表过相当于毕业论文水平的论文,这对你的论文水平、科研能力乃至导师和学校实力等各方面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应对方法参考毕业论文答辩技巧,PPT要明晰美观,仪表着装要得体,内容要充实扼要——以及最关键的,学术水平。如果你的论文还没到能支撑起一场毕业答辩的级别的话,那咱还是量力而行吧……
介绍论文首先要熟悉论文。把自己写过的论文找出来熟读几遍,记住论文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文献综述、解决问题和运用原理等方面,对论文的每一个部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是与别人合作的论文,那么除了掌握自己的这部分以外,还有必要向其他同学了解情况,从论文全局出发去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