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手术部是以洁净手术室为核心,并包括洁净辅助用房、非洁净辅助用房和设备用房等各类辅助用房,自成体系的功能区域。疫情当下,如何将
医院洁净手术室进行平疫转换设计
成了重点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专家针对设计过程中应关注的要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左边是感染手术室,有3间普通手术室的布局,这是个单走廊手术室,下面的走廊走医生和护士、走手术产生的污物、也走病人。上面主要是进洁净物品的走廊,这是一个洁净手术部。洁净手术室采用了空气净化技术,有六个集中的送风天花,把手术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及微粒降到允许水平的手术室。
对于洁净室手术室来讲,相对于负压隔离病房及发热门诊,疫情对手术室影响的相对而言比较小。因为手术室的标准已前后更新了两版,从2002年到2013年,经过了SARS,经过了甲流、禽流感,传染病手术室的建设技术已经逐渐成熟。
2020年7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
《综合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建筑技术导则(试行)》。
在其中关于平疫转换做了明确的功能要求,新建“平疫结合”区应当从建筑设计、总体规划、机电系统配置上做到平疫结合,满足结构、消防、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规范、标准要求。
改造建设的“平疫结合”区要遵循“
完善功能,补齐短板
”的原则,在对现有院区功能流程合理整合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平时及疫情时的功能设置,开展针对性建筑设施改造,以及疫情时快速转换方案。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流程要求,做好洁污分流、医患分流规划,确保合理组织气流,避免流线交叉。
“平疫结合”区规划时要与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保持一致。
把平疫转换、正负压切换的手术室做独立的控制,其住院救治功能区域应当与其他建筑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也要与医院其他功能区保持必要、便捷的联系;要设置独立的出入口,便于区域封闭管理;要预留用地,正负压手术室要保持一定的发展余地。
“平疫结合”的
建筑要求
,明确提到平疫结合应结合实际,合理配置与所承担任务配置的门急诊、检验、检查、手术、重症监护、住院等医疗功能,兼顾平时使用,平时可以做感染、气溶胶等手术。同时要进行多功能切换,还要跟检验、影像、重症监护等科室在一起。大部分正负压切换的时候是三级,做一级和二级的很少,这就给大家提了一个新要求,
在平疫结合转换的时候,手术室要根据医院自身的规划设计一级和二级正负压切换手术室。
“平疫结合”区的
给水系统
应当采取防污染回流措施。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给水各自独立,当无法独立时,向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供水的给水道上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倒流防止器应当设置清洁区。卫生器具在手术室都是非接触式的,卫生器具的选择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和《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平疫结合”病区的
排水系统
,通气管出口应当设置高效过滤器过滤或采取消毒处理。排水管道应当进行闭水实验,且采取防止排水管道内的污水外渗和泄漏的措施。洁净区域手术室不能有地漏,外面的地漏也要做封补水措施,地漏的通水能力应当满足地面排水的要求。
“平疫结合”区的
污水处理
应当采取柔性设计原则,平时满足医院高效运行的要求,疫情期间满足不同疫情细菌和病毒的处理要求;处理工艺应当采用双级强化消毒工艺;处理设施应当耐腐蚀和耐高温的要求。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的要求,平时手术室按正压设计。疫情时负压手术室顶棚排风入口以及室内回风口处均安装高效过滤器,并在排风出口处设止回阀,关断回风管,打开排风管,启动排风机。做到部分通风或不排风,这是对手术室专门提出的要求。
“平疫结合”区的重症监护病房、负压手术室、护理单元的医疗设备、照明、通风系统
用电
应当按一级特别重要负荷设计;检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PCR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照明、通风系统用电应当按一级特别重要负荷设计。新建项目应当设置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改造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院区内现有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或预留市政发电车的接口。
“平疫结合”区的
智能化设计
重点为护理单元、重症监护病房、负压手术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特殊功能区域的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和医院整体的智能化集成系统,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助力疫情救治的技术应用。综合医院应当设置并充分利用远程会诊系统,提升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宜设置会诊室、远程会诊终端,采用液晶电视或电脑作为视频和音频发布端,并设置会议摄像机、麦克风、扩音器等,实现视频及音频采集。并且应当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负压手术室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及压差进行监控。这里面关于智慧化手术室的概念,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这是将来某些手术室要改善的方向。
“平疫结合”区的
医用气体
管道阀门和终端也有相应要求。其实这个气体往往是在手术室设计中会忽略的部分,不管是五气还是三气,现在大部分的手术室是从一个气源集中过来,没有正负压切换或平疫转换的手术室设计独压接出,文件要求中提到尽量采用独立方式。平疫结合区医用气体管道应当由气源处单独接出,要从源头开始引入单独的气,而不是有一个统一的管再分支路,这样不符合要求。
2002年之前国家对传染病防控建筑设施并未有明文规范。2002年版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只提出了负压概念,这是一个相对负压的感染类手术室,设置前后缓冲。到2003年出现了SARS,紧接着是禽流感和甲流,传染病防治工作成了重中之重。2004年出版的《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实施指南(2004版)》(以下简称《指南》)医院洁净手术部提出要自成一区,有独立的出入口和单独的清洗消毒间,并且封闭隔离后,然后才能进入公共走廊,手术室周边区域对手术室的影响要降低到最小。2013年版本修订时完全采纳了《指南》的要求,可以做绝对负压和相对负压。现在按照2003版的标准建设负压手术室,设置前缓冲、后缓冲,还要设置病人独立的出入口,换车独立。
正常手术部怎样做到环境洁净的要求?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空气净化。
空气净化通过初中效、亚高效、高效、超高效的过滤器实现。
根据国家有相关的标准,在手术室怎么设置过滤器?
第一个
是在新风口,2002年版的提出三级过滤、初中效、亚高效的概念。在该版的标准中根据PM2.5和PM10的情况做了允许参考,不同地区组合不一样;
第二个
是空调机组正压段;
第三个
是系统末端(高效);
第四个
是回风口,要设置大于等于0.5颗粒60%过滤效率的中效过滤器。
第五个
是排风口。对正常手术室来讲,排风口可以做中效,防止倒灌。
平疫转换或正负压切换的手术室,排风口要装高效过滤器,室内环境不能影响室外的环境,有污染的空气不能排到室外,部分有味道的气体还需装
活性碳过滤器。
净化空调系统中使用的过滤器还应符合一系列要求:不得使用木框制品;成品不能有刺激味,不应掉尘;为了延长过滤器的寿命,使用风量不宜大于其额定风量的70%;当阻力达到运行初阻力2倍时,宜进行更换。回风口设置大于等于0.5微米计数效率不低于60%的中效过滤器,这是正常手术室和平疫结合手术室都要遵循的要求。
针对平疫结合的手术室,负压手术室顶棚排风口入口处及室内回风口入口处均必须设高效过滤器,并应在排风出口处设止回阀,回风入口处设密闭阀。正负压转换手术室,应在部分回风口上设高效过滤器,另一部分回风口上设中效过滤器;当供负压使用时,应关闭中效过滤器处密闭阀,当供正压使用时,应关闭高效过滤器处密闭阀。要既能形成正压状态和负压状态,还可以形成全新风的负压状态,对于气溶胶传播的疾病,是按照平疫结合手术室最严格要求来做的。感染类的手术室,在不影响其他病区的基础上,也可以做相对正压。
从图里可以看出,有一些高效过滤器,正常都是沿两侧布置回风口,由于空间限制,在另一侧又设置两个风口。这些风口有带高效的,有不带高效的,有带中效的。通过切换,正压状态可以用带中效的风口,负压状态要带高效回风口,负压状态的排风要做高效过滤和切换阀。涉及到手术室的消毒问题,负压状态的消毒,延续现在擦拭消毒的方式,周转较快。将来的正负压切换包括平疫转换手术室需要引入生物安全的消毒方式,可能会用到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有很高的氧化能力,可以消灭病毒病菌,并且可以很快就转换成水和氧气,对环境是没有影响,属于“绿色消毒剂”。
关于静电除尘器原理,分为
单区式、双区式
两种形式。静电除尘在工业通风、工业厂房普遍运用,近几年从PM2.5成为社会热点之后,尤其是普通机空调改造,静电除尘器又重新被重视。手术室可不可以用?2013版的标准规定,静电除尘器不能作为末端过滤器,末端只是阻隔式高效过滤器,或者使高效过滤器提前。末端是送风天花,可以是亚高效的,这种除尘器在除尘的过程中会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一些臭氧,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要有一定限制,不能对手术室的环境造成影响。
空气净化器,一级到三级洁净手术室和负压手术室不能使用。负压手术室现在来讲,就是平疫结合的手术室。其他洁净用房可用,但过滤器需要带中高效及以上效率水平。
与一般公建“P”采用“风机余压”不同,手术室净化空调P需按风机全压计算耗功率,设计院应掌握机组内部阻力等,根据设计风量、机内外阻力合理确定全压及做
风机能耗分析
。
关于
低温送风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Ⅰ级~Ⅲ级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宜能够在送风温度低于室温状况下运行。气流由上往下,对于防止护士和医务人员二次感染有一定效果。
散热器
的使用,Ⅰ级~Ⅲ级洁净手术室和Ⅰ级、Ⅱ级洁净辅助用房内部的设置散热器和地板采暖系统,可用墙壁辐射散热板(表面平整、光滑、无任何装饰、可清洗);Ⅳ级洁净手术室和Ⅲ、Ⅳ洁净辅助用房可以用表面光洁的辐射板散热器。
本文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与节能研究院净化空调技术中心总工 牛维乐,在CHCC2020建设大会“医院洁净室与特殊病房建设专题论坛”的《医院洁净手术室平疫转换设计应关注的要点》演讲整理而成,经过专家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