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动静了 不过这个办公室太小了吧?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球吹起
“五代风”。进入到
2017
年后,全世界忽然多了许多新的“五代机”(美标,俄罗斯现在也采纳五代的划分)计划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印度在自己的航展上展示了
AMCA
隐身战斗机的模型,土耳其开始跟英国联合研制五代机,就连沉寂许久的韩国五代机项目也有了新动向:终于正式有办公的地了!
其实论计划,韩国的
KF-X
计划开展的最早,
2001
年韩国总统透露过已经有了立项。可是一直到了
2017
年才有了实质性动作:跟合作方
-
印度尼西亚终于建立了合作办公室。
印度的AMCA 土耳其五代机 日本的心神 中国歼
-20
世界进入“五代机时代”
要知道,这可是经过了
16
年时间
KF-X
项目的首度有了实质性动作,而这
16
年里,韩国连一架样机都没造出来!当然,这样的进度也没人把该型计划当做全球“五代机浪潮”中的弄潮儿来看待,甚至在中国国内基本没什么人关注它,瞩目程度远不及日本“心神”,连土耳其都比不上。毕竟这两个国家,一个是“知名度”颇高,一个是亚洲具备完整的航空工业研发能力的国家,所以会引起大家关注。而韩国,这两者都不沾边。
KF-X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设计 所以看到的模型非常多样化
KF-X
是韩国为主导的隐身战机项目,现在已经进行了多次选型,并送到了欧洲、美国进行风洞、微波暗室的检验。不过,开发第五代战斗机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需要消耗大量的预算。 日本的
X-2
计划,研发出来“心神”验证机就已经花了
20
亿美元,才刚刚得到一架验证机。日本方面预计能够造出全尺寸全功能验证机,基本再需要
20
亿美元左右,而要投产则可能需要
50
亿左右。而最初整个计划初期规划预算为
200
亿美元!连日本都玩不起,更别说韩国一家了,因此韩国一直在吸纳外部资金。这就找上了印尼。
16年了终于建立了办公室 印尼这是被套牢了 想退出都没门
在
2017
年的
2
月
8
日,印尼和韩国联合组建的“
KF-X/IF-X
”项目办公室终于在韩国首尔东南外的泗川市成立。根据
2016
年,印尼和韩国双方签订的合同,双方总计投资
71
亿美元(约合
488
亿人民币)印尼出资
20%
,韩国出资
80%
。双方计划在
2018
年
12
月开始总体设计,
2018
年第二季度拿出最终方案,计划在
2021
年到
2022
年之间首飞,
2025
年交付。为此印尼派遣了
74
名工程师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尽管双方意愿很好,认为通过合作研发一款第五代战斗机,可以替代各自
F-4
、
F-5
、
F-16
,双方预期的需求是初期
150
架订单,最终目标形成各自独立的航空工业体系。
这是2014年的一张设想图 可以看出双方的预期之高
不过,要开发五代机,一般会遭遇几个瓶颈:发动机、材料、工艺、电子设备集成、新型传感器的应用。这些最新的航空技术,别说印尼这样基本为设计航空工业几乎为零的国家,连韩国自己都不具备。因此,虽然韩国花了
4
万美元做了个非常炫目的广告宣传片,可实质投入研发的更少。而印尼甚至以几度要退出该项目为威胁,才得以确立项目办公室的建立。总体来看,韩国人是在“画饼充饥”。印尼则因为已经进行了前期投入,所以没有办法逃离该项目。现在双方尽管开始推进项目,可想而知,印尼要被韩国坑惨了,最终只能沦为印度那样的角色。没核心技术,只剩下掏钱了。
因此,印尼并没有打算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在
2
月
17
日,俄罗斯塔斯社报道,印尼正在跟俄罗斯磋商,购买
10
架苏
-35
战斗机应急,用来替换已经过时的
F-5
战斗机。
而且这笔合同将会在数月内签署。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尼也不会像印度那样不断给
FGFA
添油加醋。所以韩国这个
KF-X
项目,最终结果如何,或许又是一场韩式“画饼充饥”。毕竟,韩国连自主开发战斗机都没做过,更别说挑大梁研发五代机了。
不过 现在只有 中、美两家拥有2个五代机项目 连俄罗斯都没有 印尼和韩国想追 差距太大了
从
KF-X
项目上,我们不难看出五代战斗机的研发难度,仅仅一个样机对于普通中小国家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而中国现在有了歼
-20
,还有
FC-31
(俗称“歼
-31
”),两款五代机。而且
FC-31
已经有了
2
架原型机在试飞,这仅仅是中国航空企业自主研发的项目,还不是国家立项。这就说明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经过了
60
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建成了从“研发
-
设计
-
生产
-
升级维护”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战斗机研发产业链条。所以,五代机所需的技术都可以完成集成。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