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公布的印度大选结果显示,莫迪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印度人民院选举中获得胜利。从莫迪的胜选演说到外交人事布局来看,莫迪政府在新的任期将继续采取全球攻势外交,尤其是聚焦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
以世界政治大国为目标布局外交
5月27日,莫迪对印度媒体表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拥有同一个目标,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以便在未来5年内重拾印度在世界秩序中应有的地位。”5月28日,印度副总统文卡亚·奈杜对印度驻外使节喊话:“印度必须继续努力,通过进一步争取世界各国的支持并建立有利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持续对话,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由此不难看出,印度依然追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并以此为目标进行外交战略布局。
同时,莫迪政府将推行
“邻国优先”的外交策略,以印度版本的“印太战略”为载体,巩固其眼中的“传统势力范围”。莫迪将马尔代夫作为连任后首次出访的目的地,表明了印度对自身所处的南亚地区的重视。印度版本的“印太战略”,重在凸显印度的“战略自主”和“印度洋的管理者和看门人”角色,与美国和日本支持的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有所不同。当然,不排除印度会根据需要,不时地迎合美国和日本,共同谋求地区主导权。
对华政策:突出缓和,强化防范
在对华政策倾向上,莫迪政府在突出缓和的同时强化防范的可能性较大。在某种程度上,莫迪连任有利于延续
2018年中印首脑武汉非正式会晤以来的缓和态势。印方会重视中印合作,如吸引中国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信息技术、工业园区建设等领域加强互动。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印度虽然遭遇美国的一些压力,但仍愿与中方一起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同时,莫迪外交团队也会继续推进中印高层互动。有印度学者研判,中印最高层直接互动,发出战略指引,有利于撇开各自工作层面的
“官僚主义束缚”,减少两国间“负面问题清单”。2018年中印首脑在武汉举行的非正式会晤,使印方看到一条管控两国分歧的有效途径,因而增强了与中方打交道的信心。印方非常喜欢这种一对一互动,认为己方在这种互动中态势比较从容。
但是,印度强化防范措施的可能性也不容忽视。莫迪组阁时,把对自己连任有大功的亲信、印度人民党主席阿米特
·沙阿放在内政部长要职。而沙阿一贯强调印度人民党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防、反恐、移民与领土等方面持强硬立场。前任外秘、前驻华大使苏杰生出任外交部长,表明莫迪在新的任期更加注重发展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增强中印关系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莫迪连任后,印度对华政策可能呈现出缓和与牵制的两面性,发展中印关系的机遇和挑战都不容忽视。中印双方应多管齐下,共同确保双边关系在
“相向而行、总体上行”的轨道上健康稳定运行。
第一,继续用好高层互动的渠道。长期以来,高层沟通、顶层设计是推进中印关系的途径。最高政治层级的互动,会给中印关系注入新能量,促使两国职能部门积极行动。当然,这也需要两国民意和舆论氛围的同步跟进。
第二,落实武汉共识,向积极方向努力。
2018年武汉会晤后中印关系明显改善,逐步从洞朗对峙危机中恢复过来。当然,这种关系调整是否属于根本转变,这种缓和状态的可持续性、韧性有多大,还有待时间检验。两国各层面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落实高层共识,不断扩大中印关系积极面,抑制其消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