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来了,
不知道大家各自家乡,
都有哪些端午节习俗?
这些年的端午,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
花样越来越少了。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整理分享一下,
那些流传千年的端午习俗!
看看你了解多少?
香囊,有些地方也叫“荷包”、“香物”,古称“容臭(音秀)”。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五色丝线,有些地方也叫“五彩线”,古称“五彩长命缕”。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画额,传统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模拟老虎的样子。这样一来可借雄黄以驱毒,二来可借猛虎以镇邪。
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人,一定都还记得雄黄酒让白娘子变身的桥段。雄黄酒,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雄黄酒需在太阳下晒,有的从五月初一晒到初五。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酒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沐兰汤,是中国节日端午节的一种卫生习俗。首先一身着汉服的女性端着一盆艾叶水,人们排好队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
古人认为,重午不祥,再加上夏季气温升高,蛇虫繁衍,于是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是祛邪避灾之日。传统习俗里,大量用到了雄黄,雄黄的化学成分是硫化砷,是无机砷的一种,有很强的毒性。因此,外敷只宜少用,内服更是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造成砷中毒。
不知道亲们的家乡,
还保留着哪些端午习俗?
不妨和特报君分享一下吧!
来源 | 综合网络
编辑 | 王润天
深圳特区报
深圳权威媒体资讯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