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便掉了,怕也多半是坏的。
“
一亿人都在拼的购物
APP”拼多多的广告语想必大家很是熟悉了,毕竟它成了你想看热门综艺的必经之路。或许你没留意到,这“1
亿人
”已经高速裂变成了“3
亿人
”。
在这里,
10
双袜子只需
9.9
还包邮,三人成团,拼着买更划算,众多打着“送送送,免费送
”旗号的优质产品等着你。然而,
拼多多并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圣诞老人,如果你点击下载了此
APP
,你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
近日,一段
“女子因砍价被骗50
万上吊自杀
”的视频
在朋友圈中流传。视频全程配有说明字幕,称
“贵州一女子在拼多多帮人砍价,卡里
50
万元不翼而飞,急得上吊!”
视频中红衣女子
“闹自杀”是真,究竟是因“砍价”被骗而选择轻生
,不得而知。
拼多多方面表示,这条1年前的视频,被别有用心者配以“拼多多砍价”等文字,捏造出湖北、贵州等地女子因砍价被骗轻生的谣言,引发了消费者恐慌。
还真是
“开局一视频,故事全靠编。”
那么网传的这段视频究竟来自何处?
据新华社、荆州网警等纷纷出动辟谣,称此事于
2017
年
4
月发生在陕西西安,与拼多多砍价无任何关联。
不过,这故事竟然从去年编到今年
……甚至
还有这个女子穿越到
“上海人民广场”的谣言版本,上海本地媒体也做了辟谣。
拼多多:这次抹黑有组织有预谋,悬赏缉
“凶”
昨日(
5
月
7
日),国内电商平台拼多多发布通告,称近期网络密集爆发针对公司的谣言,是第三方操纵营销公司、水军团队,对拼多多进行的有组织、系统性抹黑,严重损害了公司商誉,并造成消费者恐慌。
除此以外,近期关于拼多多比较扎眼的谣言还有
“夫妻砍价被扣
60
万跳楼” 、“砍价被盗银行账号”、“拼多多
1
分钱抽奖诈骗”等。
“一天内,平台就接到
300
多起消费者咨询,咨询量为非业务类单日最高。”拼多多相关负责人透露道。
拼多多提供的证据显示,
1
月爆发的谣言中,称
“拼多多
1
分钱抽奖诈骗老百姓,
1.5
亿人参与
1
分钱抽奖不退款,
1
年就有
48
亿进入拼多多账户。”但这个算错数字的谣言,在被拼多多、微信安全中心辟谣后,又换成了“
1
年就有
5.4
亿进入拼多多账户”的新版本,重新在微信群中泛滥。
还有关于拼多多另一业务
“砍价免费拿”爆红后,谣言又迅速调转矛头
。可以说
“学习”能力很强
了。
如在
3
月底,网络上出现以“公安部紧急通告:拼多多砍价盗窃银行账号
”的虚假信息。到了
4
月底,谣言升级成“哈尔滨夫妻拼多多砍价被骗
60
万跳楼”。在
5
月初,谣言变种为“监利女子拼多多砍价被骗
50
万上吊”。
据了解,网络上集中曝出的谣言大多是将旧闻改头换面,有恶意指向,操作手法雷同,爆发时段集中的特点。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类谣言针对平台业务,且制作、传播形式不断升级。
“比如通过跳楼、上吊、诈骗、盗号等内容,引发消费者恐慌。用煽动性文字配合视频、动图,在微信群、
QQ
群等隐蔽渠道病毒式传播。”
拼多多方面表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其已掌握充分线索。与此同时,拼多多还将设立反谣言奖金,对提供上述谣言策划、炒作线索,并协助公安机关查获造谣组织的,给予
100
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话说,真的是“人红是非多”吗?
拼多多
把淘宝逼到了墙角
?
此前,有被拼多多订单超越京东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在阿里和京东眼皮底下抢走
3
亿用户月活的消息甚嚣尘上,许多人都说,这款异军突起的电商平台给了阿里巴巴一个措手不及,已经把淘宝逼到了墙角。
根据猎豹大数据显示,
2015
年横空出世的“小透明”,如今摇身一变超越
“老二”京东
,直追淘宝。即使前述机构的排名有水分,但拼多多确实已成为巨量的电商平台。
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
2016
年获得腾讯领投,两年时间用户突破两亿,付费用户超过
3
亿,交易额由
2016
年的
360
亿突破到
2017
年的
1200
亿,
2018
年
2
月拼多多
GMV
达到更可怕的
400
亿,照这个标准,拼多多全年的
GMV
有望达到
5000
亿。
采用“低价”、“拼单”等一系列策略,下探到价格敏感型客户的刚需,找到了“新方式”,通过拼团了解人,通过人推荐商品,让用户自发口耳相传,帮人砍价或拼团参与其中。
其实,不难发现,拼多多能有如此高的日活量,其中不乏腾讯的功劳。据了解,拼多多海量用户来自于腾讯的微信,现在微信用户突破10亿,日活量更是惊人。现在的淘宝天猫加起来日活量都达不到腾讯的一半。
众多业内人士纷纷看好拼多多,普遍认为依靠微信社交媒体流量金矿发展的社交电商拼多多对淘宝的电商发展带来的威胁与日俱增。
然而,最近阿里公布了2017年的年报,用数据向我们说明了,事情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淘宝的用户增长并没有因为拼多多的发展而停滞。2018年
1
月到
3
月,阿里除了核心电商的收入同比增长
62%
,中国零售平台年度活跃消费者
(
阿里财报中常用来表示用户数量的概念
)
也增长了
3700
万。
对于国内的电商玩家来说,
“阿里爸爸”始终是盘踞在他们
眼前一座越不过去的大山。
开疆扩土,烧钱
“洗脑”
这个世界向来是成王败寇,成绩一路高歌猛进之下,拼多多在媒体笔下膨胀,摇身一变,就被加冕成让淘宝沉默,京东哭泣,腾讯嘴角疯狂上扬的电商第三极。
此前,爱范儿的一篇文章更是直指,拼多多放任那些打擦边球、玩文字游戏的,甚至明目张胆出售仿冒品的商家在平台上销售,还为其引流,这与
“
315
”曝光的山寨食品农村小卖部,两者本质上并没无差别。
这个充斥着乡土气息的电商购物平台上,我们表示看不懂、看不上。
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也曾表示:“我们的核心就是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
对此,媒体解读为:拼多多主要的消费群体是五环以外的人群。网友解读为:见过世面的,不好骗!
其实,假货泛滥不是拼多多最
“坑爹”的,毕竟其他平台也免不了有假货的嫌疑。重点是天天靠拼低价甚至白送的信息吸引眼球,刺激消费者下载APP
为人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