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企网(
www.maiqi-ld.com 5
月
6
号上线
)
:并购界第一微信公众号:
maiqi-ld-com
及
maiqi-ld-com6
;并购、股权买卖、定增信息速配平台。规则整合、精准对接、协作共赢
。
往年并购风生水起的影视行业在2016年遭遇了降温。
2016年12月18日晚,宏达新材发布公告称,由于业绩承诺未达标,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永乐影视借壳计划破产。至此,永乐影视连续4次借壳失败告终。
这已经不是2016年第一个宣布重组失败的影视类公司,自2016年9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及监管层对VR、游戏、影视、互联网金融等纯概念题材的并购审核日渐趋严,不少影视类资产并购重组连连失败。
包括暴风集团、唐德影视、乐视网、万达院线、华谊兄弟等在内的公司,皆未能完成影视资产的并购重组。而2016年以来,仅有包括天神娱乐、欢瑞世纪在内的少数公司通过了影视类资产并购重组。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三季度,上市公司涉足文化传媒行业并购重组事件119起,披露金额940亿元,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热点行业。
而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66起,除23起并未透露并购金额,其他并购总规模达到1499.04亿元,同比增长50%。
相比之下,2016年文化传媒行业的并购较上年有了下滑,降温态势明显。而造成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便是监管趋严。“行业泡沫太严重,影视行业已经不再如上年那样火爆,不少资金都退出了。”一位从事并购的私募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监管趋严 重组失败率高企
2016年下半年国内发生在影视行业的并购重组,多数以失败告终。
2016年12月18日晚,宏达新材发布公告表示决定终止与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意味着永乐影视向资本市场发起的第4次冲击宣告失败。
此前永乐影视曾尝试过被华谊兄弟收购部分股权,借壳康强电子上市,均以失败告终。而前三次借壳上市失败,皆离不开业绩不达标。
根据终止重组公告书,证券市场环境、政策发生变化,且永乐影视2016年的业绩未达承诺为此次重组失败的核心原因。
综观整个2016年的影视传媒业,延续并扩展了2015年的并购浪潮。但与往年不同的是,监管层对影视行业的并购重组由无条件通过到一事一议,影视明星想通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现一夜造福的梦想破灭。
根据证监会重组委的审核公告显示,2016年10~11月,文化行业仅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获得通过,其中获得无条件通过的重组事项仅有一家,天神娱乐并购幻想悦游和合润传媒。
事实上,2016年下半年以来,影视行业并购重组便连连告吹。7月份,在影视类的并购重组案中,仅有欢瑞世纪借壳星美联合这一重组方案获批。几乎同期,暴风集团、唐德影视等并购全部被否。
自2016年5月开始,监管层对并购重组的审核趋严,影视行业交易面临了远高于此前几年的监管压力。随着乐视网、万达院线的重组遭遇变故,影视行业的公司并购前景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2016年7月,汉鼎宇佑曾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宇佑传媒。包括何炅、黄磊、周迅等明星均是宇佑传媒股东,一场明星造富盛宴似乎又要在资本市场上演了。然而,10月底,宇佑传媒最终未能出现在汉鼎宇佑的重组方案中。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三七互娱上,2016年8月,三七互娱宣布拟收购3家公司股权:中汇影视100%股权、墨鹍科技68.43%股权以及智铭网络49%的股权。
重组预案发布后,证监会曾发问询函,针对25亿元收购3家公司提出了15条疑问,其中就包括要求三七互娱说明部分募资投于中汇影视IP资源库扩建及影视剧制作项目的合理性。
2016年10月,三七互娱调整收购计划,放弃以股份+现金的方式100%收购中汇影视,继续并购两家游戏公司,配套募资金额上限由12.17亿元调减为5.11亿元。
此前,唐德影视欲重组并购范冰冰新公司遇阻,转而与范冰冰成立新公司;万达院线放弃100%打包并购万达影视和传奇影业,暴风科技放弃10.8亿元并购稻草熊影业60%股权;共达电声放弃41.2亿元100%收购春天融合和乐华文化;北京文化放弃5亿元并购重组聚合影联。
并购重组接连搁浅的背后,影视类股票亦表现欠佳。截至2016年3季度,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传媒行业的增长指数位居倒数第一。另外,由于电影票房增速放缓,华谊、光线等影视龙头股成为二级市场股价下滑的重灾区。
“相较于2015年电影市场的热火朝天,2016年整个产业的增速有所放缓,这势必会对身处其中的公司带来一定压力。之前影视行业的并购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通过影视项目运作资金、炒作股票概念、产生金融产品等其他目的短期资本。由于2016年电影市场遇冷,必将削弱新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融入的热情。但考虑到影视行业资本过热是近几年积累的过程,之前注入的长期资本还会面临整合的过程。”CIC灼识咨询项目部经理董筱磊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剑指好莱坞 海外并购增长迅速
国内并购重组放缓之时,影视行业巨头纷纷将目标转向海外,剑指好莱坞。
自2016年1月起至今,中国在娱乐休闲领域的对外收购总额度达到了75.7亿美元,比起2015年同期的19.6亿美元这个数字翻了整整四倍。
在这当中,影视产业又以63.9亿美元独占鳌头,相较2015年同期的4.13亿美元而言,其增长将近13倍。
2016年的影视并购大戏以1月12日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合230亿元人民币)与传奇影业公司合并开始。
美国传奇影业公司是美国独立的电影制片公司。作为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之一,该公司曾发行《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等。此次并购使万达影视控股公司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电影企业。
2016年3月3日,万达旗下AMC娱乐控股公司以11亿美元(约合71.6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卡麦克影业及其债务。此前,万达集团旗下的AMC和万达院线分别是世界上第二大院线和中国国内第一大院线。完成这次收购后,万达成为2016年世界上第一大连锁院线。
7月,AMC收购了欧洲最大院线奥迪恩-国际联合影院集团;11月宣布以约10亿美元收购美国迪克克拉克制作公司100%股权,在电影制片和放映领域再添一份全球资产。
2016年9月22日,万达集团与索尼影视娱乐旗下Motion Picture Group宣布达成战略合作。目前,万达已经手握全球13%的电影院线。 前不久,王健林的万达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迪克·克拉克制作公司。
除了万达,阿里影业也于2016年10月9日在北京宣布,与美国电影公司Amblin Partners达成战略合作,而后者的前身就是斯皮尔伯格创办的梦工厂影业。
如今,万达、阿里等众多行业巨头纷纷进军好莱坞,这也引发了一些“跨界”企业谋求布局。
2016年11月初,随着《奇异博士》的火爆上映,文投控股以1.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欧洲特效巨头Framestore公司。后者曾凭借电影《黄金罗盘》赢得了2008年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国内影视收购遇阻之时,中国资本纷纷出海,意在收购好莱坞上下游公司。而受好莱坞自身发展瓶颈和北美电影市场的发展放缓,好莱坞也寄望于中国资本“脱困”,与此同时加紧开拓中国甚至亚洲市场。
票房下滑 影视并购趋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