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私募股权市场温度降至新的冰点,整体活跃度下降,
但在年底出资活跃度迎来全面反弹。
12月政策型LP出资活跃度的爆发式增长,反映出政策导向在年末的集中发力,同时与政策协同性较强的产业与金融机构LP出资活跃度也达到年度最高。政策型资金通过股权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行业的重要推动力。
12月,在中基协新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30只,创业投资基金358只,机构LP整体出资同比下降 14%,整体出资规模低于2023 年同期,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投资热度整体下降,LP出资态度仍然相对谨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使得市场信心难以在短期内修复。另一方面,
环比增长80%,
整体增长显著。
这主要得益于政策型、产业型、财务型和金融机构 LP 出资的大幅增长。
12月,私募股权市场在复杂的环境中展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年末效应显著,LP 出资结构呈现
政策与产业协同集中出资,
地域上广东各地积极布局,
交易层面国资 LP 与国资 GP 的紧密合作尤为突出。这一系列现象不仅反映了当前市场的动态变化,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2024年全年出资活跃度变化来看,机构LP的出资活跃度波动较大,年中活跃度在最低点,随着 5 月IPO审核的恢复逐渐回暖;年头和年尾的出资活跃度较高,年末效应明显,出资在12月达到全年高点,与去年相同,年末成为LP出资的高峰,
尤其是政策型和产业型资金。
12月份各类型 LP 出资占比相对稳定,政策型、产业型、财务型在各月出资中占比较大,金融机构和公共型相对较小。具体来看,出资占比最高的是政策型,占比42.82%;其次为产业型,占比36.34%,财务型出资占比16.90%,金融机构和公共型出资占比3.80%和0.14%。
政策型 LP全年出资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下半年增长较为明显,12 月的出资环比增长 87%,远高于其他月份,下半年关于一级市场的政策密集发布,对于私募股权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政策型LP的出资节奏、结算周期等因素影响,选择在年底集中完成交易,年底已经成为政策型LP的重要出资时段。
产业型 LP出资在全年表现相对稳定,其中上市公司的出资整体水平较低,波动性也较小,与金融机构的出资水平较为一致,但在年末有明显的增加,并且在12月迎来全年的高峰。
此外,产业型 LP 与政策型 LP 出资的相关性较高,出资大量非上市公司具有国资背景,政策引导与产业投资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关系,政策的支持会促进产业型 LP 的投资,因此政策型LP也显示出年末的集中出资现象。
金融机构 LP整体出资额相对较小,在各月中的占比相对较低,但 8 月和 12 月的出资相对较多,受到政策鼓励以及自身业务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金融机构在下半年加大了对股权基金的投资。
金融机构中险资出资最为活跃,12月出资较为活跃的险资有大家保险、泰康投资等。
财务型 LP各月出资相对平稳,波动幅度较小,且与其他类型 LP 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其投资决策相对独立。财务型 LP 通常以获取财务回报为主要目的,其投资决策可能更多地受到市场机会和投资回报预期的影响,目前出资活跃度较低。12月财务型LP出资规模较大的有绍兴尚迦达宇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世纪金源等,分别投向瑞饶投资、华业天成、有鲲投资。
公共型的出资主要为浙大控股和交大菡源基金,分别投向浙大控股、启高资本管理的云和县云创启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思源探索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LP 地区出资活跃度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紧密联系,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能吸引 LP 资金流入,促进投资活动的开展。12月,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广东)以及环渤海地区(山东、北京),LP 出资活跃度普遍较高。
12月机构LP出资最多的地区来自广东省,当地金融市场活跃,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完善的金融生态体系,对各类投资主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为 LP 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项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根据广东最新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广东省将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加快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深入推进“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发展壮大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精密仪器等产业,打造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推动5500家企业“小升规”,加快培育更多一流企业,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企业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大中小企业融通协作的发展格局。
从广东省内各个城市的出资规模分布外,
主要为广州、深圳、中山市地区LP出资活跃,三地出资规模占广东86%。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12月获得出资规模前十的基金中,有4只基金落地深圳,其中深圳市红土新材料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松禾细胞与基因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领航兴产数字创意装备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皆属于深圳市“20+8”第二批产业基金。
深圳“20+8”产业集群基金第二批旨在围绕7个产业集群设立5支专项基金,总目标规模85亿元,这些基金将通过市场化方式精准配置资源,以助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除上述3只基金在12完成备案之外,中金资本管理的深圳市中金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在12月完成工商注册。
深圳“20+8”产业集群源于2022年6月深圳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个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深圳各区以发展壮大“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工作为总方针,勾勒出各自在私募股权方面的相关产业布局和在先进制造业园区的规划。
而深圳“20+8”产业集群基金则为同年12月,深圳发布的《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基金总体规划》中提出按照“一集群一基金”的理念组建产业基金群,总规模达千亿。
2024年4月,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圳"20+8"产业集群2.0版),继续向新兴产业拓展增量,在原有基础上动态调整集群门类,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6万亿元,同时,打造形成4个万亿级、4个五千亿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此外,南方电网系国资与广东省相关国资主体联合发起设立南网战新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新能源、数字电网、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近期,
央企与地方国资合作创设的基金相继成立,
受到政策的鼓励和支持。2024年12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出台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同样投向绿色能源的还有大家资产、璞信产融以及越秀产业投资共同出资设立的越秀光惠基金,基金重点投资户用光伏等新能源优质资产领域,推动分布式光伏及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
在政策的引领下,广东各地积极布局私募股权市场,大量资金涌入,可以预见,未来,在更多优厚条件释放之下,广东将在更多创投机构的支持下,汇聚一批更优秀的头部项目落地广东。
大额出资事件
12月出资规模前五的LP分别为绵阳新投集团、乐山国投、哈创投集团、合肥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深圳市引导基金,偏向与当地国资背景管理人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乐山国有资产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乐山市财政局、乐山国融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乐山市嘉融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根据相关报道,
该基金将按“母基金—综合基金—子基金”三级架构运行,
撬动社会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科技创新产业如AI、数字、低空、储能等方向投资,促进产业发展和成熟,也将极大地推动乐山市五大产业集群(晶硅光伏、核技术应用、绿色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饮料)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月募资规模前五的GP分别为招商局资本、工银资本、榕投基金、凯博资本、邮城金创投资。这五家GP类型丰富,有产业、银行、市场化机构,另一方面,除凯博资本以外其他GP全部拥有国资背景。
招商局资本所募集的基金中,绍兴市上虞区金葵舜盈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为绍兴市上虞区区级产业母基金,招华(贵州)健康科技产业发展基金将围绕上虞区“4+4”的产业发展规划,兼顾“投早、投小、投科创”和“招大引强”。
茅台与何氏眼科合作设立的招华健康基金,主要投资新一代医疗健康、食疗营养以及合成生物等领域。此前茅台曾表示,未来发展要围绕公司在物质科学、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等的创新链。
12月的退出事件中,中金资本最为活跃,中金所投资的越疆、佑驾创新、讯飞医疗科技成功IPO,并均选择在港股发行上市。中金资本在市场环境受到多方挑战的背景下,展现出了更强的退出优势,作为业务线广泛的金融机构,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更精准地判断项目并更好地助力被投企业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未来,像中金资本这类具有金融机构背景的投资主体,有望在项目退出领域占据更为显著的优势。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地缘政治冲突时有发生,宏观经济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而私募股权市场却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发展态势。
年末之际,市场中的年末效应表现得极为显著,LP出资结构呈现出政策导向与产业需求紧密协同集中的鲜明特点。
从地域角度来看,广东各地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积极布局私募股权领域,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在交易层面,国资LP与国资GP的紧密合作尤为突出,二者优势互补,在项目筛选、投资决策以及投后管理等环节形成了高效的协同机制。
随着政策的持续引导,诸如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以及市场主体的不断探索,各类创新型投资策略和业务模式纷纷涌现,私募股权市场有望在新的一年里逐步回暖,在支持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