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纯,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讲师,正面管教讲师,多家育儿媒体撰稿人。
感情上的亲密程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牢固程度和幸福程度,也影响着孩子对于世界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四岁的轩轩正在玩机器人拼插玩具,他尝试了好几次都失败了,他非常沮丧,将玩具扔在一旁,嚎啕大哭起来。
妈妈来到轩轩身边,将他轻轻搂在怀里,一遍又一遍地抚摸孩子的头,孩子在妈妈的怀里哭了一小阵之后,慢慢平静下来,抽泣着又拿起了地上的玩具……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并没有说太多的“没事的”“别哭了”或者其他批评指责的话,为什么孩子却慢慢平静了下来,回归到玩具摸索中去呢?
有科学研究证明,在
肢体亲密接触
的过程中,人会产生大量的催产素和多巴胺,这两样都
有助于情绪稳定和亲密关系
。
为人父母,最大的初衷莫过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健康快乐首先就需要足够的情感上的安全感,亲密的肢体接触在这个环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父母能
多花一些时间关注孩子、陪伴孩子
,那远比任何学习资料和教学用具所进行的有目的地培养有意义得多。
下面,给朋友们分享几个我们家常玩的小游戏,有的是借鉴老一辈的,有的是自创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这个游戏从书睿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玩,到现在孩子仍旧非常喜欢。
玩法:
两根手指在对方的脸上、胳膊上、肚子上轻轻走动。
边走可以边唱:“小手爬爬,小手爬爬,爬到山坡(脸颊)上。小手爬爬,小手爬爬,爬到草地(头发)里……”也可以边走,边问孩子:“爬到哪里了?”
延伸:
期间,可以加上蹭鼻子、贴脸颊、轻吹气、挠痒痒、在背上写字等等环节。
注意:
1、
剪好指甲、洗干净手;
2、
当孩子不愿意玩的时候,及时停下来。
书睿可以靠坐以后,就经常和我们玩“骑大马”的游戏了。
玩法:
大人躺在床上,屈膝。宝宝坐在大人的肚子上,靠着大人的腿。大人拉着宝宝的双手,上下颠簸肚子。可以配合“骑马”或者“坐花轿”儿歌,边唱儿歌边玩。
延伸:
等宝宝再大点,这个游戏变成滑滑梯:宝宝从大人屈膝的腿上滑下。
注意:
拉好宝宝的手,扶好身子,注意安全。
别误会,这可不是真的让抱来琵琶弹,咱有现成的“琵琶”哦!
玩法:
我们家是这么玩的,放一首《春江花月夜》,然后拉过书睿姑娘的胳膊来,照着旋律的节奏用手在她胳膊上假装弹琵琶,最好摇头晃脑,表情投入,略带夸张,小朋友绝对笑得停不下来!
如果要想让节奏激烈点,就换《十面埋伏》吧!
延伸:
不只是胳膊,腿、肚子、后背都可以用来当琵琶弹哦!
注意:
小朋友可能更愿意把我们当琵琶来弹哦!
这是一个睡前让人幸福感飙升的游戏!
玩法:
一个人开头,说:“宝贝,么么。”然后做亲吻状。另一个人接上:“么么。”接着第三个人继续:“你们俩,么么”。
这样让甜蜜的吻在空中飞来飞去!可躺、可坐、可站着玩,最好眼神深情,注视对方,“吻”得夸张点。欢笑和幸福满满哒!
延伸: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接龙游戏,类似的,还可以击掌接龙、拥抱接龙哦。
注意:
仅限自家人玩,在公众场合就含蓄点吧。
很多小朋友喜欢转圈圈,怎么让转圈圈更趣味点呢?看我们家书睿姑娘发明的电风扇游戏!
玩法:
一个大人和小朋友手拉手当电风扇。另一个大人是掌握“电扇”遥控的人,负责开关和调节风力。
比如,说“好热好热”做打开按钮状,“电风扇”就开始手拉手转;说“风大点换2档”,就加速转。
还可以加入一个大人,负责修理电风扇,因为“电风扇”可能会因为操作频繁而坏掉哦。
注意:
转风扇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两片“扇叶”都晕了之后,牢牢抱在一起,可以互相倾听对方的心跳。
饭后在院子里散步,小朋友嫌无聊,没关系,来玩“拔萝卜”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