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值线
《价值线》为5000万中产阶级和高净值人群提供大数据时代最新的价值观察和理财选择,分享诗意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中国水泥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  3 天前  
简七读财  ·  12岁的小孩姐,两年赚了74% ·  昨天  
格上财富  ·  回来才发现,老家县城彻底颠覆我认知 ·  4 天前  
格上财富  ·  中国船舶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值线

花3000万和巴菲特共进晚餐的90后:我和贾跃亭不一样!

价值线  · 公众号  · 理财  · 2019-06-04 18:48

正文

来源| 中国基金报、界面新闻

编辑| 小精


以后股神巴菲特的早中晚餐是不是都要被中国人给承包了?


昨夜一则大消息,币圈都震惊了!原来花了3100万跟巴菲特吃饭的,不是别人,正是币圈90后大佬孙宇晨,巴菲特的餐桌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90后。


4日凌晨,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 在个人微博上宣布,成为第二十届“巴菲特慈善午餐”的最终竞拍赢家,以创记录高价456.7888万美元拍下“巴菲特慈善午餐”,孙宇晨也将成为全球首个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90后企业家。



而孙宇晨在微博也说了,自己一直都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长期信仰者,同时希望邀请区块链行业知名人士一起与巴菲特交流,从而增进顶级传统投资人与数字货币的理解和友谊,让整个行业真正受益!


这个画面让人很难想象,很久之前,巴菲特就提出要“远离比特币,那只是一种幻觉”。2018年5月,巴菲特提醒“比特币的毒性比老鼠药更大”。


已经可以想象这将是一次多么别扭的午餐。但孙宇晨已经获得了他想要的——一次绝佳的曝光机会。


当巴菲特被问及他如何评论中国加密货币企业家中标慈善午餐一事时,他朗声大笑,并且表示,期待着这次午餐的到来。


更多的人则关注,孙宇晨到底是谁?



币圈最有钱的90后,自称马云门徒



熟悉币圈的人则会告诉你,孙宇晨大概是整个币圈最有钱的90后。


出生于1990年7月30日的孙宇晨,在百度词条上的头衔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美国常青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北京大学学士。波场TRON创始人 。移动社交应用陪我APP创始人兼CEO,锐波创始人兼CEO,《财富自由革命之路》发起人,波场TRON基金会创始人。 2011年亚洲周刊封面人物,2014年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2015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2015 CNTV中国互联网年度新锐人物,2015年成为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首批学员中唯一90后学员,2017年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


和外界想象的不同,孙宇晨并不是富二代,他出生于青海西宁,4岁时举家搬迁到广东惠州。其母亲是《惠州日报》的记者,父亲则进入惠州市规划局。

这在当地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既无钱,也无权。就连孙宇晨自己也说,“即使有格局,也不是骨子带来的。”

少年时期的孙宇晨十分叛逆,《GQ智族》曾报道过,中学时期,常年处在班级排名末尾的他,“语文考试只写作文;英语考试用中文答题;历史考试填空时,反面人物一律填上班主任的姓名,反之则代以自己的名字。”

孙宇晨一直坚信自己在文学一途是充满天赋的,并幻象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韩寒那样一举成名。

为了沿袭韩寒的道路,高中三年,他一直在向新概念作文大赛投稿,并且,为了尽可能的去赌评委的口味,他的每篇稿子都风格迥异。

终于,高三的时候,他获得了一次复试机会,并一举拿到一等奖,并因此得到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此后,他便疯狂补习,并凭借20分的加分成功进入北大。而这个“从三本到北大”的故事也成了他日后采访中最津津乐道的谈资。

进入校园后, 孙宇晨作为交换生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回到北大后他开始频繁的在社交网站对抗校方,并一跃成为北大校园里极具争议的“意见领袖”,体验了一把黑红的滋味。

2010年,他还仿照胡适在人人网开了一个《每周评论》的专栏,恰好同期他也在南方周末实习。于是,每篇评论的落款,他都会注明:孙宇晨于《南方周末》新闻部。

孙宇晨展现出了自己精于“包装”的能力, 何瑫在《风口上的孙宇晨》一文中曾写道,大一,孙宇晨曾经为了提高绩点从文学系转入了历史系。一次午餐中,他曾花了大约半个小时,向记者传授了他的绩点心得:“历史系的课考试占的分数少,论文是大头。跟老师多交流,关系熟了,正式交论文之前先让他看一下,提点儿建议,我再改改。你说分数能差吗?”除此以外,每选一门课,孙宇晨都一定要拿到老师的手机号和邮箱,“我的印象中,至少有4门课原本在85分以下,问老师以后,改到了85分以上。”

最终,这种对绩点的包装也让他成功获得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offer。

到了美国后,他先是通过购买特斯拉股票,获得超过4倍的收益。后来又通过投资比特币获得了20多倍的收益。

按他自己的话说,基本财务自由了。

但“财务自由”的孙宇晨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你融不到最核心的那个圈子里面。只有回国,我才能赢。”

他用名牌包装自己,显示实力;用粉丝数衡量自己,显示影响力。


波场宣传豪华团队时,曾把ofo戴威放在私募投资人名单里;孙宇晨自己,也被包装成“马云首个90后门徒” 。据链捕手报道,如果哪篇合作稿没用这个称呼,孙宇晨就觉得对他“定位不准确”,要改一改。但现在,这位“90门徒”撕掉了这个标签,因为阿里巴巴向他提出了警告。


在外界看来,波场花费最多的钱,不是推进项目进展,而是给孙宇晨“镀金”。从2018年年底开始,孙宇晨将“镀金”范围扩大到社会事件。


ofo退押金,他发微博愿意替戴威还一万个用户,赵宇见义勇为反被拘,他说要给千万支持。前者花费199万,后者给了10万元。最终,他用209万,塑造了普通人心中“良心企业家”的代表。


李笑来说他忽悠,币圈“贾跃亭”?


提及孙宇晨和数字货币,可以追溯到2013年。


2013年底,孙宇晨加入位于硅谷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Ripple Labs,一个多月后回国,获得IDG投资成立了锐波,投身创业大潮。


2017年下半年,孙宇晨创建了第二个项目“波场TRON”,李丰和薛蛮子也是这个项目的投资人。该项目号称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全球去中心化的自由内容娱乐体系,商业模式就是发币,俗称艾希欧,并有一堆大咖为其站台和背书。


波场诞生后,对其代码抄袭的指责便一直存在,“波场的白皮书抄袭了以太坊和Kademlia的框架,拷贝了IPFS的白皮书”的传闻在币圈流传甚广,其中最有力的指责来自以太坊创始人“V神”。


由于监管对ICO的不断施压,“波场币”提前一周就完成了ICO,第二天监管就下发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叫停各类ICO活动,并要求退币。此时的孙宇晨已经募集了4亿多的资金,为了安全考虑孙还是将募集到的这些币都退还了。


退完币后的孙宇晨就立马赶往了美国,在美国继续开展他的波场币的宣传活动。同时,波场在海外登陆了交易所开始公开交易,且短时间内价格持续走高。据相关人士发现,波场币的在外流通比例较低,被某几个庄家高度控盘了,割“韭菜”的事早晚会发生。孙宇晨的钱包记录显示,每天发送2亿个波场币至交易平台兑换以太坊,持续了19天,也就是说他换掉了60亿的波场币,按当时价格来算,他套现了120亿。


有人认为他的风格同贾跃亭如出一辙,但是孙宇晨对“币圈贾跃亭”这个称号很反感。贾跃亭娶了个明星老婆,而他没有;贾跃亭欠了很多钱,而他不欠任何人钱。



相关阅读:


吃完午餐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拍下巴菲特午餐的19人中,曾有三位中国人,他们分别是:

2006年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的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拍下;

2008年,“中国私募教父”、赤子之心的赵丹阳,以211万美元拍下;

2015年,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以234.57万美元拍下。

1、段永平:带上拼多多黄铮去吃饭



段永平曾以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闻名全国。

2001年,为了家庭和自己的爱情,段永平退居幕后并移民美国。刚到美国没多久对自己该干什么一片茫然的段永平开始研究股票投资。在当年互联网股灾中成功抄底网易,不到两年时间就收获了50多倍的回报。

2006年,一位匿名为"快即是慢"的玩家以62.01万美元的价格成功拍下于巴菲特共餐的机会,这位玩家就是段永平。

段永平曾经说过在巴菲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在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时,段永平带着一个80后的年轻人,现在是拼多多创始人黄铮。当年黄铮刚26岁,这也是黄峥初涉商业圈的启蒙经历。



2006年黄峥还在谷歌工作,段永平给他打了一个电话邀请他吃午饭,黄峥也立刻答应了。到了吃饭地点,他备受惊吓,因为他看到了巴菲特。

黄峥在采访中说过,这次午餐让他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重要性。

因此,拼多多4年时间就做到了电商行业“小巨头”的位置,业内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有贵人相助”,段永平让他赢在了起跑线上。

2、赵丹阳:随后大赚1.56亿港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