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15名农民工走
进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求助。
原来,15位农民工均就职于该镇某服饰厂,共被拖欠工资30余万元,经多次催讨未果。
东港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当即安排专人对接沟通,向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中心第一时间受理并指派律师承办。
通过援助律师的专业指导和努力,成功帮助追回工资15万余元。针对剩余款项,双方经调解达成一致,通过分期方式进行支付。
无锡司法行政系统依托市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各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及镇街(村居)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构建起串联市、区县、镇街、村居四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形成“半小时法援服务圈”。
畅通绿色通道,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案件免予经济困难条件审查,进一步简化申请受理程序。强化“援调对接”工作机制,通过整理分流案件,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开展先期调解,人民调解员主导、法援律师提供法律支持,使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优势互补、联动发力。
江阴某针织科技公司因经营不善于2024年6月停产,至11月底一直拖欠张某等80名农民工工资240余万元。张某等人多次协调未果,来到江阴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中心于第一时间指派律师承办,并牵头组织所在镇街司法所、派出所和人社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商讨解决方案,争取实现“快调快结”。
经与公司负责人、房东等相关当事人沟通后,最终促成当事方达成一致,240余万元工资款已顺利发放到位。
2024年,无锡法律援助机构积极凝聚部门资源优势,建立会商通报、政策共研、信息共享、活动共建等机制,为农民工讨薪合法维权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援助服务。
之前在你们的宣传中了解到法律援助,没想到我如今就通过这一途径拿到了劳动报酬!
2024年8月,宜兴某建材公司职工郑某特意制作一面写有“法律援助伸援手 合法权益得维护”锦旗送到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
原来,郑某自2022年4月11日入职后,一直未能足额领取工资,通过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的宣传活动了解到法律援助后,遂来求助。中心第一时间受理郑某的法律援助申请,指派律师为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在中心与援助律师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促使劳资双方达成协议,公司一次性支付郑某劳动报酬4.7余
万
元。
无锡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专题法治宣传活动,积极与人社、住建等部门联合,以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宣传重点,走进社区、企业、工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子广告屏、新媒体及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宣传相关方针政策及农民工依法维权典型案例,引导广大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